從清華MBA畢業已近半年,周圍和網上很多人都諮詢過關於MBA的各種問題,於是簡單整理,主要形成了以下四個主題的內容:

為什麼選擇去名校讀書,收穫什麼價值

怎麼進行個人經歷梳理,形成申請材料

面試的應對思路是什麼,怎麼避過雷區

基礎很差如何準備筆試,以及入學準備

01.MBA從來都只是結果,折騰和經歷纔是目的。

我始終堅定,當有一天累了、倦了,再也不想折騰了,再也不願經歷了,生命也許還沒有走到盡頭,但是人生就已經結束了。

為什麼是折騰和經歷?

嘗試和選擇,折騰和經歷,註定會有遺憾,但可能不會有悔恨。我仔細的搜尋自己的記憶,那些光鮮亮麗的過往從來只有一個模糊的背影,唯有悔恨銘記於心:循規蹈矩的童年,未曾啟齒的表白,誘惑無奈的妥協,躊躇錯過的契機。

那些拼盡全力的成王敗寇讓我們心有慼慼,但那些擦肩而過的未曾珍惜更讓我們唏噓不已。

站在選擇的十字路口向前展望,未知領域的恐懼和舒適區域的不捨,永遠是難以邁過去的一道坎;但站在人生的中點向後推理,相比起嘗試之後的悔不當初,錯過之後喟嘆人生沒有如果、午夜夢回對曾經夢想的憧憬,更讓我念念不忘,即使是這些執念讓我學會珍惜當下、揮手過往。

所以MBA從來不是目的,所有把MBA或者其附加的價值作為目的的嘗試,多半都有失望和嫌棄。就如同所有把終點當做目標的奔跑,多半都難以長久,但是專註於過程和提升的人往往能夠達成非凡的成就。MBA最多是一個結果,折騰和經歷,纔是一生的主題。

02.為什麼選擇MBA,那些能說的和不能說的

面對「為什麼要選擇MBA」這樣的問題,那些能說的,能放在材料準備裏的,請關注本系列後續文章。在這裡我想先聊聊三個話題:

第一,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有時候需要通過外界的刺激來實現,是因為一個人的成長,往往會受制於組織和環境的上限,而不是自己的。

筆者小時候是個特別一般的人,扔人堆裏就認不出來那種。小學班上,同桌是最招老師喜歡的品學兼優的女孩子,她是全班一半男生的陰影,同時是另一半男生懵懂衝動的寄託。

後來畢業了,還清楚記得,當時面臨交一大筆錢去擇校,還是加入龐大的隨機派遣隊伍選擇時,父母那一週思前想後的糾結和最後斬釘截鐵的決絕。於是三年後,當拿到全省重點高中錄取通知書的筆者,在街上偶遇了那個曾經高山仰止、只能默默在角落裡遙望的女孩子的時候,腦海里滿是曾經靈動的雙眸和輕描淡寫的聰慧,看到的卻是叼著煙、一身小太妹打扮的她,放肆的用三條街以外都能聽到的聲音,和同行的小混混們笑罵。

這就是她的隕落,如此迅速,我如此堅信她仍然在她的圈子裡出類拔萃,但她從來沒有真正試圖去尋找那些看不見的高山。

環境的相對穩定本身並不可怕,但是與人的惰性加在一起則另當別論。當成長得特別快的和特別慢的慢慢從視野中消失,我們周圍就只剩下了和我們相似的。不願跳出去的惰性讓我們陷入定式思維,「從眾」即「安全」的人性弱點則讓我們進一步在同質化的穩定環境中自我麻木、越陷越深。

定式思維的可怕之處在於,我們可能會質疑過程、質疑結果,甚至可能質疑方法、現狀和未來,但我們基本不會質疑規則,也不會質疑邏輯,直到發現自己原來就是溫水裡的那隻青蛙——當焦慮產生的時候已經無能為力,只有絕望。

所以,我始終認為,看不到標杆,尤其是長期看不到標杆,是讓人恐懼的。因為努力決定下限,環境決定上限。與優秀的人碰撞思想、交流分享、共同進步,從而尋求升維思考、格局戰略提升,此為其一。

第二,人脈拓展。

人類是習慣遊走在自己熟悉領域的動物,本能的對未知感到不安甚至恐懼,因此我們往往在不經意間固化很多東西,行業的固化,圈子的固化,甚至階層的固化

但我們又是貪婪的,總是對新鮮的感受心有嚮往。我們期望豐富圈子和社會資源,無論是跨越行業,還是提升階層。

我們生在在一個信仰缺失的國度。這意味著我們難以形成相對主流的社會潛規則和主流價值觀,在這樣的國度,我們的很多商業行為和社會行為,都難以在一個相對默認的文化和價值觀框架下進行構建。因而,信任,很多時候成為了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參與到社會合作和組織行為的唯一潛在基礎。

我們貌似可以依靠嚴謹縝密的書面協定。且不說能否做到絕對嚴密,僅僅是對違約後果的執行效果就已經讓我們心有慼慼,遑論這個協定本身就是建立在不信任假設基礎上的。信任已經成為所有社會屬性實現的基礎,而且很可能是唯一基礎。

同時我們又生在一個物質基礎飛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這造就了我們天然具備各式各樣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和個性三觀,這些差異背景下,相同背景和相似經歷成為了我們為數不多的,可以迅速卸下防禦、建立信任的契機。

作為一個有社會屬性需求的人,尤其是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可能總在潛意識裡期待與環境和其他的人有共同話題。比存在感和希望得到認同更靠前的,其實是希望通過共同的話題建立情感的紐帶,進而獲取基本的信任基礎。

在這樣的雙重影響下,圈子、人脈成了當今中國社會一個繞不開的主題。期待打破原有的節奏,嘗試走出日益固化的圈層,多樣化自己的圈子和經歷,尋找更廣泛、更優質的情感紐帶和信任基礎,此為其二。

第三,職業發展

在這一部分,必須要提及我的同學老梁,他是筆者寫下本文的創意來源,以及關於折騰和經歷這兩個人生主題的身體力行者。

老梁,十年間歷經打工者、創業者和合夥人三個身份,四個不同行業、國內外六個不同公司和八種工作職能,人帥多金又低調,目前在中國最大的出行共享經濟公司做COO。老梁曾經說:「沒有人去名校商學院讀MBA,就是為了在原來的崗位給原來的老闆更好的打工。」

深以為然。反之我想說,如果不想繼續在原來的崗位給原來的老闆打同樣的工,一時之間又沒有嫁接到下一個職業軌道的途徑,那麼也許MBA是一個選項。

職業發展方面的瓶頸,原因千差萬別,但一般可以歸結為兩類,晉陞和轉換。

關於知識的學習、技能的成熟、行業的瞭解、經驗的積累,都屬於可以說的範疇,筆者不在此討論。我在這一部分只想說說關於機會成本的感想。

首先說說晉陞。

通常情況,在相同個人條件下,固然每一個環境都有其在明規則之外獨特的晉陞潛規則,比如體制內部看背景關係,央企國企重無人反對,外企民企愛績效表現等。但我想說的是,實質上更多的時候決定晉陞與否的,還是那些明面上的籌碼——能力、業績、經驗等。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籌碼的增加總是一個量變過程,而且很難有統一標準進行量化。組織或者是有決定權的領導,如何衡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標準,答案往往是,靠感覺拍腦袋。這和燒水不一樣,不僅沒有100℃的質變標準,更沒有沸騰這樣的質變標識。

因此一個組織關於晉陞決定,即什麼時候、到什麼標準可以質變,是一個不僅模糊,更缺乏預警的事。在這種情況下,要引發組織的關注和思考,在不考慮潛規則的情況下,需要我們具備巨額的能力和業績溢出。換言之,我們獲得晉陞的機會成本非常大,因為需要顯著超越模糊標準的表現,才會引發組織對晉陞的思考。

而MBA,是一個信號,是有效降低機會成本的事件型催化劑,它是無聲的宣告,宣告我們值得那個質變的契機。

然後聊聊轉換。

轉換最大的瓶頸從來不是公司壁壘甚至行業壁壘,而是信息不對稱。這個信息不對稱,除了體現在需求和供給的匹配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對於能力、經驗、品行、素質這些難以量化指標的準確畫像和定位上。

所以轉換,最核心的問題是,怎麼證明我行,怎麼讓對方相信我行。同樣的模糊標準,還要加上因為信任基礎缺失帶來的信息不對稱,這使得在做轉換的時候,可能存在更大的能力和業績溢價,當然這個風險是雙向的。

於是真正有價值的組織和職位,為了降低自身的風險,總是會提出高額的能力溢價,比如對央企信息中心接線員要求駕駛技能,又比如對村鎮幹部要求英語專八等。尤其在我們這個節點,具備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如果需要用這種方式來開啟我們的職業轉換,其機會成本之大往往讓我們望而卻步。

但是MBA提供一個可能性,不僅是一個信用背書,更多的是通過這個平臺或者圈子,直接建立起與目標組織、崗位的聯繫,天然消除了信息不對稱,甚至建立了信任基礎。

降低職業晉陞和轉換在能力、業績、素質、經驗方面的溢價,減少職業發展的機會成本,此為其三。

至於名校的情懷、學歷的硬傷,甚至是希望來尋找人生伴侶,抑或是需要通過這些高凈值人羣開展業務等等,就不在此贅述。

作者:李冠林(博雅匯輔導團隊核心教師、2015級清華 MBA學業排名第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