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MBA毕业已近半年,周围和网上很多人都咨询过关于MBA的各种问题,于是简单整理,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主题的内容:

为什么选择去名校读书,收获什么价值

怎么进行个人经历梳理,形成申请材料

面试的应对思路是什么,怎么避过雷区

基础很差如何准备笔试,以及入学准备

01.MBA从来都只是结果,折腾和经历才是目的。

我始终坚定,当有一天累了、倦了,再也不想折腾了,再也不愿经历了,生命也许还没有走到尽头,但是人生就已经结束了。

为什么是折腾和经历?

尝试和选择,折腾和经历,注定会有遗憾,但可能不会有悔恨。我仔细的搜寻自己的记忆,那些光鲜亮丽的过往从来只有一个模糊的背影,唯有悔恨铭记于心:循规蹈矩的童年,未曾启齿的表白,诱惑无奈的妥协,踌躇错过的契机。

那些拼尽全力的成王败寇让我们心有戚戚,但那些擦肩而过的未曾珍惜更让我们唏嘘不已。

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向前展望,未知领域的恐惧和舒适区域的不舍,永远是难以迈过去的一道坎;但站在人生的中点向后推理,相比起尝试之后的悔不当初,错过之后喟叹人生没有如果、午夜梦回对曾经梦想的憧憬,更让我念念不忘,即使是这些执念让我学会珍惜当下、挥手过往。

所以MBA从来不是目的,所有把MBA或者其附加的价值作为目的的尝试,多半都有失望和嫌弃。就如同所有把终点当做目标的奔跑,多半都难以长久,但是专注于过程和提升的人往往能够达成非凡的成就。MBA最多是一个结果,折腾和经历,才是一生的主题。

02.为什么选择MBA,那些能说的和不能说的

面对「为什么要选择MBA」这样的问题,那些能说的,能放在材料准备里的,请关注本系列后续文章。在这里我想先聊聊三个话题:

第一,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有时候需要通过外界的刺激来实现,是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往往会受制于组织和环境的上限,而不是自己的。

笔者小时候是个特别一般的人,扔人堆里就认不出来那种。小学班上,同桌是最招老师喜欢的品学兼优的女孩子,她是全班一半男生的阴影,同时是另一半男生懵懂冲动的寄托。

后来毕业了,还清楚记得,当时面临交一大笔钱去择校,还是加入庞大的随机派遣队伍选择时,父母那一周思前想后的纠结和最后斩钉截铁的决绝。于是三年后,当拿到全省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笔者,在街上偶遇了那个曾经高山仰止、只能默默在角落里遥望的女孩子的时候,脑海里满是曾经灵动的双眸和轻描淡写的聪慧,看到的却是叼著烟、一身小太妹打扮的她,放肆的用三条街以外都能听到的声音,和同行的小混混们笑骂。

这就是她的陨落,如此迅速,我如此坚信她仍然在她的圈子里出类拔萃,但她从来没有真正试图去寻找那些看不见的高山。

环境的相对稳定本身并不可怕,但是与人的惰性加在一起则另当别论。当成长得特别快的和特别慢的慢慢从视野中消失,我们周围就只剩下了和我们相似的。不愿跳出去的惰性让我们陷入定式思维,「从众」即「安全」的人性弱点则让我们进一步在同质化的稳定环境中自我麻木、越陷越深。

定式思维的可怕之处在于,我们可能会质疑过程、质疑结果,甚至可能质疑方法、现状和未来,但我们基本不会质疑规则,也不会质疑逻辑,直到发现自己原来就是温水里的那只青蛙——当焦虑产生的时候已经无能为力,只有绝望。

所以,我始终认为,看不到标杆,尤其是长期看不到标杆,是让人恐惧的。因为努力决定下限,环境决定上限。与优秀的人碰撞思想、交流分享、共同进步,从而寻求升维思考、格局战略提升,此为其一。

第二,人脉拓展。

人类是习惯游走在自己熟悉领域的动物,本能的对未知感到不安甚至恐惧,因此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固化很多东西,行业的固化,圈子的固化,甚至阶层的固化

但我们又是贪婪的,总是对新鲜的感受心有向往。我们期望丰富圈子和社会资源,无论是跨越行业,还是提升阶层。

我们生在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国度。这意味著我们难以形成相对主流的社会潜规则和主流价值观,在这样的国度,我们的很多商业行为和社会行为,都难以在一个相对默认的文化和价值观框架下进行构建。因而,信任,很多时候成为了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参与到社会合作和组织行为的唯一潜在基础。

我们貌似可以依靠严谨缜密的书面协定。且不说能否做到绝对严密,仅仅是对违约后果的执行效果就已经让我们心有戚戚,遑论这个协定本身就是建立在不信任假设基础上的。信任已经成为所有社会属性实现的基础,而且很可能是唯一基础。

同时我们又生在一个物质基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这造就了我们天然具备各式各样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个性三观,这些差异背景下,相同背景和相似经历成为了我们为数不多的,可以迅速卸下防御、建立信任的契机。

作为一个有社会属性需求的人,尤其是还不够强大的时候,可能总在潜意识里期待与环境和其他的人有共同话题。比存在感和希望得到认同更靠前的,其实是希望通过共同的话题建立情感的纽带,进而获取基本的信任基础。

在这样的双重影响下,圈子、人脉成了当今中国社会一个绕不开的主题。期待打破原有的节奏,尝试走出日益固化的圈层,多样化自己的圈子和经历,寻找更广泛、更优质的情感纽带和信任基础,此为其二。

第三,职业发展

在这一部分,必须要提及我的同学老梁,他是笔者写下本文的创意来源,以及关于折腾和经历这两个人生主题的身体力行者。

老梁,十年间历经打工者、创业者和合伙人三个身份,四个不同行业、国内外六个不同公司和八种工作职能,人帅多金又低调,目前在中国最大的出行共享经济公司做COO。老梁曾经说:「没有人去名校商学院读MBA,就是为了在原来的岗位给原来的老板更好的打工。」

深以为然。反之我想说,如果不想继续在原来的岗位给原来的老板打同样的工,一时之间又没有嫁接到下一个职业轨道的途径,那么也许MBA是一个选项。

职业发展方面的瓶颈,原因千差万别,但一般可以归结为两类,晋升和转换。

关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成熟、行业的了解、经验的积累,都属于可以说的范畴,笔者不在此讨论。我在这一部分只想说说关于机会成本的感想。

首先说说晋升。

通常情况,在相同个人条件下,固然每一个环境都有其在明规则之外独特的晋升潜规则,比如体制内部看背景关系,央企国企重无人反对,外企民企爱绩效表现等。但我想说的是,实质上更多的时候决定晋升与否的,还是那些明面上的筹码——能力、业绩、经验等。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筹码的增加总是一个量变过程,而且很难有统一标准进行量化。组织或者是有决定权的领导,如何衡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标准,答案往往是,靠感觉拍脑袋。这和烧水不一样,不仅没有100℃的质变标准,更没有沸腾这样的质变标识。

因此一个组织关于晋升决定,即什么时候、到什么标准可以质变,是一个不仅模糊,更缺乏预警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要引发组织的关注和思考,在不考虑潜规则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具备巨额的能力和业绩溢出。换言之,我们获得晋升的机会成本非常大,因为需要显著超越模糊标准的表现,才会引发组织对晋升的思考。

而MBA,是一个信号,是有效降低机会成本的事件型催化剂,它是无声的宣告,宣告我们值得那个质变的契机。

然后聊聊转换。

转换最大的瓶颈从来不是公司壁垒甚至行业壁垒,而是信息不对称。这个信息不对称,除了体现在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能力、经验、品行、素质这些难以量化指标的准确画像和定位上。

所以转换,最核心的问题是,怎么证明我行,怎么让对方相信我行。同样的模糊标准,还要加上因为信任基础缺失带来的信息不对称,这使得在做转换的时候,可能存在更大的能力和业绩溢价,当然这个风险是双向的。

于是真正有价值的组织和职位,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总是会提出高额的能力溢价,比如对央企信息中心接线员要求驾驶技能,又比如对村镇干部要求英语专八等。尤其在我们这个节点,具备了5年甚至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如果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开启我们的职业转换,其机会成本之大往往让我们望而却步。

但是MBA提供一个可能性,不仅是一个信用背书,更多的是通过这个平台或者圈子,直接建立起与目标组织、岗位的联系,天然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甚至建立了信任基础。

降低职业晋升和转换在能力、业绩、素质、经验方面的溢价,减少职业发展的机会成本,此为其三。

至于名校的情怀、学历的硬伤,甚至是希望来寻找人生伴侣,抑或是需要通过这些高净值人群开展业务等等,就不在此赘述。

作者:李冠林(博雅汇辅导团队核心教师、2015级清华 MBA学业排名第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