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體驗談的主人公 kou 2015年4月來到日本,2017年1月立命館,同志社進學失敗。之後重新找了個混簽證的學校並同時報名了有間,2017年九月合格了法政大學國際文化研究科。

暱稱 kou

日語 N1 103

英語 託業610

出身院校 西南民族大學

以下圖片均來自本期主人公自攝


我想比我更加鹹魚的人應該很少存在了吧。這樣的我,與其說是用這篇文章分享考學經驗,不如說是剖析一下我過於悠哉的生活,希望仍在考學的各位能夠引以為戒。

文章大概分為五個部分闡述,希望多少能有些幫助。

1、心態

個人觀點,在合格之前,保持著緊張感是比較重要的事。在語言學校的那兩年裏,自己對進學絲毫沒有任何的緊張感,每天沉迷在喫喝玩樂之中。第一年的時候告訴自己總之先把N1拿到再準備考試,然後在第二年拿到N1之後也是瞎混日子,專業知識基本沒有學習,研究計劃書也是在出願前一個禮拜用了一天隨便寫出來的,落榜也是絲毫不奇怪的吧。不如說合格的話纔是出人意料。

去京都考試時候喫的甜品

雖然責任都在於自己的不努力,但落了之後仍然痛苦了很久的時間,甚至想要回國放棄考學,多虧了身邊的小夥伴,以及關八歌聲的支持才決定繼續嘗試一下。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人中間,可能也有曾經落榜的人,千萬別太絕望啊,總歸是會有希望的。不行的話,你也試試八團的歌?(你夠)


決定再讀一年之後,跟有間的廖老師聊了蠻多的事,在這個期間也將自己的心態放正,算是知恥而後勇吧,苦笑。往後的日子裡就是看書看論文,然後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在張昊老師的指導下把研究計劃書給完成了,算是磨出了計劃書。

來日本留學的大家都是希望進學成功,並且能上好一點學校的吧。但完全擺脫束縛之後,過於放鬆的生活真的會讓人很難好好地備考。無論是語言學校,還是後來混簽證的學校都是這樣,努力準備的人只有那些,大部分的人都是每天在悠哉悠哉地過日子,甚至是在逃避著考試,逃避著要升學的這個事實。所以我覺得,將自己的心態擺正,時刻保持著一些緊張感,對於進學來說,應該是一件很有幫助的事情吧。

昭和國營公園的秋葉

2、語言

首先說一下日語吧,因為經常和打工地方的同事瞎聊天的原因,雖然我N1的分數是103,但口語相對來說還可以,和日本人交流也不會太過於緊張。這一點在面試的時候幫了很大的忙。個人感覺等級考的成績當然是要盡量往高刷,但與此同時口語的鍛煉也不能落下。遇到過很多人都是能力考成績很高,相反與人交流的時候卻結結巴巴的,這點在面試的時候很容易成為扣分項。

然後就是英語了,不知道多少人是因為不想學英語所以選擇日本的,反正我身邊有好幾個這樣的朋友。但其實想要上一所好一點的學校的話,英語很容易成為自己的加分項,甚至於有的學校在英語成績達到一定分數之後,語言的筆試的時候就可以免除。而在今後的大學院研究看論文的時候,會英語也能將論文閱讀的範圍擴大。所以建議各位不要將英語完全丟掉,在日語學習的時候也盡量提高一下英語吧。雖然由我這種鹹魚來說很奇怪,但重視一些總是沒有錯的。

綜上,語言方面個人建議日語的口語一定要練好,與此同時英語也不能落下。


3、研究計劃書

研究計劃書可以說是非常重要了。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論文的閱讀量,日語能力,選題能力之類的許多東西都可以在研究計劃書中反映出來。因此個人覺得在研究計劃書上一定要好好地花費時間進行修改,從遣詞造句到文獻引用,以及選題範圍等等。很幸運進了有間學堂,老師們的學術能力都很強,指出問題經常是一針見血。特別是要感謝張老師,在最初選題的時候和張老師的面談中,被指出了蠻多自己注意不到的問題,之後兩個月的郵件往來中,從詞語選擇到文法,以及被問到文字出處,多虧了張老師不厭其煩的修改,最後研究計劃書才得以成型。

張老師評論的一部分截圖

回過頭看自己以前寫的所謂的研究計劃書,根本就是不知所云,虧自己當時還得意自己寫得快。從計劃書的格式到引用論文的選擇,該犯的錯誤基本全部犯了一遍。所以說建議大家一定要好好提前地寫好研究計劃書,這樣才會有足夠的時間修改,將錯誤改到最低。

另外,研究計劃書選題的時候,最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確定研究方向(在之前的考學分享中很多人也提到了這一點),當自己的選題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之時,查資料也好寫摘要也罷,都會成為能帶來愉悅感的事。而愉悅感,我感覺是支持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4、考前準備

考前準備的話,筆試無非就是針對志望校的過去問以及出願要項進行知識儲備而已。看起來的確是很簡單的事,但還是會有人只是將出願要項匆匆瞄上幾眼就開始自己的複習了,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說一下法政國際文化研究科的筆試吧。國際文化研究科是從規定的三本書目當中選擇一本,在筆試中回答關於自己選擇書目的那一道問題。根據塾里老師的建議,我將書讀了三遍之後,對每個章節進行了內容的總結。多虧做了這樣的工作,在答題的時候才比較順暢地寫了許多的內容。

題目大致是這樣的感覺

其次就是對面試的準備了。預設問題,和老師進行模擬面試是很關鍵的一環。我以前一直覺著這些準備都是浪費時間,一直認為面試就是靠臨場發揮,見招拆招。現在想想自己還是太年輕,太naive啊。誠然面試是見招拆招沒有錯,但如果能預先地針對對方可能的出招做相應的準備,成功率絕對會大幅度上升。將預設的問題好好地記在腦中,做到被問到的話下意識就能進行回答,在因為太緊張導致大腦一片空白的時候也能靠著本能的反應闡述自己的觀點的話,無疑能夠平復自己的緊張感,並能使面試的成功率有所上升吧。再不濟,也不會下降咯 笑。


5、聯繫教授

蠻多人都會覺得聯繫教授是一個沒必要的事情,畢竟教授的回信大部分都是「好的,你來考吧,合格了我就要你。」但偶爾通過聯繫教授,能得到教授對計劃書的評價,或者說是教授是否願意擔任指導的回執。雖然概率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大,但花費一些時間寫一封郵件,總歸是優於什麼事都不做的。就我個人而言,我聯繫教授的那幾次,都感覺有很大的收穫。

第一次是聯繫立命館大學。雖然說當時寫的研究計劃書真的是特別的差,但不愧是號稱日本第一溫柔的立命館大學,教授回復我說研究方向不同並給我推薦了另一位教授。那位教授剛好來東京出差,就在東京車站一起聚了一下。聊天中,教授甚至幫忙修改了一下研究計劃書。也就是因為這件事,雖然最終還是沒能合格立命館,但對立命館一直都有著好感。大家真的可以考慮一下立命館的!!

而在聯繫大阪大學教授的時候,教授回件說明年就退休了不能收學生,雖然感覺很殘唸吧,但能在考試前知道這個消息,還是對進學很有幫助的,畢竟減少了一個選項。

最後一次就是法政的老師了。法政的教授是塾裏的張老師給介紹的(感覺提到好多次張老師的名字了。。但張老師真的給了超多幫助!)。在聯繫教授的時候,教授對我的計劃書思路提了一些意見,並且給列了一個書單給我,最後還幫忙修改了研究計劃書的一些內容。和法政的老師郵件溝通了將近兩個月,也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可能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並不能作為一個普遍性的現象來看待,但至少這是發生過的事,至少嘗試一下聯繫教授,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以上就是想要分享的全部內容了,非常感謝一直閱讀到最後!總歸而言無非是一些老調常談的東西罷了,希望多少能夠有些幫助。不過你看,這麼鹹魚的我最後還是在老師的幫忙下考上了學校,只要努力一些,大家總歸都能考上想去的地方的吧,祝福仍在考學路上的各位,希望大家都能如願以償,考上理想的學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