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淞滬抗戰:1932.1.18-3.3,19路軍與援軍在上海血戰,日軍傷亡約1萬。

九一八後,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地區的大量土地,並試圖扶植前清朝皇帝溥儀建立滿洲國。但此一行動剛開始就受到了以國際聯盟為代表的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於是日本決定在上海這一國際性的大都市製造事端以轉移國際視線,使日本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侵略與控制行動能夠順利進行。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257948_1.html/ ]

1932.1.18下午,川島芳子唆使2名日本日蓮宗僧人與3名日本信徒到毗鄰上海公共租界東區(楊樹浦)的華界馬玉山路的三友實業社總廠去生事。日方5人在廠外觀看廠內工人義勇軍操練,並投擲石子挑釁,引發衝突。而之前川島芳子早已經僱傭打手扮成工人模樣混入人羣。衝突中日方5人遭到不明人士攻擊,一人死亡,一人重傷,然而警察並未成功逮捕犯人,因此日本指控攻擊事件為中國人的工廠糾察隊所為。此即所謂「日僧事件」。

1.20凌晨2時許,數十名日僑青年同志會成員趁夜放火焚燒了三友實業社,又砍死一名、砍傷兩名前來組織救火的工部局華人巡捕。當天下午,田中隆吉煽動1200名日本僑民在文監師路(塘沽路)日本居留民團集會,並沿北四川路遊行,前往該路北端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要求日本海軍陸戰隊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虯江路時,開始騷亂,襲擊華人商店。

為擴大事端,日本駐上海總領事村井倉松1.21向上海市長吳鐵城承諾緝拿焚燒三友實業社的兇手之餘,同時提出無理的四項強硬要求:1、上海市長對日僧事件進行公開道歉;2、逮捕和處罰作案者;3、對被害者進行經濟賠償;4、取締和解散上海以抗日救國會為首的一切反日組織和團體。1932.1.22,日本駐上海第1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發表恫嚇性聲明,聲稱上海市長如果對松井所提4點要求不做令日方滿意答覆,日本海軍將採取「適當行動」。日本海軍以保護僑民為由首先調兵遣將,向上海增派軍艦。日本海軍除「九·一八」事變後陸續駛抵上海的軍艦外,於1.21從本土吳港派出巡洋艦「大井」號和第15驅逐隊(驅逐艦4艘)運載第1特別海軍陸戰隊450餘人和大批軍火,於23日抵達上海。24日停泊於旅順港的「能登呂」號特務艦(航母,1.4萬噸,載機6架)也駛抵上海。

1.22,日本政府開會,「決定立取適切手段,由大角(岑生)海相相機處置之」。25日,日本海軍省首腦與外務省首腦聯合舉行會議,「協議如中國方面不表示誠意,不實行日本之要求,決以實力務期要求之貫徹,並協議萬一時的具體方策」。26日,海軍省召開最高級會議,「決定在一二日中發揮實力,其方法如下:(一)駐滬兵力如不足,可遣第二艦隊,(二)就地保護留滬日僑,(三)自吳淞至上海航路由日海軍保護,(四)在吳淞口外拘留一切華籍輪船,(五)加派軍艦到南京、漢口、廣州、汕頭、廈門等埠,並使浪人同時暴動。」日海軍的軍事行動得到了裕仁天皇的許可和批准,26日裕仁的最高軍事會議在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親王)的主持下,訓令在上海的鹽澤幸一「行使自衛權利」。26日,日本海軍省又命令從日本國內急調第1水雷戰隊(旗艦「夕張」號巡洋艦率第22、第23、第30驅逐隊,共有驅逐艦12艘),運載第2特別海軍陸戰隊460餘人開滬,並於28日下午到達。至此,日軍在上海集結了軍艦24艘,飛機20餘架,海軍陸戰隊1830餘人及武裝日僑三四千人,分佈在日租界和黃浦江上。(1月28日,日海軍省又下令調航空母艦「加賀號」、「鳳翔號」,巡洋艦「那珂號」、「由良號」和「阿武隈號」3艘及水雷艦4艘從本土出發開赴上海。)1932.1.24,日本特務機關派人放火焚燒了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在上海的住宅,誣稱是中國人所為。27日,村井向上海市當局發出最後通牒,限28日18時以前對四項要求給予滿意答覆,否則採取必要行動。

上海市長吳鐵城在國民政府和上海各界的要求下,於1.28.13時45分復文村井,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無理要求。1.28夜11時零5分上海市公安局接到日方村井給吳鐵城和上海市公安局長的回信,對上海方面接受日方四項要求表示"滿意",卻又以保護僑民為由,要中國軍隊必須撤出閘北。吳鐵城接到該回信已經是11時25分。夜11時30分,不等中方答覆,日軍即向閘北中國駐軍發起攻擊,我十九路軍第78師156旅翁照垣部隨即起而抵抗(前來接防的憲兵第6團一部也一起奮而抵抗),戰爭爆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付日軍的裝甲車,組織敢死隊以潛伏手段炸毀敵裝甲車,堅守每一陣地,並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1932.1.28夜11時30分,鹽澤少將統率之日本海軍陸戰隊在北四川路西側突然向中國駐軍發動進攻,十九路軍156旅第6團(團長張君嵩),當即予敵猛烈還擊。此時,日軍以二十餘輛鐵甲車為前導,分兵五路,從閘北各路口發動進攻。第19路軍總部在接到關於日軍發動進攻的報告後,蔣光鼐、蔡廷鍇、戴戟星夜步行趕至真如車站,設立臨時指揮部,依照原定部署,命令後方部隊迅速向上海推進。

29日天亮以後,日軍在裝甲車的掩護下,連續發起猛攻,日機也由航空母艦「能登呂」號起飛,對閘北、南市一帶狂轟濫炸,戰火迅速漫延。守軍第156旅所部,頑強抗擊日軍的進攻,以集束手榴彈對在炮火掩護下適時向敵實施反擊,打退日軍的連續進攻。據日軍自供:「戰鬥極為激烈」,「市街到處起火,火焰漫天,戰場極為悽慘。」

上午10時,日機投擲炸彈,商務印書館總廠和東方圖書館被大火焚毀,包括眾多古籍善本在內的30多萬冊館藏圖書被付之一炬。日軍千餘人在強大炮火和裝甲車掩護下,向寶山路、虯江路各路口猛烈衝擊,企圖佔領上海火車北站。北站為上海陸上交通樞紐,其得失關係整個閘北的安危。

29日下午2時,日軍趁北站火起向北站猛攻,我守軍憲兵一個連與日軍激戰1小時後退出北站。

29日17時,第156旅主力加入戰鬥,進行反擊,奪回北站及天通庵車站,並乘勝追擊,一度攻佔日軍上海陸戰隊司令部,迫使日軍退至北四川路以東、靶子路以南地區。日軍首次進攻以失敗而告結束。日軍進攻受挫後,29日下午英、美國領事出面調停(上海市政府稱是日本領事請求,國聯報告書則稱繫上海市長所請),中日兩軍達成了在29日夜20時停止戰鬥的協定。十九路軍明知其為緩兵待援之計,只因本軍也需調整部署,同意停戰。同時十九路軍也加強部署,急令駐鎮江以東之第60師進駐南翔、真如一線,並將第61師調滬,駐滬之第78師全部投入前線,加強防禦,嚴陣以待。

————————————————————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30,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將士電》,他說,滬戰發生後,「我十九路軍將士既起而為忠勇之自衛,我全軍革命將士處此國亡種滅、患迫燃眉之時,皆應為國家爭人格,為民族求生存,為革命盡責任,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決心,以與此破壞和平、蔑視信義之暴日相周旋。」蔣介石要求全國將士「淬厲奮發,敵愾同讎……枕戈待命,以救危亡」,並表示他本人「願與諸將士誓同生死,盡我天職」 。此電發布後,影響甚大,「人心士氣,為之大振」。同時命令前方軍隊由軍政部長何應欽和參謀總長朱培德共同指揮。

——————————————————————

日軍停戰後,竭力增兵。日本海軍省立即命令佐世保第二十六隊驅逐艦4艘,由巡洋艦「龍田號」統率,於1.30抵達上海並於黃浦碼頭登陸,隨艦而來的包括佐世保第三特別陸戰隊士兵474人及大批軍火。1.31晨,日本航空母艦「加賀號」(26000噸)和「鳳翔號」(7470噸)搭載第一航空隊約30架飛機抵達上海,停泊於上海以東約130公里的馬鞍列島海面;下午4時,巡洋艦「那珂號」(5195噸)、「由良號」(5100噸)和「阿武隈號」(5100噸)3艘及水雷艦4艘抵滬,並載陸戰隊2000多人,分批登陸。2.1,日本郵輪「照國丸」載來橫須賀第一特別陸戰隊(525人)於上海匯山碼頭登陸。2.2,日本海軍中央部將長江一帶第一遣外艦隊之外的艦船,以「出雲號」為旗艦(「出雲號」2.6抵達上海),由海軍中將野村吉三郎為司令官,組成第三艦隊,統一指揮投入戰鬥。日軍兵力增加後,於2.3開始,再度向閘北、八字橋等地的中國守軍猛攻,仍被中國守軍擊退。

2.4,日軍發動第一次總攻,戰火擴大到江灣、吳淞一線。激戰竟日,吳淞露天炮臺,雖被敵狂轟濫炸摧毀,但在中國守軍抵抗下,日軍始終不能登陸。當時調歸十九路軍156旅第4團指揮的第88師高射炮連擊落日機一架。此次總攻被粉碎後,鹽澤幸一被撤職調回本國。

接替鹽澤職務的是新組建的第三艦隊司令官野村吉三郎中將。野村到職後,日軍開始增援陸軍。2.2,日本內閣便決定正式派遣陸軍。由於上海戰況告急,決定派出上海派遣混成旅團(旅團長下元熊彌少將)與第九師團(師團長植田謙吉中將),並先行運送上海派遣混成旅團和獨立戰車第二中隊等部(此後稱混成第24旅團)。同時,日本海軍也增派橫須賀第2特別陸戰隊赴援上海。混成第24旅團於7日午後在吳淞登陸。至此,日本海陸空軍已增至萬人以上。2.8拂曉,日軍混成第24旅分3路向張華浜、蘊藻浜、吳淞鎮進攻,均被我擊退。

2.10,中國守軍第122旅第6團由劉家行進至楊家行,防守胡家莊沿蘊藻浜北岸至吳淞之線。請纓赴援的張治中第5軍第87師第261旅於12日由南翔進至嘉定,並派1個團接替羅店第122旅第4團之防務。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257948_1.html/ ]

2.11,野村對西方記者說:「日軍渡過蘊藻浜之日,即為日軍行動終止之時。」又說:「日軍在吳淞踏平華軍濠溝之日,為時不遠。請渚君拭目相觀,屆時即可結束華東之抵抗。」

11日下午,日軍在閘北狂轟溢炸的同時,向蘊藻浜、曹家橋一線大舉進攻,並不斷增援.十九路軍猛烈抗擊,雙方肉搏,戰況極其激烈。至晚,進犯之敵被全部擊退。

13日,日軍陸軍一個大隊一度越過蘊藻浜、紀家橋一線,當即遭到第六十一師張炎旅的夜襲。中國軍隊奪獲槍械甚多,終使敵軍潰敗。至此,野村企圖從幾路包抄吳淞中國軍隊的計劃,終被粉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日軍在吳淞遭受重創的消息傳到東京後,根據日本天皇批准的敕令,日軍參謀總長載仁急令陸軍第九師團(師團長植田謙吉)火速增援上海。2.13午後,第九師團主力到達上海港,16日,該師團全體官兵於吳淞登陸完畢。由此,第九師團長植田中將接替了野村的統帥職務。此時,日本侵略軍海陸空兵力已達3萬餘人,野炮六、七十門,飛機60餘架,並有艦艇數十艘集中於吳淞口。植田首先於13日深夜發表聲明,宣稱:「如有妨害本師團執行任務者,必將採取果斷措施,決不躊躇。」

18日,植田又向蔡廷鍇提出了最後通牒,內稱:「貴軍應立即停止戰鬥行為;並應在2月20日午後5時前,從下列地區撤退完了:在黃浦江西岸地區,從連接租界西端曹家渡鎮、周家橋鎮及蒲淞鎮以北撤退;在黃浦江東岸地區,從連接爛泥渡及張家樓鎮線以北撤退,各撤退至距離各租界邊界線20公里地區(包括獅子林炮臺)以外。同時,撤除在以上地區內的炮臺等其他軍事設施,並不得再設置。……以上各條如不見實行,日軍不得已將對貴軍採取自由行動,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應由貴軍負責。」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蔡、蔣接到植田的最後通牒後,下令前線部隊向日軍陣地猛烈開炮,作為對植田最後通牒的回答和警告。

——————————————————

20日晨,植田令日軍全線總攻,採取中央突破,兩翼卷擊的戰法,以第9師團主突江灣、廟行結合部,企圖北與久留米旅圍攻吳淞,南與陸戰隊合圍閘北。日軍先以大炮轟擊,繼之以步兵協同坦克部隊,分兩路進犯張華浜一線和楊樹浦一線,均被中國守軍擊退;閘北日軍千餘人和坦克十餘輛,因觸地雷,死傷枕藉。

21日,植田親自指揮步兵數千人,在飛機、大炮配合下,向中國守軍陣地衝擊,雙方傷亡均重,戰鬥延至23日黎明,日軍試圖從江灣車站包抄江灣鎮,中國守軍英勇抗擊,多次衝鋒,生俘日軍空閑升少佐及士兵數百人,日軍不支始潰退。

廟行方面,原十九路軍防地,於16日起為增援的第五軍接防。第五軍軍長張治中,下轄第87師、第88師和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全軍約二萬多人。第87師(張治中兼師長,副師長王敬九)下轄孫元良的259旅,宋希濂的261旅,擔任胡家莊沿蘊藻浜北岸經曹家橋至吳淞以西之線;第88師(師長俞濟時,副師長李延年)下轄錢倫體的262旅,楊步飛的264旅,擔任由江灣北端經廟行鎮、周巷至蘊藻浜南岸之線,教導總隊(總隊長唐光霽)之一部擔任獅子林南北閘汭、川沙口、瀏河口、楊林口、七丫口沿江一線警戒。

22日,日軍第九師團傾巢出動,進犯第五軍88師之廟行陣地,飛機轟炸竟日不停,數千發炮彈轟擊中國守軍陣地。但在張治中親自指揮下,由孫元良旅、宋希濂旅和十九路軍61師的三面夾擊下,敵遭慘敗,廟行陣地終於轉危為安。日軍第九師團及久留米混成旅團之精銳,傷亡慘重。此即為「廟行大捷」。此後數日,敵軍雖不斷轟擊和進攻,但均被守軍擊退。日軍遭受重創,由全線進攻轉為重點進攻,再由重點進攻被迫中止進攻。至25日,植田的總攻計劃也宣告破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

此時,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被十九路軍敢死隊潛水炸傷,日本國內震動;且因勞師動眾,戰事難以速決。為此,23日,經日本內閣會議決定,火速派遣陸軍增援。於是參謀本部決定成立上海派遣軍司令部,由前田中內閣陸相白川義則大將接替植田,增派第十一師團(師團長厚東篤太郎中將)、第十四師團(師團長松木直亮中將)和飛機一百多架來華,以便在上海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經過多次增兵,白川統率下的上海日軍兵力已達7萬餘人、軍艦80艘、飛機300架,戰鬥力驟增。當時中國守軍總兵力不足5萬,裝備又差,而且經一月苦戰,傷亡比較嚴重,左側太倉瀏河地區江防薄弱。

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揮官正面進攻失利的教訓,決定從翼側瀏河登陸,兩面夾擊淞滬守軍。指揮第9師團等部正面進攻淞、滬,以第3艦隊護送第11師團駛入長江口,從瀏河口、楊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陸,疾速包抄守軍後路。

3月1日,日軍在鬧北、江灣、廟行各方面都發動了進攻,用重炮、野炮、鋼炮以及飛機連續轟炸,步兵則乘勢進擊,白刃相搏,雙方傷亡均重;與此同時,白川密令第11師團,利用瀏河方面中國兵力單薄的弱點,在七丫口、楊林口、六濱口等地強行登陸,侵佔瀏河。瀏河的失陷,使中國軍隊側、後方均受嚴重威脅,於是,不得已於3月1日晚全軍退守第二道防線(即嘉定、黃渡之線)。2日日軍攻佔上海。3月3日,日軍佔領真如、南翔後宣佈停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