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TC是怎麼變成一根雞肋的?

就算雞肋本尊,應該也不會喜歡自己是雞肋。

雞肋是什麼部位?

看看這個結構,雞肋這個地方,肉少骨頭多,吃起來相當麻煩。

啃這個部位肯定不能大快朵頤,不能大快朵頤就不能大口喝酒,不能大口喝酒心情就不好。

曹操就因為吃了雞肋心情不愉快,結果砍了自做聰明的楊修

的腦殼。

後來,雞肋被不斷發揚光大,甚至在情場上,有一種男人專門被稱為「雞肋男」,可見雞肋有多麼不招人待見。

在中國的出行界,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就是我們俗稱的ETC,就像一根雞肋。

ETC發展的那些年,特別是在辦理環節,各種官僚作風和銀行病一樣都沒落下。

至今去網上搜一搜,當初的各種吐槽還歷歷在目。

杭州ETC為什麼只和中信銀行合作?
銀行辦ETC為什麼這麼麻煩?

最需要裝ETC的貨車,出站時需要停下來計重收費,裝了ETC就是吃灰。

最方便裝ETC的私家車,一年下來跑高速的次數一隻手都掰得過來,裝了ETC還是吃灰。

截止到2019年3月底,全國只有34%的汽車安裝了ETC,高速公路ETC支付使用率約45%。十多年時間的發展,百億級人民幣的投入,成就了一根雞肋。

▎二、移動支付會代替高速公路ETC嗎?

進入移動支付時代,ETC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拿下網約車、共享單車兩大出行市場後,缺乏全國統一結算清分機制的高速公路,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支付寶和微信的目光。

數字也確實吸引人,剛剛過去的2019年5月,全國高速公路通行量將近9.5億輛次!拿下這個支付市場,對於已掌握了中國人手機的支付巨頭來說,就等於掌握了中國人的汽車,意義不亞於重造一個移動支付。

我老是懷疑兩位馬總應該很深入的研究過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不然,為什麼會對「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這麼駕輕就熟?

支付巨頭們穩紮穩打,一條路、一個市、一個省的推進,「車牌付」、「無感支付」等等逐漸出現在高速公路收費站。

高速公路開始支持移動支付
無感支付出現在高速公路收費站

伴隨著這種步步為營,是「移動支付是高速公路收費發展方向」、「車牌付是顛覆性技術」、「支付寶取代ETC」等等標題黨的紛紛配合出爐造勢。

以至於像我這種長年在交通系統混飯吃的,也偶爾不自覺地會胳膊肘往外拐:手機支付不是挺好的,還要ETC幹啥?

▎三、電子車牌與ETC是什麼關係?

而此時的ETC,除了移動支付在明面上的蠶食,還有公安部主導的「汽車電子標識」的虎視眈眈,也就是俗稱的電子車牌。

汽車電子標識

雖然理論上或者技術上說起來,ETC與電子車牌有著很多不同:標準不同,目標不同,應用場景也不同。ETC是用來支付通行費的,也就是「過路費」,電子車牌的定位卻是汽車的「二代身份證」。

但我們都知道,很多事情光用理論或者技術來解釋,大概率是要翻車的。

就像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率二十萬精銳大軍親征瓦剌,無論從理論上還是技術上分析,軍力肯定超過瓦剌。但結果呢?土木堡之變,皇帝老兒被人家俘虜,二十萬精銳灰飛煙滅,要不是關鍵時刻民族英雄于謙挺身而出力排眾議,大明朝搞不好就亡國了。

ETC和電子車牌的事,別的不說,為了滿足兩個部門的不同要求,一輛汽車的擋風玻璃上,要貼兩張明明可以合二為一的電子標籤,別的不說,老百姓的口水都能噴死你。

從長來看,ETC與電子車牌肯定是二選其一,或者合二為一。誰主導的標籤能夠最終留在汽車擋風玻璃上,誰就爭到了未來智能交通的主導權,老話說「四兩撥千斤」,一塊小小的電子標籤,要撬動的是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任誰都不會輕易鬆手。

所以,如果公安部主導的電子車牌得到普及之日,也就是交通部主導ETC的涼涼之時。

▎四、你看到過什麼樣的神操作?

各路諸侯夾擊之下的ETC,變得越來越像雞肋。

可誰知道,野百合也有春天。2019年,這根雞肋居然迎來了春天。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正式啟動後,有國務院的領導重視,有財政的鈔票支持,有部門的協同配合,從國家、到各省市、再到各家高速公司,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迅速上升為政治任務。

什麼是政治任務?就是完不成政治任務,是要被追責的!

而完成這個政治任務的關鍵,最後落在了ETC上。具體指標是全國汽車ETC安裝率要達到80%,高速公路ETC使用率要達到90%。

多年以後,當我們跨入真正的智能交通門檻時,回看這一段路,會發現這樣的邏輯鏈:

  1. 中美長期競爭背景下,需要辦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2. 辦好我們自己的事,需要強大的國內市場;
  3. 強大的國內市場,需要發展高質量物流;
  4. 發展高質量物流,需要降低物流成本;
  5. 降低物流成本,需要減輕車輛通行成本;
  6. 減輕車輛通行成本,需要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
  7.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需要ETC全覆蓋。
普及ETC與取消高速省界收費站的邏輯鏈

等一下!等一下!

ETC全覆蓋,真的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必要前提么?

所以,2019年,交通部的操盤手們將手中的牌通過各種組合排列,將原本只有之一的機會變成了最後唯一的選項,把ETC與取消高速省界收費站硬掛鉤。這絕對是近年來交通部難得一見的神來之筆。

借辦大事的大勢,一石三鳥:

第一隻鳥:一舉解決ETC覆蓋率的問題。奠定ETC在交通支付和汽車識別領域的一哥地位。

第二隻鳥:打消了移動支付替代ETC的念想。支付寶們從此不得不轉戰收費後端。

第三隻鳥:關死了電子車牌的發展機會窗口。如果ETC順利完成了80%的覆蓋,那電子車牌的機會窗口就等於完全被關閉。要不然,怎麼向社會和車主解釋,在一個擋風玻璃上安裝兩個技術類似用途可整合的電子標籤的必要性呢?

這種陽謀,不禁讓我想起了歷史上的一件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南海周邊一些國家肆無忌憚地在南沙群島占島填海,我國苦於路遠腿短,只能幹著急。

1987年3月7日至4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第14次會議在巴黎召開,討論通過了「全球海平面聯測計劃」。全球200個海洋聯合觀測站中,列屬中國標號為74站的南沙群島海洋觀測站被列入其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政府間合作組織,而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也具有很高的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執行力。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勢,我們爭取到了「國際理由」,辦成了進駐南沙群島的大事。

1988年8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海平面聯測計劃」第74號海洋觀測站落成並正式運行,一個海洋觀測站,為我們在南海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戰略支撐。

而今,究竟能不能借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大勢,推動ETC發展成我們想像的那個樣子?就要拭目以待了。

相關文章:

西瓜大爺:ETC的鹹魚翻身 | 味道交通?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西瓜大爺:遇到高速殺手團霧,駕駛員應該怎麼辦? | 味道交通?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有態度的出行微信公眾號:味道交通(tastejt)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