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自詡「職場博主」,就開始收到各種千奇百怪的私信問題,有的言簡意賅,有的洋洋灑灑,有的讓我做選擇題,有人讓我給出解決方案,看來每個職場上的人都不容易,各有各的煩惱。

其實你們看我自己踩的坑也不少,上一篇一梳理,發現那麼多錯誤,一篇幾千字的文章也只是提到了若干要點,就這還沒有加案例,已經夠觸目驚心了。

昨天和一個朋友喫飯,期間聊到馮小剛式飯局,對這個話題我一直沒有發表過言論,網上也是吵的熱火朝天,有說權貴摸民女不懷好意的,有說苗苗也需要提攜難得有機會的,有說中年油膩男的,有說中年袖手旁觀女的。

我倆聊天,她說,參加個同行酒會,挺高級的場合,同行基本都是中年男人,期間有人說「叫幾個美女來」,不出一會兒,來了兩三個年輕漂亮的海歸妹子,斟酒佈菜,給席中的男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她作為中年女感覺很尷尬。

這種場合我確實也是不少見,看到席中這樣的年輕妹子,心情也是蠻複雜的,替她們心酸的同時,也很心疼自己。


我其實不太喜歡和男人共事,尤其是要搞關係和深入溝通的時候,看起來女V男是有性別優勢的,實則不然,和男人太難交心了,尺度也很難把握,要麼雙方有顧慮,要麼事情就變味兒了。

我在工作早期是崇尚公對公,工作和生活分開,不要和同事及客戶交往過密的。

在上一段工作的時候我改了習慣,開始喜歡交朋友,但由於對尺度把握不準,又和同事走得太近,影響了自己,這都屬於工作中的教訓。

現在我提倡的是公事公辦的同時,選擇零星重要的同事和客戶,適度私下溝通鞏固關係。

聽起來蠻難懂的,那我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前段時間和公司同事一起北京出差開會,天寒地凍的我去酒店接女同事喫涮肉,工作間隙一起買個衣服逛個街,從辦公室裏互相稱總的生分,馬上就手挽手一起喝奶茶了。

有口味清奇的男同事非要喫路邊攤煎餅,但因為市容整治沒有路邊攤,我打聽清楚某個衚衕裏有小店賣煎餅成天排長隊,接上他們在寒風瑟瑟中排了好久隊,還連喫帶拿搞了十套煎餅。

就這麼點小事兒,因為在工作之餘加入了私下交流,拉近距離的效果超過了辦公室打照面八十回。這就是我目前提倡的形式:在工作配合的同時多加入私下互動。

那麼好了,這是大家共同出差纔有這樣的機會,現在職場中越來越多的男性,這對我們中年職場女來講很不友好,我們該怎麼去建立私人關係?

已婚的要避嫌,未婚的又容易跑偏,你不可能像男人一樣跟他約著喝個酒捏個腳,男人又真的願意和女同事達成盟友關係嗎?未必吧。


我昨天參加了個區塊鏈行業論壇,參會手冊上洋洋灑灑三四十個嘉賓,有做投資的、挖礦的、賣硬體的、做媒體的、搞培訓的,只有一個女士,還是個某電視臺主持人,在一羣西裝革履的形象照中,她濃妝艷抹守著下巴瞪大了眼睛。

這個風口來了,無論是泡沫還是造夢,無論是正規軍還是草臺班子,一個大會上除了主持人沒有女嘉賓,這意味著什麼?

我10年前工作的時候,女領導非常多,職場中活躍的女士非常多,也可能是因為在銀行的緣故吧。部門裡處長副處長2/3都是女士,帶你出去喫飯,絕不會叫兩個年輕小夥子來「助助興」,你也根本不必擔心遇到性騷擾問題。

現在的小姑娘就沒這個運氣了,動輒被叫去一些大佬飯局,她們本身就是一盤小菜,像桂花糖藕,像蜜棗南瓜,像一碗銀耳蓮子羹,亮晶晶,脆瑩瑩,解油膩。

這些挺著大肚子的中年人們威逼利誘地灌你酒,摸摸手摟摟腰這都是很輕微的了,更多的是加個微信經常暗示你「要識時務,面對真實的世界」。

但你若是真和他們發生些什麼,你落不著好處,而且這事兒是一定會傳出去的,以調笑的口吻:「現在小姑娘也太隨便了,真沒意思」。


職場女是給全社會女人託底的,希望大家對此嚴肅認識下。

職場女性如果能意氣風發,賺到錢、有尊嚴,活躍在各行各業,這就意味著婚姻中、家庭中的女性是有退出通道的,你不會一定要進入婚姻,也不會害怕婚姻出問題之後無路可走。

反之,職場女性若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人數越來越少,離高位越來越遠,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和尊重,那麼全社會的女童、女學生、家庭中的女性日子將更加難過,她們的發展路徑將會是什麼?除了拚命綁定男人之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個道理很簡單吧?退出機制是最為重要的,這也是投資界的核心理念。你投了什麼標的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你能退出來且落袋為安。

現在很多互聯網巨頭很尷尬了,今日頭條、美團、摩拜、ofo,燒了投資人那麼多錢,估值動輒百億,後來者很難高位進入了,若不上市,靠誰接盤?投資人的錢也是找LP募來的啊,即便這些LP來錢快,那也是真金白銀打了水漂,誰能甘心?

講這麼多,無非就是想告訴大家,日子很難過,而且會越來越難過,但你不能退後。

戰場上專門有一批士兵,架起機槍掃射逃兵,你只能往前不能後退,否則就喫槍子。

現實生活遠沒有這麼殘酷,那麼多人溫言軟語地心疼你:「女孩子不要那麼拼,打打殺殺的幹什麼呢」,無良媒體騙你們說「女學生懷孕人生贏家,企業更歡迎」,不靠譜的七大姑八大姨說「女人最重要的事業是家庭」……

反正就是在你們剛起步,甚至沒起步的時候,威逼利誘地讓你放下武器,不再競爭,這是應對經濟下行,崗位不足,年輕的電池又不夠了的靈丹妙藥。

這話真的不能相信,我們每一個職場女性,說起來都是血淚橫飛的,誰還沒有個為工作想死的深夜?誰沒喫過閉門羹?誰沒有失敗過?誰沒有偷偷哭過?


工作就是這樣的,朋友們。

人有兩種:目標導向和過程導向。

目標導向的人更適合做職業經理人,因為你們喜歡看到明確的方向,並對此努力,通過拆解目標、分步實施達到想要的結果。

過程導向的人更適合去創業當老闆,因為他們對「不確定性」這事並不感到特別焦慮,走著看著,邊走邊做,邊做邊調整,因而起步的時候可能是個奧託,車跑起來了什麼零件不行就換什麼,開一段時間,能變成奧迪。當然了,也可能變成破爛。

很多人問我都是目標導向,很可惜,你們拿來的都是很具有不確定性的問題,你們當然會感到焦慮,我也無從回答。

比如:

你覺得上海好還是杭州好?

我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好?

我是去體制內求安穩還是到市場上博收益?

AB兩個工作/城市我該怎麼選?

如果要做運營我要做哪些準備?

我不想做會計了怎麼辦?

領導給我穿小鞋怎麼辦?

哪一個問題都夠旁徵博引地寫一篇論文了,而且對象不同答案也不同吧,這類問題我從來不回答,因為不想惹麻煩。

不客氣地說,在我對你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你提出這種問題,證明你是一個不會提問的人,更是一個不會學習的人。

不要小看提問,提問是門技術,提問在傳播學專業中是一門專業課,叫《新聞採訪學》,或者《新聞採訪與寫作》。

沒有提前做好功課,沒有透徹地研究自己,沒有在提問之前就想好整個邏輯的人,根本提不出任何有價值的問題。

當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既暴露了自己用功不足,也沒有體現對被問者的尊重,雙方都只能感受很差,不歡而散。

你們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學會多個渠道蒐集信息,真正用上這個好時代給你的機會。


現代人的信息蒐集和處理能力等同於原始人的狩獵能力,屬於得靠這個活命的本事,不會搜,搜了看不懂,看懂了沒及時反應,這擱以前那就是分分鐘喪命的節奏。

很多人諮詢某個工種怎麼樣,某個公司能不能去,我對研究公司有自己的方法,通常看企業、行業、公司團隊三方面信息:

關於企業:

1 組織架構:去企業信用信息網上查(天眼查、企查查之類的也行),這個企業是什麼性質,有什麼關聯公司,是否有過行政處罰,什麼處罰

2 運營數據:主營業務是什麼、經營情況怎麼樣、業績如何,增長如何

如果它是近3年內上市的公司,好好去看招股書以及近2年的財報,企業官網通常會掛,不行你就去股吧找找,搞明白這個公司的歷史存續和商業模式

3 資本運作:融資了嗎,融了多少,到哪一輪了,股東是誰

4 對外發聲:看這個公司的相關新聞,國內國外的都看,尤其是看質疑類的文章,注意區分新聞和軟文

關於行業:

1 這是個什麼行業,近幾年的動向如何,趨勢如何

2 目標公司在行業中處於什麼地位,是龍頭企業還是蝦兵蟹將

3 目標公司面臨哪些競爭對手,競爭的結果如何,它有死掉的風險嗎

4 行業是被誰監管的,可能出什麼政策影響發展嗎

關於團隊:

1 創始人是誰,什麼背景,做過什麼

2 核心團隊是誰,CEO CFO COO CTO各種,都什麼來頭,去找他們的社交賬號,看看資質怎麼樣

3 價值觀如何,尤其是看各類吐槽貼,如有機會去找到這個公司內部員工打聽一下,管理是否混亂,是否用人唯親,是否拖欠工資獎金等

當然了,吐槽多是帶有強烈個人情緒的,也有競爭對手故意抹黑的,需要自己辨別,不必當作主要評估標準

以上都找出來且綜合分析完,相信你會對提問更有方向的。

一個好的問題,是讓提的人和答的人都如沐春風,能感到交流的快樂的。

實際上,當你做完這些功課,大概率就沒有必要提問了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