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是法国民族英雄、军事家,天主教会的“圣女”。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时她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这样一个民族英雄为什么被自己的国家处死呢?

贫苦少女成为抗英英雄

1412年,圣女贞德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不识字,但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信徒。14岁时,她自称有圣迹显灵,让她给被英军围困的奥尔良解围,带领法王查理七世到兰斯去加冕,然后把英国人赶出法国,并说这是天主的圣意。刚开始人们认为这孩子说的话不可信,但后来感觉这孩子的话有道理,并被她的诚意所感动,于是派几个人护送她去见法王查理七世。

那时正处于英法百年战争的后期,法国的勃艮第公国与英国相互勾结共同攻打法国,法国一败涂地,半壁江山易主。巴黎被英国占领,兰斯被勃艮第人控制,奥尔良被英军围困,危在旦夕。奥尔良可以说是法国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奥尔良失守,整个法国有可能被英国所吞并。当时法王查理七世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地位非常不稳。一方面有人传言查理七世不是法王的亲生子,而是奥尔良公爵与王后的私生子,并且查理七世的姐姐嫁给了英王,如此,英王也有继承法国王位的资格;另一方面,法王必须到“王者之城”兰斯去加冕,得到主教的同意,才具有合法性,但兰斯被勃艮第人所控制,查理七世想与勃艮第公爵和解以便进行加冕,但却失败了。

正在此时,少女贞德来了,自称奉天主之命,可以解奥尔良之围,并愿意护送查理七世到兰斯去加冕。查理七世半信半疑,他想试探一下贞德,于是让一个贵族坐上自己的位置,自己则隐藏在人群中,以此来窥探一下贞德的反应。不料,贞德一眼就认出人群中的查理七世,同时王后也证实贞德确实是处女,这样查理七世才完全相信了贞德,于是交给贞德一支军队,迅速给奥尔良去解围。

贞德的武器很特别,就是一面旗帜,贞德的旗帜指向哪儿,法国士兵就冲向哪儿,就好像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英兵闻风丧胆,奥尔良很快被解困了。从此,贞德声名大振,被人们称为奥尔良少女。很快,贞德率领法军打下兰斯。在贞德的注视下,大主教给查理七世进行了加冕,这是法国历史上加冕速度最快的一次。查理七世终于有了信心,他是名副其实的法王了,他可以自己做主了,但法国统治者与贞德的裂痕开始产生了。

众矢之的和烫手山芋

从法王查理七世角度看,法国王权受到了威胁,因为王权的加冕仪式是在贞德的授意下进行的,那么贞德是否也有可能以天主圣意的名义剥夺法王的王位呢?从查理七世姐姐、英国王后的角度看,王后希望查理六世死亡后由英王继承法国王位,剥夺查理七世的继承权,然后依靠英王的势力向整个法国发号施令,而贞德的做法却让王后的希望破灭了;从法国贵族角度看,一个农村弱女子本应在家干家务,却在战场上声名显赫,让这些贵族们无地自容,必除之而后快;从法国教会角度来看,贞德号称奉天主圣意,而教会也是天主在人间的代表,教会的权威直接受到了威胁。总之,无论是英法统治者还是教会,都与贞德产生了越来越深的裂痕。

后来,在一次小型战斗中,贞德被勃艮第人捕获。没有历史证据说明这是法国统治者故意设下的圈套,但法国统治者以后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按当时惯例,只要被俘者的亲属交一定的罚金就可以被赎回,贞德的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根本没有能力缴纳赎金,民众普遍期待法国统治者缴纳赎金来挽救贞德,但直到贞德处死也没看到法国统治者有什么反应。

勃艮第人也不喜欢贞德,但他们也不想亲手处死自己的同胞,于是重金卖给了英王。英王恨死了贞德,因为贞德以天主的名义率兵抵抗,英军连连受挫,士气低落,必须利用贞德,决不能让她轻易死去。如果英王直接把贞德杀死,虽然解了心头之恨,但也可能激起法国人的义愤,这对自己非常不利;英王心想,如果让法国教会以异端和巫婆的身份烧死她,那么贞德就不再是天主的化身,而是中了人人厌恶的魔道,这样不仅打击了法国人的信心,而且增加了英国人的勇气。

机智贞德与莫须有审判

于是英王找到了法国巴黎的一个亲英的主教,把任务交给了他。这位主教的职位是在英王的支持下获得的,必然会为英王效犬马之劳,他精心地选择自己能够控制的陪审员,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之后,开始对贞德进行审判。

主教的第一个问题:“贞德,你是否觉得你受到了上帝的恩典?”这是一个恶毒的陷阱,根据当时的教条没有人可以肯定他受到了上帝的恩典,如果贞德肯定这个问题,说明贞德就是异端;如果贞德否定这个问题,说明贞德承认自己是有罪的。总之无论如何回答,贞德都是有罪的。贞德机智地回答说:“如果我没有受到上帝的恩典,请上帝给予我;如果我已受到上帝的恩典,请上帝继续给予我。”当时全体审判人员都目瞪口呆,他们的预谋落空了,不知如何继续,只好暂停审判。

主教后来又问:“跟你谈话的圣人用的什么语言?”贞德回答:“他们是法国的圣人,是天主派他们来帮我把敌人赶出法国的,他们当然要用法国的语言,他们当然要用法国语言。”主教最后又问:“你怎么知道这些想法不是你头脑里自己臆想出来的呢?”贞德回答:“不是啦,我们的思想意识是天主送给我们的,所以只有天主才能跟我们交谈。”主教无计可施,只好威逼利诱,对贞德说:“只要你承认是恶魔叫你干的,免你一死。”贞德宁死不屈。在英王的强大压力下,主教最后篡改了贞德的审讯记录,以异端和巫婆的罪名把贞德活活烧死。

贞德之死并没有帮助英王,反而帮助了法王,这个事件激起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使法国人认识到法国是法国人的法国,谁继承王位应该由法国人说了算。于是,在查理七世的带领下,法国人一鼓作气,把英国侵略者赶跑了。

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了,但贞德之死一直是法王查理七世心中的结。如果不给贞德重新审判,恢复正义,会直接影响法王在法国人民心中的形象,人们会认为法王不过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给贞德重新审判会直接损害法王的权威,不要忘了法王是在贞德帮助下加冕的,假设贞德是异端和巫婆,那么法王的加冕就不是天主的圣意,因而法王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再说贞德已死,不会对法王造成什么威胁,对法王来说有百益而无一害。于是在法王的干预下,法国教会对贞德重新进行了审判,正义得到了伸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