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零年至一八四二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说起鸦片战争,中国人并不陌生,当然,也是这次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即便如此,这场对于国人来说可以用“屈辱”二字来形容的战争中,面对英国四千多人的远征军,几十万的大清军队,竟然,被打得溃不成兵。最终,不得不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以求自保。即使这场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多年,但是,至今每每想起还是觉得倍感悲愤。

  可尽管如此,中国还是在这场战争中逃过一劫,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却没有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即使大清军队未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守住疆土的作用,最起码,它还是一支可以作为国家“防御力量”的队伍来使用的。

  可以说,这支军队在保证中国逃出帝国主义的完全奴役当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然而,反观我们的邻国印度,同样是遇到英国殖民者的侵略,为什么就没有像中国这般“幸运”,甚至,最后整过国家惨遭奴役,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了呢?

  说到这其中的原由,还要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普拉西战役。

  相信,没有人会心甘情愿被人奴役,就如同一个国家,不会轻易放弃抵抗,素手就擒一样。印度在遭遇侵略之初,也一样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十八世纪中期,印度人成功地将葡萄牙殖民者赶出了国土,但岂料,却又招来了更为可怕的侵略者——英国和法国。

  当然,这一对儿列强并不是携手共同“吃蛋糕”的好友,相反,他们在欧洲战场的厮杀,注定其在印度也同样是一个不可调和的对立方,英、法在印度同样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而就在此时,在印度国土上出现了一个敢于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英雄人物——西拉杰·乌德·德拉。

  都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位年仅27岁的孟加拉贵族,一上台就对英国人发起了猛攻,并率军攻入英军阵营威廉堡,杀死了驻守当地的英国人。他的这一英勇行为,对于英国人是莫大的耻辱,但是,对于法国人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所以,西拉杰很自然地,就得到了法国人的全力支持。

  最终,西拉杰与英方在普拉西展开了生死对决。西拉杰因为是在本土作战,具备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巨大优势。他拥有七万兵力,并且,在法国的支持下,得到了五十多门先进的火炮,以及十名法国炮手的助阵。

  而英方阵营,虽然,不堪侮辱的英国部队,新近组织了一千二百人的远征军,对本次战役进行支援,但是,其总体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到四千人。可以说,这场战役的人员配比是非常悬殊的,而西拉杰方面的胜算更是非常巨大的。

  在双方交火之前,西拉杰可以说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以保证这次战斗的最终胜利。西拉杰先部署用法国的火炮阵容猛击英军,然后,待英军溃不成军之时,再让自己的伯父米尔·贾法尔亲率一万五千名骑兵攻入敌军腹地,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西拉杰的部署看似天衣无缝,而战争一开始,也的确如西拉杰所设想的一样,英军在强大的火炮攻势下,四处躲藏,节节败退。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眼看胜利在望的西拉杰,却没想到:天公不作美,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使得没有丝毫准备的西拉杰一方的火炮,因为淋雨而全部失灵了。本来心存侥幸的西拉杰以为,英军火炮也会因为淋雨而不好使,但事实上,他还是低估了英军。

  作为训练有素的英军部队,对于火炮的防水工作早有准备,所有火炮都用帆布盖住,没有受到丝毫损坏。最终,这场大雨的到来,使得战斗的局面发生了颠覆性的逆转。西拉杰的部队在英军的持续炮火之下显得无比脆弱,冲锋的将士也在连天的炮火之中死伤惨重。

  之后,英军凭借火炮的优势,向西拉杰的部队发起反击,西拉杰的战略防线开始不断后退。

  而正在此时,先前预留的一万五千名骑兵,在西拉杰伯父米尔·贾法尔的带领下进入了战场。这支本被西拉杰认为是自己致胜法宝的队伍,也是西拉杰非常信任的伯父带领的兵马,却在发现本方部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倒戈相向了,瞬间,他们调转了枪头向西拉杰发起了进攻。

  最后的战斗结果不言而喻,西拉杰的部队被全数歼灭,西拉杰本人也在战败后被处死。西拉杰可能到死也没想到,其实,他的这位伯父米尔·贾法尔,早在战争正式开始之前,就被英方重金收买,成为了英国人的内应。

  他所率领的精锐部队,在西拉杰眼中是救命稻草,但实际上,却早就是一颗墙头草了。随着战事变化而发生了倾斜,最终,在本方部队溃不成军之时,给自己的侄子来了一个必杀技,为英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人说:普拉西战役简直不是会战,英国人只以死伤七十五人的代价,击溃了孟加拉的七万大军,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屠杀。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即建立起以米尔·贾法尔为纳瓦卜的傀儡政权。东印度公司由此获得了一大笔钱,克莱武和他的同僚也都得到了大量的报酬。

  之后,英国人又将矛头转向法国,并且,在随后的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中将法国的势力从印度彻底清除。自此,印度开始逐渐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被外国列强完全奴役。

  其实,这不是他们战斗力不足,而是战斗精神不强,这一点,真的要跟中国好好学习学习!

  参考资料:

  【《鸦片战争》、《普拉西战役对印度历史进程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