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有點兒意思,要知道很多咱們習以為常的行為背後都一定有它的歷史必然與偶然性。那麼回到本題,考慮到這裡爆米花貴應該指的是影院內銷售的爆米花,而假如允許的話,我想雜醬面搬入電影院裏同樣不會便宜。所以將題目中無需討論的因素去掉,這個題目可以理解為「為什麼看電影喫爆米花會成為一種習慣呢?」

爆米花的歷史源遠流長,但看電影喫爆米花能夠成為一件約定俗成的儀式性事情, 發端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大蕭條時期。

在有聲電影還沒有問世前,無聲電影早期使用的字幕使得當時的觀影人羣限制在上流的知識分子羣體。1927年,電影進入有聲時代,這讓不識字的低文化水平者也可以享受電影這一娛樂休閑方式。

到了上世紀30年代,美國進入了大蕭條時期,為了尋求便宜的消遣,觀眾大量湧入影院,據悉1930年,美國每週去看電影的人數達到9千萬之多。美國的這次大蕭條為電影和爆米花的結合創造了絕好的契機。一包爆米花5到10美分的價格是大多數觀眾可以消費得起的,當時的街頭小販把握了這個商機,開始在電影院外面擺攤售賣爆米花。

隨著越來越多的觀眾攜爆米花入場,電影院老闆終於覺得這個商機不可忽視,他們開始把大廳租借給小販,允許他們售賣爆米花。後來,劇院老闆逐漸意識到,省去中間商直接出售爆米花,他們將獲得更多利潤。於是,很多影院開始自設爆米花銷售爆米花。

隨後的二戰又鞏固了爆米花和電影院的盟友關係。二戰的爆發使得傳統的蔗糖產地比如菲律賓陷入戰火,無法向美國正常出口,從而讓爆米花的競爭對手糖果和蘇打水遇到了蔗糖原料短缺的問題。到了1945年,爆米花和電影院的共生關係已經初具雛形,美國消費的半數以上爆米花都是在電影院中。

直到現在爆米花對於電影院的商業價值同樣重要。我們經常抱怨電影院賣的爆米花等食物貴,可是這也是電影院主要的利潤來源,佔到整個電影院利潤的 46%。這也使得爆米花和電影院的關係史更加牢不可破,而看電影喫爆米花也就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為大家解惑,僅供參考,歡迎交流討論!謝謝!


1.便攜性。左手可樂、右手爆米花,攜帶方便,喫起來也簡單。

2.從眾、時尚。大家都這麼玩,我也來一桶,你有、我有,都要有。

3.食品特點:香脆甜。來看電影的可不止成人,不管是乳臭未乾的,還是英氣勃發的青少年,都喜歡這類時尚的甜食。

4.經濟條件。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閑情閑錢來看電影,自然也不差這點零食錢。


我上網查了查,看電影喫爆米花的習慣是從美國開始的。記得我們小時候看電影是喫瓜子之類的零食,並沒有喫爆米花的習慣。那時候爆米花還是手工崩制,看電影也是偶爾,不會為了看電影專門崩爆米花。現在的爆米花做法簡單,利潤豐厚,電影院當然首推爆米花了!炸醬麵好喫,可那是主食,腦補一下,滿影院的人看著電影喫著飯,那得什麼味兒呀!現在看電影是休閑,你得喫零食,瓜子糖一類的。瓜子喫的滿地都是不文明,糖喫多了不好,所以首選爆米花,要的是看電影的氣氛。你想啊,你看電影是願意聞著爆米花的香味看呢,還是聞著炸醬麵的香味看,或者聽著滿院的磕瓜子聲音看?我想大家都會選擇第一種吧!


這得從文化角度分析,喫麪多不稚,湯湯水水,不小心還會弄髒衣服。看電影時,一不留神還錯過精采鏡頭。

除此之外,旁邊的小夥伴看到你那熊樣作何感想?你有考慮過旁邊人的感受麼?!

相反,爆米花就有情調多了!又香又甜,時不時扔一粒進嘴,打發時光!而且不會影響旁人觀影體驗,可謂兩全其美!


奇葩啊,如果都喫炸醬麵,整個影院得有多酸爽。小情侶親個嘴,滿嘴粘得都是黑乎乎的醬。整個影院裏都是滿嘴糊著………美感全無。這樣下去誰還會把看電影作為約會的項目啊!有個別人還好開口蒜,周圍寸草不生,整個影院如果三場電影過後充滿了臭腳丫子味兒,你腦補一下這個場景,電影院能活過一個禮拜?


因為電影院看電影過程中比較黑,看完電影一般都還會逛下街,爆米花如果掉在衣服上拍拍就乾淨了,不留痕跡。但是如果是雜醬面掉到衣服上不好處理,需要清洗才幹凈,那就得帶著這污跡去逛街了,試想,你看電影的時候會選擇哪一樣?哈哈


雜醬面不方便。而且味道重的話會引起周圍觀看的人的注意。爆米花的便攜,讓更多人在看電影前購買它。還可以去除你在看電影時產生的睏意。。。我覺得我去看電影,和去喫飯沒區別。一來就是幾桶爆米花。????????


你為什麼不喫雜醬面去看電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