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布萊克本(Simon Blackburn)出生於1944年,作為最傑出的在世哲學家之一,稱他為「當代休謨」也不誇張。

他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哲學導論,英文書名是Think: A Compelling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中譯本翻譯做了《思想:哲學基礎導論》,2017年3月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一些哲學導論教材,動輒百萬字,厚達六七百頁,揣在手裡像兩塊磚頭,翻開後又成了音樂盒,可惜只播搖籃曲。這本《思想》則別出心裁,它以簡短的篇幅描繪出一幅哲學旅行地圖,風景名勝區的介紹樣樣不少,景區里的公共廁所分布圖則省略了。

這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將會經過八個景點,分別是知識;心靈;自由意志;自我;上帝;推理;世界;行動。問我最喜歡哪裡?我最喜歡出發前,導遊在車上給我們做的介紹。

在本書開頭,1到12頁的導論中,布萊克本坦誠地表露出自己的憂慮,他對哲學遭到的誤解感到痛惜。人們往往以為哲學是無用的,理性是無用的,反思也是無用的。所以,布萊克本更願意用概念工程師而不是哲學家這一頭銜來稱呼自己。他認為,哲學是一種概念工程學(conceptual engineering)。

軟體工程師會研究軟體的結構和功能,土木工程師會研究如何建造大橋或機場,而概念工程師則研究概念的結構和功能,研究概念的組成部分及其內部聯繫,研究概念之間的關係,研究概念的變化將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概念的載體是語詞。人生下來並不理解語詞,待時機成熟後,便具備了理解語詞的能力。從嗷嗷待哺的嬰兒變成牙牙學語的幼兒後,我們內心的好奇便會催生出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天是藍色的?為什麼魚可以在水裡生活?為什麼恐龍滅絕了?為什麼人會生病和衰老?

絕大多數問題都有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們去研究,但還有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則交給了哲學家這群概念工程師們來探索。比如,什麼是「真」?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道德」?什麼是「自由」?什麼是「自我」?什麼是「思想」?什麼是「邏輯」?什麼是「知識」?

哲學家們絞盡腦筋來反思這些人人都在使用的基本概念,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布萊克本將回答分為三類:高端立場、中端立場、低端立場。

高端立場說,研究哲學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有意義的。人類在滿足了吃喝拉撒睡等基本需求後,自然會去追求更高級的精神需求。登山家去登山,僅僅是因為山就在那裡。數學家研究數學,僅僅是因為數學本身就值得研究。音樂家創作出更多的音樂作品,不是因為這些作品可以賣錢,而是因為這些作品本身就是美的,它值得被創造出來。

同理。哲學反思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這種高難度的抽象思考本身就值得去做。哪怕哲學研究不能鍛煉智力,陶冶情操,它也值得去做。哲學反思本身就是目的,不是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

然而,這種高端立場的壞處在於,它只能讓那些對之前就對哲學留有好印象的人滿意。如果有人已經預設了哲學與玩遊戲、研究物理學、游泳、鍛煉廚藝、參加聚會、學習樂器相比,價值更低,那這人是不會對這種高高在上的回答感到滿意的。

中端立場的回答更加低調:

反思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與實踐相連續。你怎麼思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會影響你如何做它或者是否在根本上做它。這種思考可以指導你的研究,或者你對那些用不同方式來行事的人的態度,抑或實際上可以知道你的全部生活……我們的實踐可以隨著反思的價值而變好或變壞。(徐向東 譯)

布萊克本為中端立場舉了很多例子,我們只談論一個。假定你相信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命中注定的,不管我們做任何事,都無法改變未來。也許你是某個社會的中下階級成員,那你會認為自己身處這個階級,也屬於命運的一部分。你自己可能就不會去做出努力,去改善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

但如果你經過了仔細的反思,發現宿命論的論調是不合理的,那你就會更積極地行動,並期待你會在行動中成為更好的自己。你說不定會在反思中發現,原來宿命論的觀點是那些特權階級灌輸給你的垃圾觀念,目的就是為了讓你安分守己地接受壓迫和剝削。

中端立場假定我們自己的思想體系就像是我們生活於其中的房屋一樣,通過堅持不懈地自我反思,我們能修繕自己住的這間思想房屋,解除這間思想房屋受到的束縛和限制,甚至,如果這間房屋實在太差,我們還能發現更好的房屋,然後搬家。也就是說,中端立場認為,理性反思能讓自己變得更擅長思考,而更擅長思考就能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和行為,給我們帶來很多切身利益。

中端立場很有說服力,它能打動那些思想上的懶人,激勵他們不斷進行反思性的思考。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並不懶,他們喜歡思考,思考心理學、經濟學、物理學等科學門類,思考生活常識、辦公室政治、娛樂圈明星的八卦等日常事務。通過反思娛樂圈明星的八卦,也可以為我們的追星實踐工作帶來實用收益。如此看來,哲學反思與其他思考的區別在哪裡?哲學反思的意義何在?

這就給我了帶來了低端立場,一種更務實的概念工程學視角。哲學反思是一種理性思考的模式,它是針對盲從和迷信的批判性解毒劑。鑒於人云亦云式的盲從和迷信簡直數不勝數,那哲學反思最大的價值,也許不是讓我們在實踐中做得更好,而是讓我們不至於在實踐中做得更差。

我很欣賞布萊克本的這三種回答,尤其是低端立場的回答。但我也能預料到一種批評:人們在理性思考和理性行為中的表現,真的有我和布萊克本所以為的那麼差嗎?如果有,那哲學反思對改善我們的現狀,真的有用嗎?

容我引用一段徐向東的譯後記:

我們需要思考和反思我們用來設想人類世界的概念框架的連貫性和合理性,我們需要在哲學思維中輸入和整合來自其他學科(不僅僅是其他的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哲學家是在批判性的理性反思中來做這些工作,他必須有勇氣學會超越自己的個人偏見、階級立場以及自我利益的束縛,必須學會站在全人類的觀點來思考。

不管我們是否做哲學研究,我們都是人類,都在使用人類會使用的概念框架。這些概念框架中包含知識、理性、真理、心靈、自由、存在、統一性、善、正義等基本概念。如果我們對概念工程學一無所知,那在使用這些概念來思考和行動時,就可能犯許多錯誤。這些錯誤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個人偏見、階級立場以及自我利益的束縛,也來自於文化中流行的垃圾觀念的誤導。

當然,我們不是對概念工程學一無所知。在我們上小學時,就已經在學習語文、數學、外語等課程,中學時還學習了生物、化學、物理、地理等課程,如果有幸上了大學,還能一門深入地鑽研經濟學、心理學、哲學、醫學等各個學科。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哪怕從未經受過專業的哲學訓練,也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概念的正確使用方法有所認識。

問題來了,既然大家並非完全不懂概念工程學,那作為概念工程學的哲學又有何用呢?

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大家都不是完全不懂畫畫,那美術專業還有什麼用呢?大家都不是完全不懂唱歌,那音樂專業又有什麼用呢?大家都不是完全不會寫作,那和寫作有關的專業訓練又有什麼用呢?

沒錯,大家都不是完全不會理性思考,但是和理性思考有關的專業訓練依然有用,它能提升我們的理性思考能力。大家都不是0分,但這個專業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大家完成從0到1的轉變,而是為了讓大家從30分變成40分,從50分變成60分,從70分變成80分,等等。

與其他學科相比,概念工程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反思性。或者說叫退後一步看問題,跳出某個框架來思考。這個工作的難度很高,因為我們得先學會在一個框架內思考,當問題解決不了時,再跳出這個框架來思考。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哲學研究者同時還有另一項專長,可能是邏輯學、數學、物理學、心理學、經濟學、語言學、生物學等等。

說到這裡,我相信大家會對概念工程學產生些許興趣,更多內容還是請大家直接去讀這本書吧。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認真想

致力於普及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