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羣科學家對25年衛星數據的研究和計算顯示,海平面上升並沒有以平穩的速度進行而是在加劇。如果這一趨勢繼續這樣發展下去 ,那麼整個海平面上升速度在2100年的時候將會達到此前預測的兩倍。

在過去幾十年時間裡,海平面一直在上升,2014年的平均海浪高度則比1993年高出了6.6釐米。為了研究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研究人員查看了TOPEX/Poseidon、Jason衛星等衛星在過去15年收集到的數據以及地面潮汐測量數據和氣候模擬。

經過計算研究人員得出,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大概在0.08毫米/年。而如果不對此加以控制的話,這一趨勢將可能意味著等到本世紀末,海平面每年上升的高度將至少有10毫米,這將對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造成嚴重破壞。

這一項目的首席研究員Steve Nerem表示,格林蘭島和南極洲等地的加速融化是導致海平面上升加劇的主要原因,它將可能在2100年導致海平面上升高度加倍--超過60釐米,並且這還只是保守估計。

由於厄爾尼諾效應和拉尼娜現象引發的波動以及火山爆發等現象,所以光靠衛星測高數據還不能描繪出完整的圖像。為了看到這些異常值背後的東西,科學家們還用到了氣候模式用以確定這些現象所帶來的影響程度。另外,潮汐測量數據也可以用來處理測高儀讀數中的潛在誤差。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的發現還只是個開始,未來他們還將對Jason-3以及其他測高衛星、先進的地面測量站收集到的數據展開分析。

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全球冰川融化後果可怕,將造成海平面上升66米。許多氣候變化的影響是不可逆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逐年在增加,美國政府氣候部門的官員預計,在本世紀末,海平面將會上升1米。南北極周圍的冰原佔地球總面積的10%,據信地球上有2085萬立方公里的冰,如果這些冰全都融化會發生什麼?

已經冰封了千百萬年的南極,冰面上裂開了一道口子,這道口子越變越大,最終整塊冰都崩解融化,在此後,封凍南極的也逐步化凍;這個聽起來似乎要經歷幾百年的故事,就在這幾十年內發生在了南極!最近,這一切似乎變得更糟糕了!

在2015年和2016年,一塊225平方英里的冰山從冰架上脫離,漂流進入阿蒙森海中。在過去四年裏,這裡的水溫已上升超過0.5攝氏度,冰架融化和開裂的速度加快了4倍。

2012年,一些研究人員曾乘坐飛機降落冰架,並在這裡露營兩個月,實地研究南極冰架的變化情況。

每當夜幕降臨,科學家們在帳篷內就能聽到外面冰家發出的巨響。研究人員甚至發現,他們每天早晨都能看到新的冰縫出現,在進行觀測的五個星期內,他們驚訝的發現,短短一個多月,腳下的冰層就變薄了7英尺。

科學界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南極洲冰蓋變化的速度似乎已經超出了人類的預計,而南極最靠北的南極半島,則恐怕將預示著南極的未來。這裡位置更北,氣溫變化更明顯,冰雪變化的情況也更讓人喫驚。在過去的幾年裡,南極半島平均上升了3攝氏度,快速的升溫帶來的是拉森C冰架上一塊面積接近半個天津那麼大的冰山即將脫離冰架墜入海中。

自1988年以來,不只是拉森C冰架在發生著變化,南極半島的冰架已經陸續瓦解成大小不等的冰山。按照當前的融化和崩解速度,倖存的拉森C在崩塌這一塊巨大冰山後,很快也將消失。這些冰架是陸地與海洋之間的緩衝地帶,它們阻止陸地上的冰川流入海洋,冰架的消失,南極陸地上的冰川以原來兩倍、五倍甚至九倍的速度沖入海洋,這些巨量冰川的融化入海,將無可避免的引發海平面上升。

南極半島只是南極變化的縮影,卻也是窗口,南極半島發生的事情,或許就是南極的未來,現在,南極洲西岸的大片冰架也都在融化。自1950年以來,該地西部地區年平均氣溫上升了近5度——這樣的升溫幅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數倍,這也導致這些地方每年中海水結冰的時間從7個月大大縮短到4個月。

阿蒙森海是南極洲西岸的重要海域,這裡有著巨大的松島冰架,這是南極著名冰川——松島冰川從大陸延伸至海洋的終點。現在,從南極洲上空向下俯瞰,松島冰架已經開始搖搖欲墜,冰架邊緣是一條1/4英里長的裂縫。2017年1月下旬,衛星就觀測到這裡在短短一週的時間裡,一大塊冰崩塌進入了海洋。

這樣的快速崩塌對於一個冰架來說是非常不尋常的,在科學家對於這裡的研究後揭開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從中低緯度趕來的溫暖的洋流沿著深海峽谷接觸到冰架,自下而上地將冰層融化,從而導致冰架快速破裂。

在松島冰川的不遠處,特懷特冰川更令人憂心,它的狀態將牽動著整個西南冰蓋的穩定。阿蒙森海的獨特地形使得這裡的巨大冰蓋和大量冰川極易受海洋變暖的影響。這裡的冰川更大,其融化所帶來的影響將波及全球。研究人員認為,如果這裡的冰全部化成海水,將足矣讓全球海平面上升大約3米,這對於任何一個大洲的海岸線來說都無異於一場浩劫。

但是,更為致命的是,南極周圍的這些變化可能是南極冰蓋分崩離析的前兆,若南極洲的冰雪融化,全球的沿海城市難逃被淹沒的命運。

一些冰川學家將冰架形容為「礦井中的金絲雀」。金絲雀對瓦斯極為敏感,只要礦井中有一絲瓦斯,這種鳥兒就會驚恐不安叫個不停。而南極洲洋流和氣溫的快速變化讓冰架也快速發生反應,行為背後預示著冰川加速入海的災難。一些學者認為,全球變暖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熱量最終都將進入海洋。風和洋流會把更多熱量輸送到南極。南極洲的融化已經呈現不可阻擋之勢。

去年秋天,英美科學基金會宣佈斥資2000多萬美元,來評估冰川變化對於海平面的影響,根據目前為止最樂觀的估計,到2100年,南極洲融化的冰雪將讓全球海平面升高0.5-1米,加上格陵蘭島和世界各地融化的冰川,海平面在2100年前可能上升1到2米。

這並不是最終的結果,有關海平面上升,地質學家從地質史上找到一些更令人不安的記錄——12.5萬年前的地球比現在更溫暖,那時海平面比今日高出6到9米。更久遠的300萬年前,當時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與今天一樣高,溫度約為2050年的預期水平,那時的海平面比現在要高出21米。

即使距離那一天還遠,但是導火索似乎已經被引燃,人類和未來的人類無疑將面臨一場浩劫,沿海地區的紐約、洛杉磯、哥本哈根和上海都難逃此劫。

過去100年的氣溫變化已經在改變南極的海岸線。南極洲東部覆蓋著巨大的冰盾,其面積佔到地球全部冰雪層的80%。全球氣溫的持續上升更積聚來大量水汽,讓南極東部成為大雪紛飛的世界;而南極洲的西部,自從1992年以來,西部漂浮冰盾已經開始融化,每年失去6500萬噸冰。如果溫度持續上升,南極洲西部和格陵蘭島上的冰盾一樣將完全消失在海中。


我反對以上回答,大家都在說溫室效應,溫室效應真的這麼牛逼,冰川融化就只是溫室效應,就只是溫室氣體嗎?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情,人類就算科技發達到沒有用化石能源,用太陽能,核能水能,一點不用化石燃料,人類還是會加熱地球,地球還是會變暖,知道了嗎摩擦生熱,電生熱,懂不懂


全球變暖,導致全球溫室效應加快,兩極地區冰川融化。這樣會加快海平面上升。一些低海拔和沿海地區的國家,都會收到海水的侵蝕。比如美國紐約,中國上海,香港,日本東京,馬爾地夫和歐洲荷蘭,丹麥等國家。

至於上升多少米,是和全球變暖時間和冰山融化速度成正比。2050年或者上升數釐米。

到本世紀末,有可能上升數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