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饒翔 郭超 牛夢笛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始終貫穿着兼容幷蓄、和而不同的國際交往理念。堅定的國家立場、開放的世界眼光、包容與擔當並重,爲國際交流提供了根本宗旨和明確路徑。”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感慨良多。

文學交流是推動文明互鑑、增進各國間人民相互瞭解的重要橋樑和紐帶。閻晶明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作協在加強對外文學交流、推動中國文學走出去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中國文學的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作家作品的國際影響已發生了根本變化。“今後,我們將遵照習近平主席演講中強調的兼容幷蓄、和而不同理念,繼續擴大文學交流層面,增進中外作家間的交流,把中國當代優秀文學作品的譯介作爲工作重心,讓世界讀者更好地瞭解中國文學,通過中國文學作品更好地瞭解改革開放的中國呈現的無窮魅力。”閻晶明說。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總攬全局,高瞻遠矚。讀了今天的演講全文,我深受鼓舞。”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國家教委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黃會林說,“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要與世界人民合作共贏。”

黃會林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持的“看中國”項目已經運轉了8年。“看中國”就是請外國青年到中國來,每人拍攝一部講述中國故事的10分鐘短片。“他們會以自己的眼光和語言,把自己對中國的感悟傳遞給世界。”黃會林說。

除了“看中國”項目,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每年還會舉辦中國文化傳播論壇;出版英文學術雜誌,研究中國文化如何向世界傳播;舉辦“會林文化獎”,每年獎勵對中國文化國際傳播作出突出貢獻的一位外國人和一位中國人。黃會林興奮地說:“我們的項目響應讓中國文化立起來、走出去的號召,就是要讓中國文化像中國的綜合國力一樣,在世界上受到更多認可。”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主旨演講,意義非凡。”中國美術館館長、雕塑家吳爲山表示,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持之以恆,鍥而不捨,推動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藝術使友誼更深,交流使感情更深。通過藝術的捐贈、收藏、展示、傳播,可以更好地增進了解、加強友誼,促進合作共贏,加深文明互鑑。”吳爲山說。

“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不僅引發與會人員強烈共鳴,同時極大鼓舞全國人民,尤其是全國文化教育工作者在世界和平合作大潮中,在中國勇於擔當的大國氣魄中,主動作爲,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說,近年來,中國音樂學院積極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組建了“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轟動。“樂者,天地之和也。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教育是人類共同的期待。”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總結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對此深有感觸。”參加本次博鰲亞洲論壇的青年演員黃曉明說,“改革開放40年,我也40歲,當演員近20年,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2015年黃曉明拍攝了電影《大唐玄奘》,這部電影不僅在中國贏得了良好反響,在米蘭舉辦的意大利中國電影節上也收穫了榮譽。“未來,我希望可以拍一些優秀的中國文化影視作品,推動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們共處同一個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全人類共同的願望。”黃曉明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