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巴斯夫(BASF)亞太區汽車應用研發中心開幕儀式上,我問了巴斯夫亞太區塗料系統汽車原廠漆業務副總裁Frank Naber先生一個“很中國”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消費者都是以車漆厚度來看待一輛車的品質,認爲車漆越厚越好,對此您怎麼看?

  Frank Naber先生眼睛一亮:“喔?太好了!作爲我們公司來講,當然希望車企和消費者能夠選擇更厚的車漆,因爲這就意味着我們能夠賣出更多的產品(笑)……”

  玩笑之後,Frank Naber先生明確表示,在不降低品質的前提下,未來的車漆可能會越來越薄——這是一個技術趨勢。

  在談未來車漆技術趨勢之前,我們不妨來簡單回顧一下車漆的發展歷程。最早車漆其實就是木器漆——因爲最早汽車車身就是由木製馬車車身演化來的。所以,早期汽車的車漆都很厚,普遍厚度都超過1毫米,就連2毫米厚的車漆也不鮮見。但是汽車製造商就很快發現這是一個錯誤,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於木料的彈性要優於金屬,在一些顛簸路段行駛時,車身會出現扭曲,木製車身會瞬間復原,而金屬部件的彈性復原能力不如金屬,久而久之某些車身部件就會產生不可逆的扭曲形變——現在各家車企都在產品宣講中重點強調自家生產的汽車車身抗扭剛性多麼多麼高,原因就在於此。

  木器漆在金屬表面的附着力要比在木質表面差很多,如果塗漆部位產生不可逆的扭曲形變,時間一長,漆面就會像老樹皮那樣皸裂、起翹、脫落。所以,油漆越厚,耐久度反而越差。

  第二個原因就是很多老爺車的車身是“金屬+木質”結構。引擎蓋上,以及靠近引擎蓋等發熱部位的油漆,會因爲溫差太大導致車漆壽命衰減。所以,傳統的木器漆顯然不適合用在汽車上了。

  最後還有一個更爲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傳統木器漆屬於單組分溶劑塗料,需要在室溫下用數週時間蒸發溶劑才能徹底乾燥,就算採用烘乾工藝,也需要不少時間,這極大限制了汽車產能。在福特首次引入汽車生產流水線之後,這麼長的車漆工藝週期顯然已經不能滿足規模化的產能需求。

  所以,全新的車漆工藝開始出現。幾十年前,鉛,鉻和其他重金屬開始被用於汽車塗料。雙組分溶劑塗料的出現,使得車漆僅需要幾小時就能被徹底烘乾。但是,這類車漆依然屬於溶劑類塗料,在烘乾過程中,85%的塗料組成部分會會揮發到空氣中,從而給空氣帶來嚴重的重金屬化學污染。

  所以,這就是爲啥目前整個汽車行業都在大力推廣水性塗料的原因。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車漆的厚度?目前來說傳統車漆共有4層——最裏層是電泳層,厚度大約在2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防鏽和提高車漆附着力;接下來是中塗層,厚度大約在3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保證車漆的硬度,並且“粘住”色漆層;第三層是色漆層,厚度大約在2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決定車漆顏色,所謂的車漆修補技師的技術高低,其實考驗的就是色漆層的調色功力;最外層就是清漆層,厚度大約在30微米左右,其作用是保護色漆層並提升光澤度。

  所以,傳統新車車漆厚度在90-120微米之間。但是對於車主來說,最頭疼的問題依然在於每一層都太薄。對於某些車漆的小刮蹭——例如指甲和樹枝的剮蹭,修理人員往往建議消費者拋光打磨了事,俗稱“磨皮”。但是“磨皮有風險,拋光需謹慎”,因爲“磨皮”針對的僅僅是清漆層,如果同一部位之前已經磨過兩次皮,第三次極有可能被“磨穿”,也就是色漆層受損。

  而且由於車漆修補起來工藝很複雜,烘乾也需要時間,所以“立等取車”在目前修補漆行業中還是夢想。此外由於修補漆行業的“技術活”特點,使得車漆修補費用很高——通常國內一個漆面的修補費用不會低於 400元,4S店還要更貴些;而在美國,一個漆面的修補價格最低都要400美元!

  如果有一種汽車油漆修補技術能做到汽車“立等可取”而且價格便宜一半,對於消費者來說當然是福音。在巴斯夫(BASF)亞太區汽車應用研發中心開幕儀式上,巴斯夫官方就公佈了可滿足以上願望的最新“ColorEco水性車漆”科技,這套技術系統中最值得關注的要算是“ColorEco素色單塗層”車漆工藝。目前,該工藝只能提供白、紅、藍三種車漆顏色。

  簡單說來,ColorEco素色單塗層車漆把之前的中塗層、色漆層以及清漆層集成爲一個45微米厚的“單塗層”。不過Frank Naber先生對AutoLab表示,其實這套“ColorEco素色單塗層”車漆工藝的重點不在於“單塗層”,而在於“水性”。因爲在之前溶劑車漆時代就出現單塗層工藝了。

  對於車企來說,單塗層車漆就算加上電泳層,整體厚度也就不過65微米左右,這意味着車漆用量和塗層工序都少了一半,而且車漆烘乾時間也縮短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率提升了。

  對於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好處莫過於修補車漆“立等可取”,花費也會省下不少,而且“媽媽再也不怕我磨破皮了”……

  對於修補漆從業者來說,“ColorEco素色單塗層”車漆工藝配色更簡單,而且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服務更多的客戶,服務效率將獲得顯著提升。

  巴斯夫亞太區塗料系統高級副總裁趙錚宇先生表示,目前ColorEco素色單塗層車漆僅僅是用在商用車上,在乘用車上有應用的侷限性,因爲乘用車對色彩的複雜度要求比較高。不過單塗層科技是未來近幾年車漆工藝的一個發展趨勢。在趙錚宇先生看來,單塗層車漆工藝“最難的部分已經攻克了”,目前巴斯夫正在攻關單塗層車漆色彩多樣化以及耐氣侯性的技術難點,所以隨着技術的發展,水性單塗層車漆將成爲未來汽車車漆工藝的一個主流趨勢。

  不過對於這套水性單塗層車漆技術的普及速度,AutoLab表示懷疑。衆所周知,巴斯夫在中國車漆行業的存在感遠遠比不上PPG和立邦,以至於很多中國修補漆從業者都知道“鸚鵡漆”是市面上最好的修補漆產品,卻不知道“鸚鵡漆”出自巴斯夫——簡單說巴斯夫在世界上有一流技術,在中國有一流產品,但營銷充其量只能算三流。

  對此巴斯夫塗料業務部總裁Dirk Bremm的解釋是“巴斯夫之前在華投入規模不夠”。爲了改變這種狀況,巴斯夫投資近3400萬歐元在上海浦東外高橋打造了巴斯夫亞太區汽車應用研發中心,最近還收購了一家中國本土企業,通過這一系列規模化的舉措,巴斯夫希望在未來擴大在華的技術和品牌影響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