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总共产生了7.6ZB的数据量,ZB是个什么概念?如果你手里正好有一块1TB的固态硬盘,那么恭喜你,只需要准备76亿个这样硬盘,就能存下去年全年中国产生的数据。

  大量数据需要挖掘、整理、深度学习并让其变得可用,能做到从软件到芯片级硬件全面掌控的供应商,除了英特尔,鲜有他人能做到。而英特尔也正以此为契机,将策略从晶体管为中心转移到以数据为中心,通过六大技术支柱引领创新,让人工智能、5G等未来产品全面开花。

  在2019英特尔媒体分享会上,我们听到了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先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博士、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王锐女士关于英特尔业务最新进展的分享。

  从左到右,依次是: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女士、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先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博士

  10nm产品年内登场

  让我们先把关注点放到产品上。毋庸置疑,在过去一年中,英特尔造出了酷睿i9-9900K游戏处理器的最高标杆,创造了密度最高的尺状固态硬盘,傲腾技术也帮助产品性能屡创新高,至强处理器甚至拿下了95项性能世界记录,史上第一款28核可超频至强处理器也量产投入使用,英特尔在信息技术领域仍旧表现出了强烈的进攻性。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女士

  重点是,众望所归的10nm产品最快就会在今年正式开卖。基于10nm的IceLake U系列处理器会被率先装入笔记本,给笔记本带来新一轮真正的质变。

  LakeField SoC也会在今年投入量产,基于Foveros的全新3D堆叠封装技术则会给SoC带来全新的结构和性能。一块SoC上将会1个Sunny Cove核心和4个Tremont小核心,并整合Gen 11核显,IPU,支持诸多新标准。

  Snow Ridge 5G网络系统芯片也会正式推出投入使用,英特尔将会通过其把计算架构引入基站,允许基站获得计算功能并实现网络边缘计算和分发。

  基于Ice Lake的至强处理器则会在2020年投入使用,10nm芯片也终将扩展到更多领域。相信10nm桌面级消费处理器到来也会在不久的将来。

  每一代制程升级,往往伴随着明显的性能提升。我们不难发现,出货量最大的U系列CPU被最先摆上10nm量产产品议程,5G芯片也紧跟而上。英特尔将未来发展趋势归结到三个方向,其中AI和5G将最终成为基础设施,然后用户对计算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是客户正在积极布局云到端。

  以数据为中心的产品会组合成不同产品,不断扩展,功能强大的通用处理器、加速器、内存、存储、连接产品将组成一套完整的组合拳,从单机到云端,英特尔给予的是完整、高速的性能体验。例如CPU+Movidius+OpenVINO的软硬件组合,在边缘端加速推理。再例如跳出芯片贩售思维,给予从消费到商业端都提供整合解决方案。

  作为业界大佬,英特尔要做的是不断推进产业链前进和创新,前段时间就开放了雷电3协议,与USB Type-C接口实现兼容和整合,热切推动自动驾驶安全框架RSS,成立AI应用实验室和实施AI未来先锋计划,合作建设FPGA中国创新中心,联合发起成立开放数据中心联盟、CXL开放合作联盟、边缘计算产业联盟,以及共推5G统一标准落地。

  六大技术支撑

  所有技术创新都需要遵循一套路径和规划。芯片制造到软件层面十项全能的英特尔将自己的技术愿景称为超异构计算时代。具体来说,就是提供多样化的标量、矢量、矩阵和空间架构组合,以先进制程技术进行设计,由内存层次结构提供支持,通过封装集成到系统中,使用高速互连进行超大规模部署,并提供统一软件开发接口和安全功能。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博士

  制程和封装:这是英特尔最引以为傲的基础技术,任友商如何在数值上接近物理极限,英特尔仍然在晶体管密度上遥遥领先。年内的Foveros 3D封装技术更是让SoC获得了更多功能和提升运算力的可能性。

  架构:根据不同工作负载,提供不同架构是英特尔特有的优势之一,他们可以将标量(CPU)、矢量(GPU)、矩阵(AI)和空间(FPGA)等不同架构整合到系统级平台和系统级封装。同时,英特尔也推出了首款49量子位超导量子测试芯片Tangle Lake,用于量子计算的最小自旋量子位芯片,以及全球第一台低温晶圆探测仪、量子计算首款测试工具。名为Loih神经拟态计算芯片、量子计算作为全新尝试。

  内存和存储:无需多言,英特尔傲腾技术无论是用做内存还是存储,都已经对计算机,特别是超级计算机运算性能提供了显著的提升。傲腾技术在消费类产品中也如同黑科技的存在。

  互连:大到5G连接,小到CPU与GPU中间的封装和互连,英特尔提供了十分全面的互连技术。

  安全:提供硬件到软件、端到端的安全方案。

  软件:英特尔给工程师提供了统一的oneAPI统一编程接口,无论是CPU、GPU、FPGA、AI平台,都可以通过统一接口调用、编程和扩展,以此降低英特尔芯片的使用门槛。

  引领人工智能

  入开头所言,中国的数据会保持每年30%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的数据量将达到48.6ZB。如果数据不被挖掘,就难以转化成商业价值。英特尔希望通过携手产业伙伴和各行各业的用户,充分利用技术深挖数据红利。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先生

  在英特尔催化下,零售、物流、餐饮、服务、通勤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京东推出线下无人零售店,当用户使用多次之后,零售商店就能提前预判用户需要购买什么商品,并将其放到更显眼的位置。再例如海底捞智慧餐厅,通过机器人监控和送餐,确保服务流畅以及食物新鲜。

  仓库中的智能分拨,车队的智能调度,物流全程的透明和可追溯本身都包含着大量数据。将其分拣、提炼、优化,变成可以节省成本、提升效率,甚至可以直接变现都完全可能。

  通过机器学习、人机协同等技术,工厂生产也会变得进一步智能化。无人驾驶在带来新一波数据的同时,无人驾驶运行本身也将会悄然创造高价值的乘客经济,通勤也需要娱乐。英特尔与合作伙伴们,已经规划好了技术创新带来的一切新可能性,而所有可能性无一例外,都需要运算资源、数据挖掘作为支撑。

  创新全面开花

  2019年对于英特尔而言仍然十分重要,10nm制程带来的质变势必引起消费和商用计算机的升级浪潮。同时,英特尔坚定不移的从晶体管为中心转向数据为中心,将解决方案整套打包,指定新标准,带动产业伙伴、用户一起挖掘海量数据背后的红利和无限可能性,则会带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

  紧接着,LakeField SoC和Snow Ridge 5G网络系统芯片会分别在嵌入式系统,移动网络,边缘计算中大展拳脚。紧接着,2020年全新至强处理器也会再度升级工作站、服务器市场。

  从技术到战略,英特尔都做出了全面布局,同时也被证明行之有效。即便是当下,无论是单芯片运作还是多芯片协同,英特尔的技术无疑都是走在最前面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