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琨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中華民國第六任大總統。但是對他的評價大多是負面的,個人認為這不太客觀公正。

說曹琨賄選總統,多少有點冤

1920年和1922年,直系軍閥先後通過直皖戰爭和第一次直奉大戰取得了勝利,控制了北京政府。此時的直系首領曹琨也想過把大總統的癮,先是找來黎元洪把徐世昌擠走,黎元洪幹了年把,1923年曹琨不想讓他幹了,自己上。怎麼辦,就是要明正言順的召開國會選舉總統。而此時的國會早已經開不起來了,為啥?議員們都好久沒有開會了,有很多議員還在外地。原因就是無事可幹且好久不發薪水了。為了湊齊開會的法定人數,於是有人想到了花錢這一招,其實花錢有一部分原因是補發議員薪水,目的是能召開這個會,把人湊齊,具體選不選曹琨根本沒有強迫之意,事實上就有許多議員拿了錢也沒有選曹琨,曹琨也不計較。

也就是說,曹琨花錢不是買選大總統的票,而是買議會的合法人數。

曹琨一年多的總統任期可圈可點

曹琨雖然頂了個「賄選總統」之名,但是他和之前的黎元洪和馮國璋、徐世昌受制於人不同,是個有實權的總統,因為有軍事實力為後盾。在任上有幾件事值得一提。一件事是1923年10月10日頒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憲 法。被稱為雙十憲fa。二件事是妥善處理了臨城大劫案。三件事是處理好了與蘇聯的關係,沒有喪失國格,與其簽訂了平等條約,建立了外交關係。

曹琨晚年拒當漢奸值得大書特書

1924年倒戈將軍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了曹琨。1926年段祺瑞執政府垮臺,曹琨獲釋,後到天津做起了寓公。日軍侵華華北淪陷,由於曹琨做過國家元首,是日軍極力拉攏的對象,而此時的曹琨經濟上也出現了困難,但是其保持了民族氣節,立下誓言:就是每天喝粥,也絕不為日本人做事!他的四夫人劉鳳瑋深明大義,也鼓勵他保持做中國人氣節,不當漢奸。

然而日本人不會輕易放棄,因為雖然當時漢奸不少,但都是像王克敏、殷汝耕之類的二三流角色,急需要像曹琨這樣有影響力的人下水。於是他們讓曹琨昔日直系部下、當過督軍的齊燮元幾次登門拜訪曹琨,勸說他投敵。曹琨知道他的來意後,開始是把他轟了出去,後來乾脆閉門不見。1938年4月,臺兒莊大捷的消息傳來,曹琨高興的說:我就不相信,我們還打不過小日本!

(下圖為齊燮元,1946年因漢奸罪被國民政府處決。)

1938年5月,曹琨病逝。重慶國民政府有感於他面臨日軍威逼利誘保持了晚節,追贈其為陸軍一級上將,並贈送「華胄忠良」匾額。


北洋政府總統是民國歷史上有名的賄選總統,也是直系軍閥的首腦。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曹錕手下大將馮玉祥突然倒戈,回師北京將曹錕囚禁。1927年2月,曹錕來到天津租界,開始了寓公生涯。

抗戰爆發後,日本在武力進攻中國的同時,還收買了一批漢奸走狗,成立傀儡偽政府,其中一些失意軍閥和北洋政客紛紛出山擔任偽職。南京陷落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成立,下轄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四個省公署和北平、天津兩個市政府,偽行政委員會委員長由北洋政客王克敏擔任;1938年3月,日本人又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北洋遺老梁鴻志任行政院長,下轄蘇、浙、皖三個省政府和南京、上海兩個市政府。

南京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後,以西南為大後方,展開長期抗戰。為了與國民政府抗衡,日本人決定將南北兩個偽政府合併,成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府」。而王克敏和梁鴻志兩人在北洋時期不過是總長級人物,並且名聲也不好,他們急需一個中國一流政治家出臺支撐門面,這樣才能與蔣介石一爭高低。在這個背景下,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曾任北京政府總統的曹錕,日本人認為曹氏靜極思動,應該不會拒絕。

勸降曹錕的任務由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負責,他首先派出幾個日本人出面,但遭曹錕拒絕;隨後又派原江蘇督軍、曹錕舊部齊燮元出馬,也未成功;最後直系大將、偽河北省長、原交通總長高凌霨登門拜訪,曹錕勃然大怒,將高趕了出去。曹錕事後對家人說,「我就是每天喝粥,也不會出去為日本人幹事!」土肥原見曹錕非常堅決,也就放棄了拉他下水的企圖。

曹錕之所以嚴詞拒絕日本人的勸降,一是有民族大義,不齒落水當漢奸;二是當年曹錕當權時,便是親英美派,對日本極為反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佔領了中國東北和華北大部,老百姓飽受亡國之苦,曹錕對此也是憤懣不已。在民族大義這一點上,北洋大佬還是比較一致的,曹錕的老部下、直系軍閥另一位首腦人物吳佩孚與曹錕一樣,也是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

曹錕對中國軍隊抗戰的消息非常關注,他視力不好,便讓女兒曹士英給他讀報。當他聽說臺兒莊大捷的消息後,高興得從躺椅上一躍而起,大聲說:「我就不信幹不過小日本!」

1938年5月16日,曹錕因感冒引發肺炎,在天津不幸去世,享年77歲。去世前,他對女兒說:「臺兒莊大捷後,希望國軍能乘勢恢復失土,餘雖不得見,亦可瞑目矣。」國民政府有感於曹錕的忠貞不屈,專門頒布命令褒揚,並且追贈其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曹氏雖有賄選醜聞,但其晚節卻值得後世敬仰。


一提起民國年間的各路軍閥,我們腦海里都會湧現出「民不聊生」、「窮兵黷武」|「生靈塗炭」等字眼。民國期間的各路軍閥為了一己之利進行軍事割據,連年徵戰,形成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暗的時期。但是我們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現象,那就是無論那個罪大惡極的軍閥,在面對日本侵略者的時候,無一接受威逼利誘而成為漢奸,保持了作為中國軍人的民族氣節,這一點上是非常令人欽佩的。「喝粥也不當漢奸」的賄選總統曹錕。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佔領了東北、華北的大片土地,他們搜羅漢奸及社會上有聲望的人物,妄圖採取「以華制華」的策略,建立偽政權。因此,日本特務把動員工作的重點鎖定在曹錕身上。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親自策劃了對曹錕的誘降工作,並先後派幾個日本人去曹宅探訪,邀請其出山,但均遭到嚴詞拒絕。土肥原賢二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又派出曹錕的老部下齊燮元、高凌蔚,想讓曹錕出山當傀儡。但曹錕一直不為所動,結果1個個喫了閉門羹。曹錕晚年堅決拒絕與日本人「合作」,與四夫人劉鳳瑋有直接關係。那一次幾個日本人身著便裝,探訪曹宅欲邀請曹錕出山。曹錕本想見面,聽聽他們到底要做什麼,但劉夫人攔住他,並沖著門外高聲叫罵。日本人走後,劉夫人對曹錕說:「就是每天喝粥,也不要出去給日本人辦事。」曹錕聽了連連點頭。後來,偽河北省省長高凌蔚奉日本人之命來訪。曹錕當時正躺在炕上抽大煙,高凌蔚還沒有說話,曹錕便勃然大怒,把煙槍往地上一摔,大聲吼道:「你給我滾出去!當了漢奸還敢登我曹家的門!」

1938年在得知國民黨軍隊取得了臺兒莊大捷的消息後,曹錕連聲說:「我就不相信,咱們還打不過那小日本。」同年5月17日,曹錕因病在天津英租界泉山裡寓所去世,終年76歲。臨終前他對女兒曹士英說:「臺兒莊大勝之後,希望國軍能乘勝收復失土,餘雖不得見,亦可瞑目。」曹錕應該是氣節問題,還有就是他不喜歡日本人。


首先,花錢買總統與拒絕日本人之間沒有直接關聯。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在日本人手下曹錕或許能得到失去已久的權利。

曹錕賄選可以算得上是他一生的一個污點。但是單純的看這一件事,置身於當時的歷史情景中也不是很糟。畢竟,曹錕身邊的吳景濂,邊守靖都是常年與議會打交道的,他們甚至這其中的操作。而且,賄選這不只是中華民國纔有的,近代英國,美國在不同年代裡也有過賄選事件。再者,當時張作霖因第一次直奉戰爭的失敗而退回關外,他在抵制曹錕賄選的過程當中,用的方法和曹錕一樣,議員誰不投曹錕或者誰不參加曹錕的議會,那麼他就能在張作霖那裡領錢。因此,賄選在當時是普遍存在的。這事兒的確和道德有關係,但沒有太大的關係。

另外,曹錕畢竟是舊軍人,他的傳統觀念很重。他可以為了光宗耀祖而賄選總統,自然也深知國家大義。不為日本人做事,這是北洋最高圈子裡的傳統。自袁世凱以來,直皖奉的最高首領都沒有為日本人做事。當然,親日與媚日需要分開看待。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圈子的文化。曹錕為首的後直系,在一次直奉戰爭之後便一分為三。曹錕保派,吳佩孚洛派,曹銳,邊守靖津派。這三派的領袖除曹銳吞鴉片自殺之外,都活到了1937年,他們都選擇了拒絕日本人這不得不說這個圈子還是有其做事的底線的。這一點,是需要我們給予肯定的。


曹錕是直系軍閥,背後是英美勢力支持的。日本的代理人是皖系段祺瑞和奉系張作霖。連跟日本人關係很好的段祺瑞都拒絕了,曹錕拒絕不很正常嗎?

曹錕是曾經手握幾十萬大軍、掌握大半個中國的直系梟雄,還當過民國大總統,什麼世面沒見過。日本人請他出來,也不過是當個傀儡,毫無實權。這對曹錕這樣的人來說有多大吸引力呢?況且還要面臨當漢奸、被國人唾罵的風險。稍有政治智商的人,都不會跟日本人合作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