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2018年度中關村論壇上,雷軍透露,小米的國際化越來越順利,目前已經進入到了82個國家市場,國際化收入佔比已經超過36%。

雷軍表示,小米的國際化探索表明,中國村不僅要做中國的中關村,而且要做世界的中關村,企業要更多走向國際市場。

在今年小米IPO的招股書中顯示,小米在2018年1-3月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收入爲124億元,佔收入的比例爲36.24%。近年來小米在海外市場的營收不斷增長。2016年,小米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業務收入只有91億元,而到了2017年就達到了321億元,佔總營收的27.99%。

目前,小米在海外市場成績最好的是印度。印度同樣也是超級人口大國,目前已經成爲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在今年的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了1200萬部,同比增長了30%,超越了三星,奪得印度手機銷量冠軍。

目前,小米在印度市場150美元以下的細分手機市場有很強的競爭力。同時,小米還開始注重線下銷售渠道,線下的銷售份額逐漸提升。

小米從2014年開始發力海外業務,目前海外業務的發展模式主要分爲兩種,第一種是在當地組裝,組裝完就直接在當地銷售,而第二種是在西歐等海外地區直接出口產品。

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認爲小米的海外擴張策略十分有效,它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成熟的歐美市場,而是重資本去搶奪增長潛力更大的新興市場,當然榮耀等品牌也都是這樣的出海路徑,只有一加,選擇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

此前在小米的招股書中顯示,目前小米在海外業務發展較爲迅速的地區主要爲印度、東南亞和東歐等新興市場。其中,在印度、緬甸、烏克蘭、埃及、俄羅斯等海外國家佔據智能手機品牌前五名。

在國際化中,性價比是小米硬件取勝的關鍵。而在手機硬件的基礎上,小米也開始培育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的互聯網服務變現能力。比如小米音樂在印度等國家的月活已經在小米手機中的音樂類目排名第一。這也顯現出小米在海外不只賣硬件,同時也爲當地用戶提供互聯網服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