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意即「救世主」,其創始人是傳說的耶穌,誕生在公元元年,後全世界採用這一紀年法。但有無耶穌此人,歷來有爭論,而以他誕生之年為紀元元所的曆法仍在採用,可見基督教的影響是多麼深遠。

基督教產生於1世經中葉羅馬統治下的猶太下層羣眾中間,不久就從巴勒斯坦傳到羅馬帝國各個地區。基督教的產生絕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歷史根源的。

1、多災多難的民族

猶太人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羅馬帝國統治之前,就先後受過埃及、亞述、新巴比倫、波斯、托勒密、塞琉古等國的奴役。羅馬帝國統治巴勒斯坦後,對猶太人也採取奴役政策,猶太人屢次進行反抗起義,均遭血腥鎮壓。

公元前63年,龐培屠殺12000猶太人。公元前53年。羅馬鎮壓猶太人起義時,把3萬猶太人賣為奴隸。公元前4年,羅馬鎮壓了三處猶太人起義,其中有2千名被俘者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公元6年,猶太人的起義又被血腥鎮壓。起義的不斷失敗和被鎮壓。使猶太人一時看不到出路,只好把希望寄託在神的幫助上,正如恩格斯所說的,「這樣的出路終於找到了,但不是在這個世界上。在當時的情況下,出路只能是在宗教領域內」。

圖片源於網路

2、猶太教的影響

在猶太人那裡,原來就流行一種信奉耶和華神的猶太教,信仰所謂救世主。基督教繼承了猶太教的一神論、救世主和創世紀神話,接受了猶太教經典《聖經》,並稱之為《舊約全書》。同時也吸收了埃及、敘利亞、小亞和伊朗等東方地區廣為流行的宗教思想,以及古希臘羅馬哲學思想中某些忍耐順從、精神懺悔、禁慾主義、宿命論等成份。

3、獨立教派的形成

基督教最初是作為猶太教的一個支派出現的,許多學者根據《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基督教是從艾賽尼教派中分化出來的一個小教派,即拿撒勒派,因其主張與猶太教抵觸,被逐出教門,形成一個獨立教派。

4、基督教的產生

基督教與猶太教的不同之處在於,猶太教是「選民論」,即上帝只救猶太人,而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中,受苦難的和處於絕望的不只是猶太人,而是整個羅馬帝國境內的各族人民。這樣,猶太教就不能適應廣大被壓迫人民的需要,它必須由一種沒有民族狹隘界限、能夠吸引羅馬帝國各種受苦受難人民的宗教來代替。於是基督教突破猶太教的「選民論」產生了。

因此,基督教不是羅馬帝國境內某一單個民族的產物,而是整個羅馬社會的產物,是羅馬社會的廣大下層羣眾在現實中絕望而在宗教上尋求解脫的結果。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