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補刀客 補壹刀 今天

  文/妖刀妹

  4月17日,印尼將迎來大選,刀妹掐指一算,中國又有不少槍要躺了。

  果不其然,印尼社交媒體上最近頻繁出現有關中國的謠言。

  比方說,有消息稱,中國公民能擁有印尼電子身份證,還有投票權。印尼內政部趕緊出來澄清,外國人士在特殊情況下可擁有電子身份證,但肯定沒有投票權。

  還有人說,有投票箱壞了,是中國出來幫印尼選舉委員會維修,也被蓋戳是假新聞。

  挺好笑的,印尼再怎麼說也是“千島之國”,不可能沒有這點基本的主權觀念,更不會連個投票箱都需要外國幫着修吧。

  然而就是這些“無腦謠言”,卻年年刷新着智商的下線。

  壹

  一到選舉季,就是謠言季。雅加達前華裔基督徒省長鍾萬學在競選期間的謠言,很有代表性。

  2016年左右,印尼網絡上陸陸續續盛傳“1000 萬中國勞工來印尼打工”。報道有鼻子有眼地說,“中國顯然是有計劃地派遣1000萬人,佔據印尼每個重要的領域,將印尼原住民擠出去,以後印尼就由這些中國移民來控制。”

  1000萬勞工是什麼概念?這不用解釋吧。

  但這個謠言居然鬧到需要總統親自出來闢謠。2016年底,印尼總統佐科直接否認了1000萬勞工的說法,並表示,根據統計,印尼的中國勞工正確的數量是21000人,“這是很小的。”

  而且佐科還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的薪金水平有印尼的兩三倍,中國公民到印尼工作的可能性很低。相反,在海外工作的印尼人要多得多,單是在馬來西亞就有200萬人,在中國香港有153000人。

  刀妹隔着屏幕都感到,佐科總統恨不能親手搖醒聽信這些謠言的羣衆。

  1000萬中國勞動力,甘願只拿一半的薪水去建設印尼,中國人再友好,也不至於人人都搶着給他們當活雷鋒……

  那麼1000萬這個數字怎麼來的呢?所謂的 1000 萬人數據,是印尼政府定下的中國遊客造訪印尼的指標。印尼方之前提出,希望兩國遊客往來數量在2020年達到1000萬人次。

  從拉動經濟的遊客轉身變爲“佔領印尼”的勞工,最令人傷腦筋的是,這個已經由總統親自闢謠的謠言,還是能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地再次流行起來。

  上文提到的鐘萬學2017年競選連任省長期間,這個謠言再度傳得火熱。除了攻擊鐘萬學的基督徒身份,華裔背景也成爲黑子眼中一大“亮點”。

  印尼網絡謠言聲稱,“中國已經派500人保護華人省長鍾萬學”,鍾萬學填海造地就是想“賣地皮給中國人”。看看,依舊是隻有小學生QQ空間的水平。

  要是中國派500人就能幹擾印尼的民主,那這個民主也太脆弱了。

  貳

  2016年11月,印尼移民部門逮捕了4名涉嫌在印尼非法種植辣椒的中國勞工。當局研究了這4名勞工從中國進口的辣椒種子,發現該辣椒品種帶有在印尼沒有的細菌,而這個細菌可能危害到印尼當地的辣椒、土豆和大蒜。

  欺負辣椒土豆和大蒜不會說話,造謠者趕緊演繹了一個“中國利用‘生化武器’摧毀印尼經濟”的科幻大片,恨不能拍出一個戰狼系列來。

  中國駐印尼大使謝鋒對此聲明稱,中方堅決反對印尼某些人混淆個人行爲與國家行爲,炒作和過度解讀個別事件。

  還有謠言說印尼政府正在印刷有共產黨的鐮刀和錘頭圖案的鈔票。有媒體記者瞭解,有關鈔票的謠言不過是因爲印尼新鈔部分圖案類似印尼共產黨黨徽(鐮刀、錘頭)。

  是的,印尼不少涉華負面謠言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今年4月初,印尼《共和日報》一篇關於“印尼在華留學生接受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報道非常典型。

  印尼在華留學生實在看不下去,紛紛起來說明真實情況:“外國留學生不需要參加這些課程,但他們很歡迎留學生選修一些介紹中國地理和文化知識的課程”。

  共產主義本身在印尼就是一個禁忌話題。這篇報道里,還公然對中國使用“支那”一詞稱呼,更是體現出明顯的侮辱性傾向。

  叄

  這些謠言背後有一個共性,就是一些在野黨、反對派、反政府人士在炒作生事,試圖讓這些謠言成爲當政者的黑點。越接近選期,選情越加激烈,網絡造謠越是不擇手段。

  2018年,印尼警方端掉了一個專門炮製網絡假新聞的組織“穆斯林網軍”。這個“穆斯林網軍”在網上大肆散播假新聞與仇恨言論,煽動宗教與族羣對立,激化民衆對華人、同性戀等羣體的不滿,煽動仇華情緒也是該組織的目標之一。

  英國《衛報》稱,這個團夥擁有推特賬號機器人、半自動賬號和假賬號等,能輕易影響公衆看法。比如,他們經常發起不可靠的民調,在印尼2019年總統大選可能參選的兩名候選人——現任總統佐科和競爭對手前陸軍將領普拉博沃之間做選擇。憑藉數千個假賬號和機器人,普拉博沃明顯佔優。

  散播對印尼華人和鍾萬學仇恨言論以及攻擊佐科政府的“薩拉森”團夥成員也於2017年8月被逮捕。該團夥接受“客戶”委託,在網上散播仇恨和激化矛盾。最多的時候,“薩拉森”控制超過80萬個網絡賬號。今年1月,印尼地方法院判處該團夥成員32個月監禁。

  從“薩拉森”到“穆斯林網軍”,這些宣傳攻勢的主要目標是佐科及其盟友,內容圍繞“穆斯林受迫害”“來自中國或華人的威脅”等。媒體認爲,這些組織背後與印尼反對派有關。

  一個巴掌拍不響。謠言在印尼國內的確有市場。

  印尼人口非常年輕,平均年齡也就20來歲,25歲以下人口占到全國人口的40%以上。刀妹去年去過一次印尼,印尼人對社交媒體的喜愛真是讓人難以想象。這些年輕人特別喜歡用Facebook,每天能花五六個小時泡在網上。

  年紀小,沉迷網絡,教育水平又不高,這就是小憤青和鍵盤俠的標準配置啊!

  加上印尼跟中國有點歷史問題,對中國還殘存一點負面認知,被有心者利用也是比較容易的。

  發展中國家+高度網絡化,讓社交平臺臉書和推特成爲印尼“血腥的巨型戰場”。

  肆

  打擊假新聞,已經跟反恐一道,成爲了印尼國家目標。印尼總統佐科稱:“正如我們最近看到的,現在存在着大量令人擔憂、製造分裂的信息,包括仇恨言論、尖刻言辭和誹謗。這不是我們的文化,不是我們的特性。”

  2017年1月,印尼設立了防堵假新聞的專門機構,遏制社交網絡上流傳的各種假消息。現在看來,效果也依然不盡如人意。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雖然印尼網絡謠言沸沸揚揚,但其中針對中國的謠言不是主導,也並不是主流,只是各路假消息中有些刺眼的一種。

  中國實力強硬了,在世界舞臺的身影也多了起來。這讓印尼一些人想在選舉中讓中國當替罪羊。

  但這不代表印尼人的排華情緒加重了。民調已經證明印尼反華的人數已經不足1%,但網絡裏的反華言論,卻彷彿有半數以上的印尼人反華排華一樣,這造成了假象。

  所以咱們,該反駁反駁,該澄清澄清。這些是我們瞭解印尼社會的一個側面,但也不值當爲此生氣傷身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