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之前講到過很多關於程序化交易概念、系統建立等一系列相關的內容。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將分為四個部分主要來一起分析一下程序化交易系統技術的風險。

近些年,隨著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資金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投資者面對的市場風險也在逐步增加,價格波動也越來越頻繁。這都對傳統僅憑投資經理的經驗和手工操作的資產管理模型有了不小的衝擊。程序化交易系統是基於計算機技術和投資管理的最佳結合。所以各大投資機構也紛紛引入程序化交易系統來幫助他們管控風險,提高投資效率。

雖然在我國程序化交易系統發展的還不夠成熟,但是由於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對於程序化交易系統來說有非常的大的發展空間,所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程序化交易系統在我國將被越來越廣泛得到的應用。

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程序化交易系統在為我們提高了投資效率更好的進行決策的同時。仍舊有一些風險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程序化交易的風險主要有技術風險、操作風險以及業務風險三種。程序化交易系統在開發設計時的不完善導致系統異常的情況被稱為技術風險。操作風險不難理解,即為交易員在操作時產生失誤造成的風險也被稱為「胖手指」。業務風險即為業務邏輯設計不合理產生的風險。我們主要從信息技術方面來一起談到一下,如何盡量避免技術風險。

一、規範建立技術

目前證券行業對程序化交易系統的需求越來越高。各大證券機構也都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採用了不同的實現方式。有獨立開發,有定製化開發也有外購成熟的交易系統的當然也有外購系統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不同的實現方法就會面臨不同的問題:

1)自主研發

各自為站沒有整體性,無法對風險和功能進行很好的控制。而且一旦人員發生流動那麼之前開發的系統就完全有可能被作廢。

2)外購系統

外購系統相對封閉所以無法很好的控制風險和對公司的信息系統進行管理。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都應該對建立的技術進行規範和建議。增加各種研發手段之間的融合性。

二、規範系統整體框架

就目前設計階段來說,主要遵循的技術規範有:

(1)功能模塊化

我們都知道一個簡單的程序化交易系統,主要分為行情、生成訂單、訂單執行和控制風險這幾方面。當然如果是多策略系統那麼還需要對系統和策略進行管理。

我們可以將所有的部分都已功能模塊的方式來設計。並且採用多層設計的方式。從大模塊一步步的進行細分。這樣有幾點好處:

1)功能變更靈活,方便添加新品種

不論是增加還是刪除功能,模塊化的設計方式都會讓施行變得更方便,這種方式也更適用於目前快速發展的業務需要。

2)支持分散式部署

各功能模塊間可以獨立設計並且個功能之間還可以通過內部協議進行交互。更適用於分散式部署。

3)加大系統穩定性

當系統中某個程序化交易系統中某模塊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進行該模塊的調整避免波及其他部分。

相關閱讀:

你不了解的程序化交易風險研究都在這裡!(2)

你不了解的程序化交易風險研究都在這裡!(3)

你不了解的程序化交易風險研究都在這裡!(4)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