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算是開篇寫一下刀劍神域有關的見解吧,雖然估計沒什麼人會看。這是第一篇。有關緒論或者引言部分之後會再做補充。

整合騎士 愛麗絲·Synthesis·Thirty,是刀劍神域(Sword Art Online)這部小說Alicization篇/UnderWorld篇的女主,而UW篇則是刀劍神域這部作品最大的一個篇章,其世界觀之宏大、完整遠遠超出其他幾章的世界觀構成。而作為該篇的女主,愛麗絲的人物形象非常討我個人的喜歡,以至於可以說是刀劍神域這部作品裡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這裡我就隨便聊聊對愛麗絲這個角色的部分看法。

整合騎士愛麗絲的人物形象在小說中有很多體現,但是由於在我看來13卷和15卷體現得最為集中,因此我單獨把13卷和15卷列出來說,關於其他一些卷里的形象、愛麗絲的實力以及小愛麗絲(愛麗絲·青貝爾克)有時間我會再做補充。

先說第13卷吧,第13卷在我眼裡很好地描繪出了整合騎士愛麗絲這個人物形象,她是閃耀的整合騎士,她也曾一直堅信公理教會的權威和正義,但在桐人的反覆詰問和質疑 與自己對教會和最高祭司的自問當中,最後確確實實打破了心裡的枷鎖與代碼的束縛(右眼的封印),擁有完全自由的獨立人格。這個時候的愛麗絲,甚至比那個違反禁忌目錄敢於踏足暗之國的小愛麗絲在某種意義上更勝一步。而這一段在我看來還是寫的非常好,在塔外愛麗絲面對作為教會敵人的桐人那種內心的糾結描寫得非常到位,一直處於是殺是留的反覆當中,還是很能體現出公理教會對她思想的強烈影響的,但即使這樣,後來她內心的自省和立場反轉也並不會讓人覺得很突兀。到這裡她就已經完成了第一次轉變。

再說15卷,我非常喜歡15卷的愛麗絲,因為在14卷末尾桐人搖光崩壞受損之前,愛麗絲第一次蛻變之後,其實她一直都是以桐人的目標為目標的——擊敗最高祭司、打倒公理教會,而她本人對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又應該怎樣是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的,畢竟以前作為整合騎士原先堅信正確的公理教會的那個世界觀已經崩塌了,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塑就是個很艱難的過程,而這個時候最高祭司死了、桐人又失魂了,沒有人能告訴她應該怎麼辦,她在露莉德村的小木屋裡的那些茫然無措真的是非常真實。她選擇帶著桐人離開教會去露莉德村隱居而不是留在教會繼續跟著叔父——貝爾庫利閣下本身就說明了內心的逃避,但是因為戰火重燃和人界面臨巨大危機,她又不得不處於到底是重新拿起劍保護人界重新履行以前作為整合騎士的義務,還是繼續留在小木屋陪著桐人過安靜祥和的鄉村生活這個糾結和選擇當中。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艾爾德利耶離開的那天晚上無助地抱著桐人愛麗絲內心的掙扎:[告訴我,桐人······。該怎麼辦啊······]。 這個問題沒有得到回答。 [我···要怎麼做啊···]。 從窗帘的縫隙間射入的淡淡月光,積留在一滴接一滴地增加的淚珠中。 但是當露莉德村遭受哥布林的襲擊之後,只是空殼的桐人哪怕是那一點殘留的火光也要燃盡去保護人界,這個重新點燃了愛麗絲守護人界與村子的意志,而這一次,不再帶有迷茫,只留下堅毅和勇敢——這便是愛麗絲的第二次轉變。

經過第15卷的描寫,我是確乎喜歡上愛麗絲這個女孩了,那種世界觀崩塌與重塑帶來的內心的逃避、痛苦、掙扎、糾結、陣痛到最後的轉變、毅然、不帶迷惘,實在是顯得非常真實,讓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符號化或者標籤化的「騎士」或者「美人」,成長的軌跡大家都有見證。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桐人對於已經不再是露莉德村的小愛麗絲的整合騎士愛麗絲來說,是最為重要的戀慕之人,她每一次內心的成長與轉變,都有桐人在她身後推動和引導——哪怕第二次桐人只是一個只有以前意志殘渣的軀殼,再加上我桐的顏值,撩撥以及超強的實力,又有誰會不被攻陷呢2333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