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50.png

在HCG 隨時常會接到一些特別臨時交代的案子

不過大部分的案子都是年度專案

所謂的年度專案 就表示 這些案子都是去年就已經決定好 今年要開發的案子

至於案子的需求怎麼來,通常都是透過營業部門針對消費市場的回饋跟反應後

就會立案放在年度開發專案裡面

小臉盆跟角落臉盆就是這樣來的

 

所謂的小臉盆 就是針對單身市場或是使用空間有限 所開發出的產品

因為體積不大,佔用空間不多,除了減少體積 更能降低售價跟生產的成本

畢竟以臺灣的市場,寸土寸金的都市,廁所空間的使用多少還是最被忽略的

至於角落臉盆的需求 大概也是從這方面而來的,所謂角落畸零空間再利用

雖然這個案子 我也很積極爭取

不過似乎是某些"政治"因素,所以最後並沒採用我的設計(我至少提了四個角落臉盆) (兩個小臉盆)

 

 

IMG_0035.JPG

01 (2).JPG

設計過程基本都無法脫離 資料收集 概念草繪 PU縮比模型(1/5)製作 1:1圖面繪製 1:1模型製作

在HCG 最有趣的就是常常都要跑到頂樓去磨自己的PU模型

或是跑到前面工廠 用石膏模刻1:1的臉盆

通常一天下來已是全身粉塵,真的是人家說的 邊上班邊喫土 而且還喫的不少

下面的照片就是1:1 的PU 角落臉盆

因為角落臉盆跟小臉盆設計時間有段距離

使用的材料 會看當時狀況而定

PU的優點就是打磨很快速,(缺點就是一堆了) 尤其磨掉就磨掉了,後續細節就要很小心的模

石膏的優點就是刮壞可以在補回去,缺點就是 有喫不完的白粉 跟超重的重量

P7020057.JPG

 

衛浴設計 這種東西 真的不是自己坐在電腦前面 建各3D就能感受出來的

而是需要自己親身透過手作去感受曲面的變化所帶來的真實性,纔有辦法瞭解的

至於你說 會3D建模就會設計? 這點用在衛浴我就倒不以為然  畢竟3D只是輔助

再說 20 30年前的設計師 根本都沒3D軟體 那他們都怎麼設計的???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主管很要求 自己設計的東西 要自己刻出來

 

其實當初很期待自己的設計能被選上,但是主管可能想說  如果每次我都被選上

那另外那位設計師 就不知道要幹什麼了(這是我的猜想啦!)

或是我的故事 唬爛的不夠好之類

照片 004.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