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清朝政府開始操練新軍,代替八旗兵,北洋六鎮新軍中的第一鎮就是以旗人爲主。清朝末年的末年,同樣以旗人爲主的禁衛軍宣佈成軍,兵員一萬兩千餘人,裝備有亞洲僅有的150毫米野戰重炮和馬克沁重機槍。饒是如此,在風雲激盪的歲月中,他們也都沒有發揮出皇族們想讓他們發揮出的作用,讓溥儀感慨最深的應該是1924年被趕出紫禁城那段歷史。

  溥儀開始聯繫滿清貴族,準備建立一支自己的軍隊。溥儀從八旗子弟中挑選了身體強壯,聰明能幹的作爲隊伍的核心人員;又從蒙古和漢人中,選拔強健有武術根底的人加入;同時,還將其在天津靜園時的護衛編入,組成了最初最核心的“護衛軍”。這支護衛軍總共分爲三隊,每隊士兵102人,外加正副班、排、隊長數名,所以總共有300餘人。

  大同公園事件的發生爲日軍解除這支禁衛軍的武裝提供了藉口,1937年6月27日,護軍第一、二兩隊放假,一部分人結隊去大同公園遊玩,熟料與醉酒的日本浪人發生爭執,最後演變爲集體羣毆。由於護衛軍有武術功底,佔了便宜就跑了。但關東軍不依不饒,要溥儀交人,最後不得不妥協。後來這支部隊規模不斷被壓縮,人事權也徹底被關東軍把持了。

  1937年8月後更是直接不客氣的勒令他們繳槍,哪怕到了這個地步,日本人依然不放心,隨後,包括護軍總隊長職位在內的所有的護軍軍官都換成了日本人。溥儀唯一掌握的一支人數僅300人的護軍,也就此被徹底瓦解。溥儀唯一殘存的微小希望,被徹底掐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