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實現由教課文向教語文的轉變——主題閱讀的研究與實踐

名師工作室

努力實現由教課文向教語文的轉變——主題閱讀的研究與實踐

柏春花

閱讀,傳承人類文化的自覺行為方式!

閱讀,豐厚人類生活的自我需求狀態!

我校主題閱讀在區教育局關心指導下引進課堂,師生一起走向閱讀生活。主題閱讀不僅改變了學生的精神面貌,而且讓課堂、讓學校充滿特有的書香氣息。

關於主題閱讀,孩子這樣說——

主題閱讀增長了我的課外知識,激發了我的寫作興趣。遇到想寫的東西,我就寫在《我手寫我心》上。每次寫作後我會做自我評價,小組同學看後還給提出希望。現在我已經發表作文3篇,作文獲獎4篇啦!我們班每兩個星期有一個閱讀主題,我現在讀的書比以前多3、4倍。我想代表全體同學說,主題閱讀的路,讓童年變得豐富多彩,讓我有機會做最美的自己!

關於主題閱讀,家長這樣說——

我真沒想到,年僅10歲的女兒開始捧上這麼厚厚的一本書,能津津有味地讀完了。我想知道為什麼?但答案不是從女兒那裡來,而是從老師那兒得知的:一個主題,有太多的經典著作可以證明它,從不同角度詮釋它。但主題是綱,書籍才是目;主題是方向,書籍才是道路。綱舉了,目就要張;明確了方向,主題閱讀之路會越走越好。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獲得生命成長最合適的營養。有了學生及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我們默然地笑了—對於主題閱讀,教師們這樣說。

● 走進課堂的主題閱讀

引進主題閱讀,是一份機緣。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都是以一個主題為一個單元進行編寫,每個單元有3、4篇課文和一篇作文、一個練習,每個單元大約14課時。在慣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圍繞4篇課文,展開教學,從生字、詞語、句子講起,再到解析文章段落大意、全文的內涵,學習寫作方法技巧以及做練習題等。不僅僅是老師覺得辛苦,學生也很困惑,覺得很乏味,有時候還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主題閱讀」,我們嘗試以課本教材內容的主題為主要線索,打通課內外閱讀壁壘,將課堂內外閱讀融為有機整體,將閱讀方法由課內習得貫通到課外應用之中,長期大量閱讀積累,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之後,每周一次的主題閱讀研究活動走上快車道,走進課堂,催開了主題閱讀之花在高淳區寶塔區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全面綻放。

主題閱讀之主題選擇——

從質疑到嘗試,從嘗試到實踐,從實踐到研究,我們對主題閱讀的接納,經歷了這個必然的漸進的過程。從理論學習到區、市規劃課題申報到五步單元教學法構建,再到今天學校承辦區級現場會,一年的研究歷程,使主題閱讀成為我校語文研訓和老師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頭戲。

我校語文教師一直在著力進行「主題閱讀教學」校本化研究,構建了「1+X」主題閱讀教學模式,圍繞教材單元主題,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開展閱讀活動。老師們根據學情淬鍊與教材相應的閱讀主題,圍繞「主題」,將原先零碎分散的知識體系和人文內涵整合成有機整體,精讀和略讀結合,把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吸收到課堂教學中來,以「主題」為出發點,調整整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將整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與過程統合為:「五步單元教學」——預習達標、精讀引領、自讀提高、積累練習、拓展閱讀。以語文課本的每一個單元為整體,「預習達標」教師根據本單元閱讀內容與要求主要選擇《補充習題》中基礎知識部分,也可以設計預習卡,進行預習指導;「集中過關」環節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學習小組內對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組織過關達標;學生「精讀引領」環節是把其中一篇課文作為本單元的精讀課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文本細讀,學習過程落實單元訓練的重點,學生能從中習得方法,養成習慣。「自讀提高」環節是將該單元中的其他課文作為略讀課文,教師不再進行教學備課,改為設計方便學生學習的學案,主要指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例中所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及自學,在此過程中鞏固單元訓練重點。通過這兩步教學打破原來每單元課文教學平均用時的做法,將單元課文學習時間壓縮,將課堂教學提速,保證課外閱讀課內化、課外閱讀課程化的實現。「積累練習」主要進行本單元的口語交際訓練、習作訓練、語文實踐性學習的彙報交流及詞語鞏固訓練等,此環節是對一個單元知識的鞏固與綜合運用,全面達成學生的能力。通過「五步單元教學」,每周語文課可結餘2~3節課供師生進行課內主題拓展閱讀。

主題閱讀之實踐探索——

閱讀,貴在需求,貴在興趣,也貴在方法,貴在指導。

主題閱讀之閱讀,以單元主題為方向,以單元課文為範例,以主題閱讀材料和《經典誦讀古詩文考級》為輔助,構建了較為完善、豐富的閱讀教學體系。

在三年的研究實踐中,教師們逐步掌握了主題閱讀教學的精髓,在方法運用上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學生閱讀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改觀。

第一學年我們著重進行了理論學習和備課改革,在備課時整體分析單元教材,確定單元教學目標以及重難點,整個單元的模塊分成:一、 預習達標(2課時)。二、 精讀引領(1課時)。三、 自讀提高(2課時)。四、 拓展閱讀(3課時)。五、 積累練習(5課時)。每一位老師上課教案都在課前至少提前一天掛在「高淳教師研修博客」上。

上學年我們圍繞「主題閱讀」開展「一篇課文一課時」教學模式教研活動。這種模式要求教師深入鑽研教材,在選擇課文重難點時善用「減法」,學生會的不教,學生靠自己能學會的也不教,課堂中要選擇一兩個重難點,進行有效設問,從而用一課時完成一篇課文的教學內容,將傳統的一篇課文兩課時高效地壓縮成一課時,為後面的主題教學環節中的自讀提高和拓展閱讀環節提供了時間保證。

現在我們的研究已經進入第三階段,我們開始嘗試以一個單元為單位,將語文教材中的單元內容及與主題相關聯的課外閱讀內容進行整合,有由「一句詩、一段文」進入到整首詩、整篇文的拓展閱讀,有以「人物」為核心的多重視角拓展閱讀,有由一篇課文走進一個作家作品的閱讀,有由古至今的比較拓展,有基於讀寫的拓展等,力求達到「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的教學效果,期望藉由「主題單元」這根「藤」串起兒童閱讀浩如煙海的「瓜」。

我們模仿市網路團隊競賽模式,開展校內網路團隊教研競賽活動。教師隨機分組,圍繞指定課文合作進行個性解讀,分工完成教學設計與課件,在規定時間內上傳至區研修博客。隨後抽籤進行說課,闡述小組的設計理念,認真地回答評委所提出的問題,傾聽評委的點評。網路團隊教研促使教師將個人研究的體會匯成集體智慧,個人獨到的見解形成團隊共識,在活動中既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得到同伴的認可,更是擦亮思想的過程。2013年柏春花、黃雪梅、甘永龍老師在市網研競賽中獲二等獎,2014年陳梅、楊麗娟、柏春花在市網研競賽中獲一等獎,全國NOC團隊教研競賽中獲二等獎。

我們還開展了辯課沙龍活動。各小組教師圍繞指定課文進行解讀,討論設計核心目標和重點難點後觀摩實驗課。課後分組就這一節課的精彩和遺憾之處進行討論。由主持人結合大家的討論意見,拋出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如「背誦前是否需要朗讀指導」、「集中識字好還是隨文識字好」等,指引老師們思考的方向。因為結合了具體話題,老師們「有話可說」、「有話能說」,由只聽不言的參與者,轉變成了積極主動的研討者。

● 走出課堂的主題閱讀

在實踐中,老師們靈活使用主題閱讀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們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方法,更為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們自我閱讀的慾望,注入了主動閱讀的不竭動力。帶著強烈的閱讀需求,孩子們走出課堂,走向生活。

為了鞏固主題閱讀研究和實踐的成果,推動書香校園建設,學校將不斷擴大閱讀陣地,優化閱讀條件。2013年9月我校全面開放圖書館、學生及教師閱覽室。同時,在每一個教室,設立自由閱覽書櫃,建設班級圖書室,並進行年級圖書漂流活動。以全校、年級、班級三個層面的閱讀陣地建設,保證全校師生隨時可讀,隨地可讀,伸手可讀。

走出課堂的主題閱讀,助推學校書香校園建設。上學期我校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書香校園,攜手你我」首屆讀書節系列活動,如最佳書籤設計比賽、「我與好書共成長」講故事及演講比賽、「跳蚤書市」圖書交流活動、「古詩考級」活動、「領航杯」網上讀書活動、圖書漂流、好書推薦等活動,全校師生積极參与的熱情體現了寶小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王建校長在教師「養正論壇」帶頭開講,推薦《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多位教師在「養正論壇」交流讀書心得。低年級舉行的講故事比賽中,孩子們甜美的嗓音、動情的表演博得了評委老師陣陣掌聲;中高年級的學生們在演講比賽中個個精神飽滿、充滿感情;同學們共同制定的營銷策略營造了「跳蚤書市」的熱鬧氣氛;古詩考級、黑板報比賽和讀書節特色班隊活動也都傾注了師生們大量的心血,同時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5年11月8日下午,寶塔小學第二屆讀書節拉開了序幕。簡短的啟動儀式後,學生期盼已久的「跳蚤書市」隆重開市。校園內書香瀰漫,人聲鼎沸,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各年級正開展富有特色的主題讀書活動:一年級:誦讀「三字經」;二年級:詩配畫(繪畫小報);三年級:誦讀比賽;四、五、六年級:閱讀小報、讀後感評比。

為了更好地提升實踐水平,升華研究品質。我們申報的課題《農村小學語文主題閱讀實踐研究》獲得南京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專家組在指導學校實施方案的時候,明確指出「高淳區寶塔小學的書香校園項目建設,要以主題閱讀為載體,為主線,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為此,主題閱讀的實踐和研究,已經不僅僅限於課堂之內,而且必須走出課堂。

另一方面,學校把讀書活動納入課程管理,繼續深化主題閱讀課題研究,發揮課程指導的作用。在學生閱讀方法、閱讀習慣、閱讀運用、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訓練、提升和鞏固。同時,發揮晨讀、午間閱讀和家庭自主閱讀的作用,發放「親子共讀卡」,調查學生家庭藏書情況,倡議親子共讀,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號召家長參與讀書,並評選「讀書小明星」「書香家庭」,捕捉家庭閱讀的片刻,舉辦親子閱讀攝影展。

在閱讀普遍缺失的時代,在教師充滿閱讀教學困惑的時候,我們的校園因更多孩子的閱讀變得更美,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多彩而高效。

(作者單位:南京市高淳區寶塔小學)


推薦閱讀: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