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路跑風當道,一名女性上班族因工作忙碌,平時卻缺乏運動習慣,想利用假日的路跑活動補修「運動學分」,卻因肌肉柔軟度和耐力不足,一次路跑後,當雙腳著地時,膝蓋外側突然出現刺痛及灼熱感,拖了幾天跛著腳就醫,診斷為髂脛束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跑者膝」。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吳培瑜指出,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加上工作需長時間久坐,常有肌耐力不足、關節不穩定;當短時間內做大量、高強度的運動時,很容易淪為關節磨損、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
這名上班族幸好充分休息、冰敷,並接受電療與低能量雷射等物理治療  3個療程後,緩解並治療髂脛束症候群,緩解雙膝刺痛熱。  
要避免因當「假日運動員」引發的運動傷害,吳培瑜提醒,記得要先熱身,讓肌肉伸展一下,運動後的收操也很重要,能夠緩解肌肉疲勞、減少腫脹,也可避免出現延遲性肌肉痠痛,或突然運動導致的肌肉拉傷。
吳培瑜指出,運動後若有不適,切勿誤以為是單純的肌肉痠痛,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或訓練,長期下來甚至可能導致退化性關節炎,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吳培瑜並示範兩招預防運動傷害的運動,平時在家即可常常持續做:
第  1招「橋式」:平躺在床,彎屈膝蓋,雙腳踩穩在床,並將雙手放置兩側,臀部出力向上抬起,讓身體與大腿呈現一直線,維持至少  30秒,之後再回到平躺姿勢,  1天做  3到  5次。以訓練臀部、大腿及骨盆附近的肌群,增加核心肌群的穩定。  
第  2招「髂脛束伸展」:平躺在床,欲伸展腳跨越對側腳,對側手抓住大腿後側往該方向帶,直至大腿外側有牽拉感,過程中雙側肩膀需注意平貼於床面,以舒緩大腿外側髂脛束的緊繃感,每回維持  30秒,  1天  3到  5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