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大作文一直是很多人頭疼的地方,覺得沒有素材可用,或者沒有方向不知道積累一些什麼材料。小編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有用!

首先是要知道最近幾年的重大事件是什麼,推薦一個APP人民日報,這裡面能看到很多作文中能用到的事例,其中有一個板塊是人民時評,學習別人的遣詞造句和行文思路,把一些比較好的句子記下來,思考這些句子能用到什麼話題上,這樣在寫大作文時就不會頭腦空空了。

第二是推薦一本書《理論熱面面對面》,裡面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多看多背。

積累的例子正著說反著說,內容就很豐滿了。申論大作文其實就是一篇作文,內容不講求文采斐然,要內容核心主義價值觀,積極向上,不偏激,如果字再寫的好看一點就更好啦。加油!


一般只要考生認真複習,總論點、分論點、結構選取可以盡量合理。但是,作文分數是否可以有所突破,仍在於寫作素材的積累。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如何積累寫作素材。

一、 平時多留意身邊平凡小事

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情,都是社會現象,反映著社會問題,不一定要非常具體,只要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即可,均能夠成為寫作素材。

例如主題為「教育」。我們從身邊發生的平凡小事去入手。包括:「學校中的好學生與差學生」、「教育歧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師德問題」、「學校加班補課費」、「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等。

這些事件並不一定要說的非常具體,不一定要選取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們可以是反映宏觀現象的辭彙,也可以作為論據。而且,選取來自與生活,難度會更小。

二、多積累社會新聞熱點事例

社會新聞熱點事例較之於身邊平凡小事,要更加具體一些,更有針對性一些。

例如主題為「創新」,我們就可以從具有創新性的新聞熱點事例作為作文素材。包括:「央視《我愛發明節目》」、「蘋果手機不斷更新換代」、「事業單位合同制」、「劃片就近入學政策」 、「校長教師論證制度」、「綠色信貸政策」等。

這些內容可以通過手機新聞客戶端、人民網、人民日報、半月談、地方報紙等多種方式積累。尤其是現代年青人依賴手機,我們就可以下載新聞手機客戶端,既方便有全面的積累素材。

三、多了解原理效應

原理效應反映社會客觀規律,往往具有普遍性,可能適合很多不同主題的作文寫作。

例如:

「木桶效應」告訴我們解決問題關鍵在於解決最短板,大多數的作文寫作都可以使用它。

「破窗效應」告訴我們問題要及時解決,否則容易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一般可以用在政府解決貪腐問題、企業自律加強職業道德、個人完善自身修養等。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容易物極必反。一般用在政府要傾聽民意不要過度壓制、企業要關愛員工不要過度壓榨、學校和家長要愛護學生不要過大壓迫、個人要適當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奔波等。

我們會發現原理效應的使用很靈活,且適用主題很多,建議考生可以多積累些熱門的原理效應。

四、適當背誦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非常高端的論證素材,可以提高文章的文采與內涵。但是,其難度在於:(1)記憶難;(2)內容多;(3)針對性難以把握。

往往考生背誦了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寫作文的主題稍稍有所變化,這些素材可能就無法使用了。

這裡,建議大家可以多背誦「創新、改革」「愛國」「民生」「良好心態」「官民關係」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寫作文用到的幾率會大一些。

覺得還行可以關注我們公眾號:gxggoffcn


【標題+收尾+結構+論證 申論高分大作文攻略】申論大作文分值真滴是超級重啊!!但怎麼寫標題、怎麼開篇、怎麼布局、怎麼收尾、論證……怎樣才能寫出高分申論作文?戳圖↓↓從標題到結尾,從結構到措施教你寫出結構完整、邏輯嚴密、有亮點的大作文!


如何積累材料呢?我聽說這次公務員考試就有許多現成的材料。可以去熟悉,比如19大的一次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兩會熱點,還有把社會現象反應著社會問題都可以寫成素材,還可以積累些社會新聞熱點事例,比如「劃片就地入學政策」「綠色信貸政策」等。我們還可以下載新聞客戶端,都可以積累全面素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