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rd&Major刚刚结束「音符之外」的巡回活动,这种小小的、贴近音乐像在客厅聊天的讲座大家觉得怎样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台湾有著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音乐讲座、音乐会、甚至大型的音乐祭。这边Chord&Major就带大家认识,在独立音乐界素有「南春北野」的称呼,台湾大型音乐祭的简介,提供想接触的音乐迷们。

 

2013年八月初,在台北即将重新开办睽违四年的野台开唱。「野台开唱(Formoz Festival)」是于1995年开始,由学生发迹于台大校园的演唱会,演出场地在大安森林公园、中山足球场等会场来来去去。早期多为免费入场,由一群投入心力与热情的义工才得以支撑起来,主办人后来交由闪灵的主唱Freddy筹划。

 

每年于垦丁举办的「春天呐喊(Spring Scream)」,同样也是于1995年开始,由在台定居的外籍人士-Jim和Wade所创办主持至今。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大型音乐祭,也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国际型音乐艺术文化展演活动。

  

「贡寮国际海洋音乐祭(Ho-hai-yan Rock Festival)」起始于2000年、每年夏季于新北市贡寮福隆海水浴场举办的音乐节。最早是由台北县政府与地下音乐制作公司—角头音乐所合作发起,除了许多知名摇滚乐团体与歌手外,也有不少地下音乐表演单位,从活动首次举办以来就被视为台湾的年度摇滚盛事。

  

 

而野台开唱在2000年起,Freddy由国外的大型音乐祭吸收「使用者付费」机制,开始收取入场费,而民众长久以来免费入场的习惯,让野台开始有走下坡的情况。加上同年,由台北县官方所举办的「海洋音乐祭」开办,南春北野的状况逐渐转变成为「南春北海」,在2008年后终于停办野台至今。

比较这三个台湾最大的音乐祭,特色也不尽相同:
「野台开唱」于2000年起即走向国际化与商业化,邀请为数众多的国外乐团参加,由演出团体不分国家、与使用者付费这几点来看,野台是乐迷眼中最重音乐的质、最纯粹为音乐的音乐祭;
「春天呐喊」推广本土原创音乐及文化艺术展演。支持台湾本地的创作乐团、艺术家、还有支持者,透过参加活动来相互交流,除了以创作音乐为主轴,也鼓励各类型的创作,包括独立电影、手工市集、装置艺术、行动艺术等各式展演;
「海洋音乐祭」打著完全免费,旨在效法伍兹塔克音乐节(Woodstock Festival)创造一个专属于华语的音乐盛会。「Ho-hai-yan」(吼海洋)来自阿美族语言与海浪有关的语气词,活动也选择了阿美族的太巴朗民谣作为主题曲,海洋音乐大赏也成为原创音乐迈向主流的摇篮。

台湾近年来也有不少新兴的音乐节活动产生,除了定期举办的草地音乐节、简单生活节、南吼等等,各自有著不同的主题诉求;在全台各地也越来越多带有各国文化的音乐会不定期举。让生活在当今的乐迷有更多元、更丰富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春呐官方网站、野台官方FB、海洋音乐节WIKI、不祥之子Hail-to-the Quiff(http://hailtothequiff.com/)、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

Chord&Major Tonal Earphon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