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敘蘭神父是法國苦行奧祕神學家。他作為靈修導師,有著崇高的聖德以及講道的天賦,一直為人們所景仰。

靈修生活的基礎

 

 

敘蘭神父所著的這本書內容全部取自神脩名著《師主篇》;他摘錄書中的章句,捨去原書冗長的部分,忠實地保留了原著的風格精神,然後深入淺出地詳細解釋,盡情發揮,可說是《師主篇》的菁華註解。

《靈修生活的基礎》 第二冊:7章

單純尋覓而純潔找到天主

接前篇...

  (默想的章句):「單純尋覓天主;純潔找到天主,並親密無間地享有祂。」(B.2:C.4)。

  問:渴望與天主結合共融的靈魂,該有些什麼行動呢?

  答:主要有三種行動,正如所羅門王《雅歌》中的新娘那樣:她說:我尋覓我心愛的人,找到了我的愛人,我拉住祂不放(歌:3:1-4)。靈魂深深地依戀著她的愛人,就是她神聖的凈配;她開始迫切地尋覓祂,千辛萬苦終於找到祂,緊緊地抓住祂,牢牢地纏住祂不放,沒有任何事物能將他們分開。因為她以單純的心靈尋覓天主,以純潔聖善的情操找到祂,並親密無間地享有祂。

  問:那麼,尋覓天主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答:那就是在所有的事情上,竭盡全力舉心向主,忠心耿耿地承行天主的旨意,並完成祂的工程(若:4:34);這包括三件事。

  (一)、首先,我們要在世上生活時,猶如走在天主的面前(詠:116:9),務要寸步不離地跟著祂,正如聖神借著祂的先知的口所說的:「趁上主可找到的時候,你們應尋找祂;趁祂在近處的時候,你們應呼求祂。」(依:55:6);「尋求上主和祂的德能,要時常不斷地追求祂的聖容」(詠:105:4)。這種靈魂熱切地尋求天主,並且在她終生所有的行動中,時時刻刻都記念她的造物主(訓:12:1),全然忘我,更忘卻一切受造物。至於膽小懦弱的靈魂,他們不喜愛想到天主,更畏懼祂的默感和光照啟迪,因為他們恐怕被迫改變他們所習慣的塵世生活狀態。至於那些渴望忠於天上恩寵的靈魂,恰恰相反,她們總是想到天主,不斷地懇求祂的指導和支持,以佑助她們實踐美德;當她們失去這種幫助時,立刻開始喪失在天主內的喜悅神慰,便一直感到心神不安,直到她們重新獲得恩寵神樂才安心;她們最關心的,盡最大努力所追求的,就是找回她們記憶中,天主的溫馨甜蜜,唯獨祂是她們的喜悅,惟有祂能夠帶領她們,攀登完美成全聖德的巔峯。她們不像那些冷淡不完美的靈魂那樣,當他們喪失這種神光啟示時,卻淡然處之,若無其事;她們卻為此痛哭流淚,呻吟嘆息,不斷地呼求天主,直到她們再次找到祂,與祂親密地結合共融。這就是她們神聖的純樸心態,唯獨瞻望仰賴仁慈天主的眷顧。

  (二)、尋覓天主的第二種方法,就是要有單純直接的志向,竭盡全力去尋找祂,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只做最令祂所喜悅的事,粉碎在她們心中所有那些激勵人性尊嚴和自負的虛榮情感;總而言之,就是除了尊崇和事奉天主之外,她們心無雜念,別無所求。誰如果不這麼做,那就是「謀求自己的事,而不謀求基督耶穌的事。」(斐:2:21)。純樸的人是這樣行事的,因為她們眼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天主,對於其它一切都視而不見。實際上,單純的靈魂只有一條道路,誤入歧途而恣情縱慾的人,則有千百條邪路。「走正路的,行路穩妥;走邪路的,終必敗露。」(箴:10:9);遵循正道的人,沒有任何其它心願,盡全力遵照天主的旨意行事:就是虔誠敬畏祂,遵行祂的正道,全心全靈事奉祂(申:10:12)。那些對天主只有一丁點愛情的靈魂,並不熱心侍奉祂,就會貪戀執著感官欲樂的事物;至於那些真正摯愛天主的靈魂,一心一意只渴望取悅於祂,這纔可以名正言順地稱為「尋覓天主」;這正是我們的救主所教誨的,祂要我們先去尋找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瑪:6:33);而且「上主由高天俯視世上的人,察看有無尋覓天主的智者。」(詠:14:2)。然而,天主在《聖經》的許多地方,理直氣壯地抱怨:懷著單純實際的意向,熱切尋覓天主,只想親近祂,行善避惡,討祂歡心的人,連一個都沒有(詠:53:3-4)!

  (三)、第三種尋找天主的方法,就是當我們發現自己遠離了完美聖德的正道,就應當盡最大努力重新回到正路上。如果你意識到自己,在獨處的隱居生活中,太過自由任性,已經偏離正道,陶醉沉溺在花花世界各式各樣的娛樂消遣,和興趣盎然的談笑中;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心靈,因拚命地追求塵世會腐敗的虛幻事物,使心靈消沉迷惘;或因怠惰和冷漠而感到精神渙散;這時,你便應當立即收斂心神,回到自己內心,聚精會神地用祈禱默想來堅強你的心智,格外謹慎地剋制你的思想慾望;因為誰若將自己最大的幸福,建立在感官情慾的喜悅,和世俗的追求和享樂上,最終勢必陷入極端的痛苦困境中。至於那些純潔和忠實的靈魂,倘若她們認為自己的心靈墮入冷漠的境地,必定感到無比的痛苦折磨;她們便會立刻急著重新點燃當初虔誠熱忱的心火,要與我們的上主比往日更緊密地結合共融,而且無論在她們的祈禱和工作中,加倍提高警惕,增強自己的虔敬熱情。因此,她們就是這樣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地尋求天主,直到最後找到祂為止!

  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說,已經找到了天主呢?

  答:當靈魂忠貞不渝地尋覓天主,終於達到一種境界,天主與她結合共融,而她與祂結合得那麼親密,在她心靈親切地感覺到祂,因為她已清除乾淨一切罪污,所以溫馨地享有天主臨在帶給她的寧靜、平安、和內心的無限喜悅神慰。寧靜是神光普照,驅散她心靈所有的黑暗;平安源於她所有的困惑消失了;喜悅來自滲透她身心的浩瀚恩寵,給予她力量和勇氣。然後,我們纔可以說,她確實已經找到了她所尋求的天主,獲得她堅持到底的成果。

  對於一些人,天主有時隱藏起來,或是懲罰她們的不忠,或者考驗她們的德行;修德行善的人對於這種考驗,感到特別痛苦,因為當天主離她們而去時,她們悲痛欲絕,有生不如死的感覺。她們傷心哭泣道:「我尋覓心愛的人,卻找不到祂!」(歌:3:1)。倘若分離多日、數月、甚至許多年之後,由於她們的虔誠熱心祈禱,嘆息哀求,贖罪善工、和自願的克己苦行,終於感動祂回來,再次顯現給她們;她們那種興奮、激動、和快樂,簡直不可思議,她們確信自己已經找到了祂,因為她們感到一種深邃的內心平安寧靜,一鼓超性的力量,無限的幸福喜悅;而且,她們深刻明白,唯獨天主能賜給她們這一切。

  《聖經》和靈修大師們都教導所有的人,通常尋覓天主時,切不可因辛苦而感到厭倦;基督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你們祈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恆心尋找,必要找著;你們敲門,必要給你們開門。」(路:11:9)。失去天主的臨在之後,要重新找回祂的正確方法,就是祈禱和耐心。我們是通過虔誠祈禱、耐心忍辱、和克己苦行,去尋覓祂;然後,天主才會向靈魂顯露自己,這就像《福音》中的那個婦女,遺失一個銀幣,竭盡全力尋找,直到找著為止的故事(路:15:8)。這個婦女熱切渴望和謹慎從事的精神,充分表示我們應當精勤不懈地尋找天主;她把燈點亮,打掃房屋,細心四處尋找;她找到那個銀幣時的那種幸福喜悅,代表靈魂找回她失去之天主恩寵的心靈狀態。

  問:如何才能緊緊地倚靠著天主(蘇:23:8),而且在內心款留祂呢(B.2:C.8)?

  答:那就是擁有祂、享受祂,絕不讓任何事物將我們與祂分開。這發生在我們虔誠恆心的尋覓,找到我們至善的祂之後,享受心靈的平安寧靜,體驗細嘗主恩的滋味,知道上主是何等的和藹仁慈(詠:34:9);我們便親密地倚靠祂,因為我們對祂忠心耿耿,祂不再離棄我們。唯獨心靈純潔的人,才能見到天主,享有祂(瑪:5:8);她們一旦成功地改掉她們的毛病,潔凈她們的罪污,徹底根除她們的惡習;天主聖神自然降臨,與她們默契交往,親密無間地結合共融;因為聖神只憩息在德行堪當領受祂的靈魂內。

  因此,純潔美德不僅使靈魂能夠理解天主神聖的至善,還能讓她感受到和親嘗祂的溫馨甜蜜,而且使她永遠與祂結合共融。因為她對天主熱切的摯愛,使她凡事都盡心儘力地討祂的歡心;所以她恐懼和厭惡所有會得罪觸怒天主的事物。因此,靈魂既然清除了她所有的罪孽,自然減少她天性的罪惡傾向;我們可以斷言,她現在有理由深信,她天上的凈配將會蒞臨,居留在她心裡;結果,她終生必須專心致志地做兩件事情。

  首先,她必須緊緊地依附著神聖至善的天主,因為唯獨祂能賜給她,救贖的光明和力量,她才能正確地履行她的職責。其次,她必須生活在極度虔誠熱忱的境界之中,永遠忠實地遵從恩寵的指引。因為靈魂的美善之處,就是擁有基督;那麼,基督需要她具有的美德,就是要永遠忠於祂,要加倍提高警惕,甚至避免犯最微小的罪過,她要改正最微細的瑕疵毛病;而且她終生努力奮鬥的目標,就是要滿足和取悅於祂的聖心。惟有這樣生活,我們纔有資格擁有祂。

  當一個熱愛自己利益的人,擁有一些會毀壞虛幻的塵世財富時,就像法郎王那樣,被迫讓天主的子民離開埃及時,他便堅決地說:「我不會讓以色列人走。」(出:5:2),絕不肯讓它逃出他的手掌心,堅持擁有它到最後。同樣的道理,在純真的愛情裏與天主合而為一的靈魂,也會堅決表示,她絕不會離開祂,而且要永遠與祂結合;她甚至寧願犧牲性命,也不願意失去祂;她會永遠堅貞不渝地事奉祂;因此,使祂樂於繼續不斷地恩賜她豐沛的聖寵。

  整個問題的結論就是:心靈純潔的賞報就是享有天主的幸福喜悅,而對祂持之以恆的忠心,使我們能夠長久保持這份幸福恩寵。最後,這兩種美德使我們常住在這種神聖的結合共融境界之中,令我們今生今世的生活甜蜜溫馨,這就是我們往日勤修苦練所獲得的獎賞。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