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樣的公司需要996呢?答案之一是:血汗工廠和血汗公司。

  爲什麼大佬們搶着表態支持996?很簡單,因爲經濟進入了中高速增長階段,公司的增長也出現了問題,老闆們慌了。

  不是所有的996公司都值得留戀,有些付不起錢的996公司就該讓它有多遠滾多遠。

  這兩天,馬雲馬老師和劉強東都發表了關於996的言論,在網絡上引起很多討論,大部分意見是批評兩人的觀點。

  如果在20年前,我也一定是痛罵馬老師和劉強東,畢竟這樣做非常政治正確,非常順應輿論。不過,時間走到今天,我想討論的是到底什麼人需要996?

  是馬老師、劉強東需要,還是富士康的工人需要,又或者是在高房價下要買房的白領金領需要?

  低效弱智的996完全沒有必要

  幾年前,一個朋友在深圳一家創業公司工作。因爲公司業績不好,其實主要是產品不好,沒有核心競爭力,老闆又急於融資,於是要求員工集體996,當時就激起很大反彈。

  有某部門員工就說:“我們的工作都是當天就全部在工作時間內完成了,有什麼必要實行996呢?”然而一些程序員同學卻沒表示什麼異議,因爲他們的工作幹不完,早就自覺實行了996。後來這個公司還是實行了996,然而最終還是黃了。

  可見996不是救命法寶,一個公司是否應該實行996應該依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明明公司的產品就有問題,老闆自己也知道,就是爲了做出個勤奮的樣子給風投看,這樣的996是愚蠢而無效的996。

  類似這樣的996公司很多,如果老闆又蠢又摳,不肯補加班費,那麼聰明而勤奮的你不走更待何時?它反正都是垮臺。

  我熟悉的一家外資公司也流行加班文化,不過,該公司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按時發放規定的加班費,畢竟公司牌子太大,要是被媒體盯上實在不划算。

  據我所知,就有幾個人純粹是爲了混加班費而熬到晚上再走,有一位甚至熬出了胃病。這樣的996就是養了一幫揩油的傢伙,不要也罷。

  這些都是低效弱智的996,完全沒有必要。

  血汗工廠需要996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公司需要996呢?答案之一是:血汗工廠和血汗公司。

  諸位是否還記得富士康當年諸多的跳樓新聞,媒體炮轟,衆人批評。後來某個階段的富士康沒有那麼多加班了,因爲訂單下降了,有工人卻開始抱怨收入降低了,這就是現實。

  在轉型期的中國,在勞動權益沒有得到最高程度保護的當下,工人要想多掙錢就要多付出勞動時間,他們的時間花在富士康比花在老家的田地裏更值錢,他們很務實:老人生病需要錢,孩子上學需要錢,家裏蓋房子需要錢……只要可以加班,只要有加班工資,工人們是願意的,如果加班工資多一點就更好了。

  輿論在呼籲工會力量加強監管,他們在盼望下一次加班,大家都沒錯,只是工人們更現實一些,未來的公平公正他們沒有心情去關心。

  還有一些從事服務業的血汗公司,比如廣告業、公關業、諮詢業,只要有業務,老闆就很開心,員工加班加點是常事,因爲行業的可替代性很強,你不幹,大把人要幹。

  只要有活幹,996算什麼?997都是可以的。員工雖然會抱怨996,但想想總比在大行情下發不出工資被裁員要好,於是還是去把活幹完了。

  在按件計酬且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我不敢說996是必須的,但可能是部分企業、員工無奈又幸福的選擇。無奈是因爲加班費不多甚至可能沒有,但可能有績效獎金,幸福是這樣的公司要麼處於行業龍頭,要麼活多得幹不完,大家暫時沒有裁員之憂。

  996工作時長慘無人道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996的工作,最近,有人在知名代碼託管平臺上發起了一個名爲“996.ICU”的項目,以此抵制互聯網公司超時工作。對此,我堅決支持!

  除了呼籲監管力量介入,我的第一個建議是你們要用腳投票離開目前的公司,去找下一家願意給你提供相同待遇但是不加班或者加班少的公司,你們覺得能找到嗎?那麼多企業在裁員,有點難。

  我的第二個建議是你去創業,估計多數人也不敢,因爲創業不是996,而是8116+8 也就是一週6天,早上8點到晚上11點,週日再工作8小時,而且不保證能成功。是不是也有點肝顫?

  爲什麼會是這樣一種狀況呢?很簡單,因爲經濟進入了中高速增長階段,公司的增長也出現了問題,老闆們慌了。

  京東以前是直接面對阿里巴巴的,結果現在要和拼多多對砍,請你想象一下劉強東內心的絕望。瑞銀指出,2018財年,京東年度GMV爲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9.5%。據此推算,如果未來3年內拼多多可以維持60%以上的GMV年複合增長率,2021年拼多多GMV將全面趕超京東。

  阿里巴巴風光無限,但是去年“雙十一”的增速是下滑的,銷售增長率從39%降至27%,並且是該活動10年曆史中最慢增速。

  我支持程序員們的抗爭,996的工作時長慘無人道,但我同時也理解老闆們的驚慌與壓力。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付得起錢的996

  其實何止互聯網公司有996,地產公司、私募基金壓力大也是家常便飯。有一次和某地產公司管理層抽空聊個天,我說:“你這麼忙,掙那麼多錢,也沒時間花啊。”他說:“反正我就是掙錢,讓家人過好一點嘛。”

  他們的任何一項工作都是有時間限制的,超過一次,系統直接亮紅燈,超過兩次,領導談話,超過三次,請你回家。所以地產公司的HR在和意向中的擬錄取員工交流時都會說一句“我們這兒壓力很大,請您做好心理準備。”

  不是所有的996公司都值得留戀,有些付不起錢的996公司就該讓它有多遠滾多遠。

  如果某996公司付得起錢,而且付的薪酬是行業一流,你的工作確實需要加班,加班不是無效工作,你又捨不得這份工作,那麼,請建立一套協調身體健康和工作時間的系統。

  和家人相聚的時間可能要犧牲一些,你不可能既要錢多還要活少,最後還要求多多陪伴家人。中國哪有這樣的美事?世界上哪裏有?

  別聽李國慶的,他的事業成就和馬雲不是一個檔次,他說:“我們早晚讀書,大家這時候都是躺在牀上,拿着手機在工作羣裏討論工作,豈不快哉”。我估計馬雲和劉強東看到這裏都會忍俊不禁。所以,噹噹和阿里、京東都有差距嘛。還好,他已經離開噹噹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付得起錢的996公司,有人身體不好,有人天生佛性,有人不知道怎麼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做好協調,那麼該離開就離開,沒什麼好說的。

  你尋求穩定就去找一份穩定工作,本來就佛性,正好配位。你尋求壓力小的崗位,就去找一個安逸的小公司待著,各種爽,讓加班狗爲了掙錢累死累活去吧,什麼豪宅,什麼IPO,什麼財務自由都見鬼去吧,你就愛杯中的二鍋頭,也是一種處江湖之遠的人生。

  某種程度來說,馬老師最近關於996的言論,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要知道2015年,在韓國KBS節目中他還表示:如果有來生他絕對不要過忙於工作的生活。也正是因爲這番言論,這纔有了”悔創阿里傑克馬“。

  這一次,馬老師卻變了調子,他說的是:很幸運,沒有後悔12x12,從沒有改變過自己這一點。

  其實,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想法也很正常,2014年9月,阿里巴巴剛剛上市,馬雲有點空可以回望人生,談一點對家人的愧疚,很正常。

  如今,阿里巴巴面對更激烈的競爭,馬雲雖然準備退了,但是希望阿里更多一點奮鬥精神,要給大家打雞血,也很正常。馬老師也是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另一邊,不知妻美的劉強東也在朋友圈講起了鬧鐘的故事,我雖然對他在美國的事兒記憶猶新,表示鄙視,不過在創業精神這一點上我還是佩服劉強東的。

  大強子來自於江蘇宿遷,和項羽是老鄉,他肯定熟知項羽的故事,他可沒有項羽的婦人之仁,該下手收拾兄弟的時候就收拾兄弟,這事兒是對是錯,我確實不瞭解內情,留給時間來驗證,看看京東是就此頹了,還是可以打翻身仗。

  最後補充一句: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

  最重要的是告訴老闆:讓人加班不給錢是可恥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