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TVBS

日本北海道强震让当地的外交办事处受到不少批评,认为他们没有即时提供援助,但该思考一下,当我们在国外遇到天灾时难道只能一窝蜂往这些单位求援吗?如果当时人力有限又怎么能够处理这么多旅客呢?有律师指出,其实法条有明确规定这些外馆能够提供帮助的范围,另外专家也认为国人应该培养自身承担旅外风险的观念,第一时间掌握资源,免得错过关键时机。


专栏作家工头坚:「店家他没有电,然后基本上我去的时候,那个什么饭团、三明治那些熟食大概都没了。」


一张张札幌街景都是北海道强震后的写实纪录,当时正在当地出差的专栏作家工头坚,跟其他游客一样被强震惊醒。


专栏作家工头坚:「因为我当时住的是单人房,所以我2手就抓住床的2边喔,然后就左右甚至后来有一点上下的晃动这样。」


所幸不是在重灾区,但停电的关系电车、火车、飞机全面停摆,当时要赶著隔天一场重要会议的工头坚,最后是靠著朋友开车到函馆码头搭船离开。


专栏作家工头坚:「5点左右到那边就发现就已经排了很多人。」


花2.5小时买到候补800多位的船票,等到晚间11点才终于搭船离开,总共花了26小时才抵达青森脱困,整个过程都是自己上网查询资料。


图/TVBS

专栏作家工头坚:「其实发现现在如果脸书上面找,都可以找到住在当地的台湾人,事实上我就发现说其实有很多住在北海道的台湾人,他们当天就发了很多的讯息告诉大家情况怎么样、要去哪里寻求一些帮助。」


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工头坚尽量掌握资讯也运用当地人脉。时常带团的旅行社业者也跟分享他们的处理经验,业者认为天灾当下能尽力寻求食衣住行的资源才是最重要的事。


旅行社业者林瑞昌:「那大部分最急迫的是资源其实会先是住宿的问题,因为有时候它没有办法天灾在短时间内解决,那我们至少说今天晚上我的落脚之处能够来这个处理。」


至少不要餐风露宿,三大订房网像是agoda、booking.com、hotel.com等交叉使用,另外像是旅游意外险等,如果有提供救援服务也能善加利用,而非拿著电话急call代表处。


记者詹舒涵:「出门在外随时还是要做好防灾应变的准备,不过我们看到这次日本发生大地震之后,很多的国人还是对我们这个驻外代表处的人员表达了不满,认为他们并没有做好即时的援助,也让驻日代表谢长廷在镜头前显得相当委屈。」


驻日代表谢长廷(2018.09.07):「我哪一点没有争取到台湾的权益了,哪一点呢?」


图/TVBS

无奈反问,而札幌分处里还能看到民众席地而睡,但有人却不能接受。


受困旅客(2018.09.07):「我们希望我们的住宿有一定的品质,而我要求的品质是普世价值能够接受的一个界线。」


对于外馆处理受到质疑,律师指出根据《旅外国人急难救助实施要点》,明确指出外馆可以尽速补发护照,协助联系亲友、提供当地医师医院等必要协助,但不能提供金钱济助、代缴医疗款项等无关急难协助的服务。


律师林智群:「外馆并不是属于内政,或是为民服务的这个部分,那基本上派驻在外馆的人员他的主要的工作是外交的工作,那当然他有提供国民的急难救助,但那提供的部分其实是一个比较附带的一个功能。」


虽然可以理解这次外馆应变不够圆满,但国人也该学著为自己可能有的旅外风险做好承担准备。


律师林智群:「如果你说外馆他没有做任何的安排就一定是错吗,我觉得未必,因为事实上真正的问题是大家困在那个机场里面,当日本的机场巴士帮你输运到本土,临时找不到旅馆我认为那个部分事实上自己用agoda或者是直接现场找应该是都找的到。」


天灾难测共体时艰,除了自己出门多保险,当下切记找资源,会比抱怨来的更加实际贴切。


更多 TVBS 报导
运输受阻!日商店被迫卖「国王的寿司」 灾民知足无怨言
基隆暴雨成灾 李鸿源:市府可将灾害减到最小
天灾不断…赖揆要求精确预报 专家:气象局不是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