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收到朋友寄來的一封信,裡面有一句話讓團團思考良久:

“醒着的時間一直在忙碌,躺在牀上回憶卻發現實際什麼都沒有變化。我不知道一天天忙碌的事情到底有沒有意義。”

這讓忙碌了一天的團團也不禁開始反思,自己所做的事是否有意義。反思的過程很長,所以那封信遲遲沒有回復。

團團在後臺發現,很多小夥伴留言提到了類似的問題。大家所認為的這些“沒有意義的事”當中,有一些是外界強加在我們身上的,有一些是我們不知不覺中自己追尋的。

 今天的“留聲機”團團就想和大家聊一聊,

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我們還要不要去做:

a·團團,我覺得自己最近一直在為別人活,自己沒有真實地存在。以所謂提高自己為名義被迫地因為不好意思拒絕而接下各種雜七雜八的任務,實則違背自己的最初的想法,無法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b·團團,我不知道自己現在做的有沒有意義,每天在圖書館坐五六個小時,大家都在寫作業或者讀和專業有關的書,只有我每天抱着非本專業的人文社科書看得津津有味。我的成績並不會因此進步,所以我有些迷茫。

“我參加了十個社團卻依然一事無成”,忙碌為了什麼? 【中青網教育】 自媒體 第1張

c.“思考自我定位”就是我一直做的一件“沒用”的事。一直懷疑,一直無解。好像思考清楚之後我的人生目標將就此明確,人生變得有清晰可循。可是會有很多其他“沒用”的事要應付,消耗激情,而看到周圍很多人都在奔跑的時候突然就泄氣。繼而進一步思考自我。這是個死循環。

依然是想太多做太少的毛病。而自我定位應該是從實踐中找到的吧。而似乎想不明白定位就不知道自己從何哪裡開始。思考是有價值的,但沒辦法成功似乎就是沒有價值的了。所以停在原地。繼續無用的想法。

d.團團,我每天會看好些沙雕圖,傻樂呵,雖然浪費時間但真的很調整心態。該怎麼好好利用時間呢?

“我參加了十個社團卻依然一事無成”,忙碌為了什麼? 【中青網教育】 自媒體 第2張

e.很多沒用的事不是我想做,而是非做不可。做有做的好,不做有不做的好,只要有選擇,那就避免不了的遺憾和對當初的疑問。

團團覺得,大家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意義”而苦惱,或許是因為把事情的短期效果看得太過重要。

有一些事的效果是不會在短期內顯現的,譬如讀書,更像是一種雅趣。光陰隨着翻動的書頁一點點地流走,但它們不會蒸發,而是積澱成了自己的底蘊。又或者如對人生的思考,並不能讓世界有什麼直接的改變,但它會讓一個人變得愈發清醒,愈發找到生活的意義。

所以,意義不在於繁多的名目,不在於外人的評價。電影《無問西東》中,梅貽琦校長說過這樣一段話:“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正如這些小夥伴們說的:

a.有時候做“沒用”的事情是為了,在世俗的洪流中保持自己內心的一份珍貴,從而追求內心的一份平靜。也許我做的一些事情是“沒用”的,但我知道無愧於自己的內心。

b.每個人對“有用”“沒用”的定義不一樣,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沒用”的。既然如此,做“沒用”的事是在不斷的試錯,在為做“有用”的事打下基礎積累經驗,在不斷做“沒用”的事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區別、辨別什麼是“有用”的事什麼是“沒用”的事。

c.我從來不喜歡別人強迫我做不感興趣的事。或者誇我,或者說可以提升自己,但這樣的理由給我帶來的快樂是違心的。我寧願把我的時間花在那些不能“提升”自己,但可以給我帶來真正的快樂的事情上。

判斷自己做的事是否有意義,有兩套標準。一套是社會通行的理念,一套是自己的價值觀。這兩套標準有時並不重合,甚至相悖。我們需要與社會接軌,但若時時刻刻都要去刻意迎合,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生活韻味。

團團喜歡在樹蔭下聽着音樂看人來人往,喜歡在暖風中騎着單車追逐夕陽,喜歡在下雨天撐着傘走在沒有人的小街上,喜歡在黑夜裡趴在窗畔尋找皎潔的月光。這些事沒有意義,但它們會給團團帶來快樂。因為這是由自己支配的時間,由自己做出的選擇。

這個世界上,意義太多,我們可能一輩子也尋找不完;優秀的人太多,我們可能一輩子也模仿不來。團團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能夠決定自己做什麼,就是最珍貴、最有意義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