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支柱。

  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佈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對昆明高質量推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企改革,昆明怎麼走?

  近日,《昆明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並印發。方案明確,昆明將打造形成不超過8戶企業集團。

  路徑

  3年時間“三步走”

  方案明確:

  通過3年時間,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形成昆明國資國企發展新格局,使國有資本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1

  2019

  進一步明確昆明國有資本戰略方向和功能定位,原則上企業集團主業控制在3個以內,引導各公司迴歸主業,做強主業;

  研究市屬企業整合重組方案和“一企一策”實施方案,指導縣(市)區、開發(度假)園區制定整合重組方案;

  研究新設或改組昆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

  2

  2020年——

  市屬企業整合重組基本完成;

  新設或改組昆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

  組建昆明國有金融資本控股公司,基本形成具有昆明特色的國有資本發展新格局。

  1

  2021年——

  市屬企業戰略更加清晰,主業優勢更加突出,功能作用更好發揮,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

  國有資本佈局結構進一步優化,以管資本爲主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

  縣(市)區、開發(度假)園區國有企業整合重組基本完成。

  方向

  打造形成不超過8戶企業集團

  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企業爲主體,有進有退、有所爲有所不爲,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通過整合重組一批、改制退出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國有企業,打造形成不超過8戶企業集團(即“2+6”:新設或改組昆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整合重組6大產業集團)。

  1

  “2”

  昆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昆明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列爲市屬企業管理,由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

  昆明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以主業處於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保障民生、重點產業培育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企業爲主體,以服務重大戰略、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提升產業競爭力爲目標,以戰略性核心業務控股爲主,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等;

  昆明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主業處於競爭領域的企業爲主體,通過股權運作、價值管理、有序進退等方式,盤活國有資產存量,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

  2

  “6”

  對行業相近、業務同質、板塊重疊的市屬企業及股權進行歸類整合,整合重組綜合交通、生態環保、城鎮建設、產業發展、金融控股和大健康產業等6大企業集團。

  6大企業集團以做大做強做優優勢產業和培育戰略新興產業爲目標,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佈局符合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有優勢、有基礎、有市場前景,能較快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優勢產業,打造形成具有清晰盈利模式和穩定現金流的市場化企業集團。

  綜合交通集團

  主要負責高速公路及配套設施、鐵路、軌道交通、公交場站、公共交通運營、現代物流等投融資建設運營。

  生態環保集團

  主要負責滇池治理、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城市生產生活供水等投融資建設運營。

  城鎮建設集團

  主要負責市政基礎設施、土地一級開發、保障性住房、新城建設、舊城改造、城市資源開發等投融資建設運營。

  產業發展集團

  主要負責現代新興產業、高原特色農業等產業投資開發。

  金融控股集團

  主要負責集中運營管理金融股權、資產,將各類金融牌照優勢集中於同一平臺,打造市屬國有金融資本集中運營管理專業化平臺,發揮國有金融資本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作用。

  大健康產業集團

  主要負責大健康產業項目及配套項目開發,大健康數據建設、應用及開發,大健康產業培育等。以昆明市建設國家大健康產業示範區爲契機,依託昆明獨特的氣候優勢、生態優勢和生物多樣性資源優勢,加快發展以生物醫藥、醫療健康服務、康體養生、文化旅遊、食品健康等爲重點的大健康產業。

  上述企業集團列爲市屬企業管理,由市國資委對金融控股集團以外的企業集團履行出資人職責。

  縣區原則上不再保留國有企業。國有資產在50—100億元,承擔了重大建設任務且對地方經濟有重要影響的,或國有資產在100億元以上的,可保留1戶。

  方法

  着力推進8項重點任務

  推動企業整合重組:

  實施專業化重組,將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

  加大內部資源整合力度,促進資源向主業集中;

  理順企業之間股權關係,實現獨立規範運作。

  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有序推進市場化選聘高級管理人員,形成高級管理人員能上能下的機制,逐步實現市屬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去行政化;

  完善企業薪酬分配製度,健全差異化薪酬分配製度,激發企業員工活力。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積極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通過增資擴股、股權收購、新設公司等增量方式引入民營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通過增發、配股、併購、重組等多種方式引進各類資本;

  規範國有資本參股股權管理,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加快推進轉型發展:

  推動投融資公司由過去依賴政府性融資向政府引導的市場化融資轉變,支持投融資公司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基礎上推進商業化轉型、市場化運作;

  積極探索對現金流量大、融資支撐性強,能較快形成穩定現金流的重點產業併購整合,培育自身造血功能;

  將市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經營性國有資產按照所屬行業、板塊、性質分類,統籌注入到投融資公司,做實資產。

  切實防範重大風險:

  嚴控債務風險,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合理控制新增債務;

  嚴控投資風險,強調事前加強規範、事中注重監控、事後強化評價和問責;

  嚴控法律風險,健全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將法律審覈貫穿到整合重組、投融資、混合所有制改革、低效無效資產處置等各環節。

  加快企業“瘦身健體”:

  壓縮企業管理層級,原則上將企業管理層級控制在3級以內;

  採取多種方式,處置非主業或低收益業務,減少債務、增強流動性,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2020年底前完成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

  優化國有資產監管:

  健全完善監管體系,將部分國資監管企業股權劃轉至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在組織框架、運營模式、經營機制方面取得突破;

  持續優化監管職能,確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改進監管方式和手段,重點監管企業領導人員決策行爲,實施更加精準有效的分類監管,加大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力度。

  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

  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把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提高國有企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能力;

  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着力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加強企業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努力構築企業領導人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

  支撐

  5項優惠政策支持國企改革

  爲確保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落到實處,方案明確了此次改革的5項政策支撐。

  財稅政策:

  合理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支持、引導國有企業實施改革重組;

  落實國家關於所得稅特殊性稅務處理、非貨幣性資產投資交易的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土地使用政策:

  實行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鼓勵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省、市級確定的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工業項目,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確定;

  完善城市低效用地及擬改造土地使用權一次性招標政策;

  完善工業聚集區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考覈與升級擴區、建立用地“增存掛鉤”機制;

  鼓勵地上地下空間開發利用;

  支持市屬企業採取作價出資(入股)方式配置土地使用權。

  金融支持政策:

  引導商業銀行積極穩妥開展併購貸款業務,鼓勵證券公司開展兼併重組融資業務,改革上市公司兼併重組的股份定價機制;

  非上市公衆公司兼併重組允許實行股份協商定價。

  社會保障政策:

  進一步明確細化內部退養、解除勞動關係、社保關係轉移接續等政策措施,延長執行階段性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和失業保險費率實施期限,進一步實施穩崗補貼。整合重組和化解風險中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可緩繳社會保險費。

  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政策:

  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支持符合准入條件的工商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直接參與市場化交易,或委託昆明配售電公司代理購電,直接交易的電量和容量將不再納入發用電計劃。

  (來源:昆明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