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糖蒜---祖傳了三代的腌制方法

說起所謂的洋玩意——taco(發音比較接近「它叩」或「它夠」),也許,諸位並不是特別熟悉。但是,如果請你回想一下KFC的「墨西哥雞肉卷」,想必,就不會感到陌生了。

沒錯,taco——好像被台灣女作家三毛戲稱作「小抹布」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墨西哥卷餅,按照手感和口味來分,有硬脆薄餅和相對厚些、可捲曲的軟餅兩種。

雖然,這種「小抹布」在肯德基老爺爺家裡被有模有樣地區分為「墨西哥雞肉卷」和「老北京雞肉卷」兩種,可是很遺憾,對於我來講,似乎除了餅里是否有大蔥、吃完以後是否適合跟人親密接觸以外,我沒有考慮和感覺到任何「土」或「洋」、「中」或「西」的區別!

是不是你和我也有一樣的感覺呢?

不管餅里卷的是葷是素、是甜是咸,也無論餅大餅小、是軟是硬,這個不遠萬里從Mexico的來到中國的taco ,跟我們中國的各類煎餅有什麼不同么?!

我時常和同在北歐的山東老鄉開玩笑:想家?想家鄉的特產?沒事,去趟超市買幾根大蔥,再來一包「小抹布」,就能吃出齊魯大地的風味來。

上圖中,Soft Tortilla就是墨西哥軟薄餅。自從我認真研究了各種軟餅的外包裝示意圖後,總結出的學習體會就是:只要能吃,只要好吃,沒有什麼不可以卷。

就像山東盛產大蔥、齊魯人家願意烙煎餅、於是很多人就動不動想到山東大嫂好吃「煎餅卷大蔥」一樣,在這裡,北歐人也時不時地會吃上幾次墨西哥「小抹布」。毫無疑問,nordic們當然也有他們的「taco北歐吃法」。

如果,你看過我此前的北歐美食系列博文,你一定能夠猜得出,照片中的肉來自什麼動物……

是的,是北歐野生?lg,是鹿肉。

下面,就讓我們跟著照片,來看看美食是怎樣一步一步完成的吧!

鹿肉版墨西哥卷餅

A 鹿肉部分

1.將低溫速凍的鹿肉提前3至4小時,在室溫下自然解凍

2.鍋中加入適量油

(鹿肉實在是太瘦,必須要用一點油來炒。

請注意:油,一定要用玉米油或油菜花油等無味而清澈的植物油,

否則會影響到鹿肉天然的味道)

當鍋中的油燒至七八分熱度的時候,將鹿肉末或小丁加入到鍋中

3.不要添加任何輔料,僅僅不斷翻炒鹿肉

4.在90%以上的鹿肉變色後,加入適量的海鹽。

在進行下一步之前,中插一下在北歐瘋狂流行的

「超霸道切洋蔥不流淚大法」——

a.以平行線方式,從上向下切洋蔥

(請注意:不要將洋蔥一切到底,要保證洋蔥底部是沒有切斷、連在一起的)

b.將洋蔥旋轉90度,以同剛才的平行線垂直的角度,再垂直切若干平行線

(還是注意不要把洋蔥切斷)

c.切好的洋蔥(如上圖所示),向一側放倒,用一隻手握著,另一隻手開切

(切洋蔥,不是切手哈)

d.根據洋蔥的大小和剛才切好的互相垂直的平行線距離,決定每刀切多大多小。

(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發現自己的立體幾何咋這麼差涅……)

e.總之,有勞各位再看看縱剖面示意圖吧,xyz三個方向下刀,Ok?

繼續炒我們的鹿肉哈……

5.將洋蔥丁加入到鍋中翻炒2分鐘左右

6.在洋蔥變得略微透明以後,加入甜玉米粒翻炒約1分鐘

7.加入黑胡椒末調味

8.快速翻炒1分鐘後,即可停火

B 米飯部分

炒菜的同時,還需要準備的是——

米飯

北歐人很注重營養多元化與膳食纖維的攝取。

在做米飯的時候,往往會加上很多的粗糧,諸如蕎麥、紅小豆、還有fullkorn的米。

統籌學比較過硬的我,基本上,鹿肉做好的時候,米飯也就熟了。

(小小的電飯鍋是我在瑞典買的。剛買回來的時候,喜羊羊竟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他們一家人居然都不知道做米飯還需要這種「長得像猴子臉的傢伙」。很多北歐人一輩子都是用湯鍋煮米飯,實在太恐怖了……)

C 調味部分

跟我們吃烤鴨配甜醬差不多,番茄醬或泰式甜辣醬是北歐人家在吃鹿肉taco時必須要備上的。

D 卷餅部分

然後,一號人物「墨西哥小抹布」閃亮登場——

放進盤中,再到微波爐里轉上15秒(為了讓墨西哥薄餅變得更軟些)

E 最後「組裝部分」

  • 在餅上放入炒好的鹿肉末
  • 再加入適量燜好的米飯
  • (這是我認為北歐人最最好玩的地方,他們吃各種卷餅的時候,都一定還要卷上些米飯。我問過喜羊羊,照這種混搭吃法來,我下回把義大利面卷進去行不行?喜羊羊竟然說我吃得毫無章法、思維混亂!切!!!)

  • 許多北歐人還會在卷餅里放上一些生的洋蔥粒,來更好地烘托鹿肉的鮮味。
  • 此外,這樣,taco的味道也更濃烈些。

  • 最後,加入番茄醬或者泰式甜辣醬,開卷!
  • 大功告成以後,沒來得及照相,就被我啃了一口的taco……

    北歐中國妞其他鹿肉美食(點擊標題即可進入)

    地道100%芬蘭烤鹿肉

    小年鹿肉餃子

    鹿肉,瑞典人的家常便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