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幼薇與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姿色傾國,天性聰慧,她的一生,看似大起大落,卻不長不短、不悲不喜。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魚幼薇生於晚唐時期的長安城,父親是落第的秀才,在她幼年就早早去了,母親一人靠給人漿洗撫養她長大。讓人欣慰的是魚幼薇自小好讀書,而且才思敏捷,傳聞她五歲可頌詩百篇,七歲能出口成章,十一二歲時詩名便盛播長安城,被人譽為「詩童」。

盛名在外,總有人慕名前來一睹風采,溫庭筠就是其中一個。初見時,溫庭筠以「江邊柳」為題,想試探一下魚幼薇的才學。魚幼薇沉思片刻即吟詩一首,「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彼時魚幼薇年僅十歲,而溫庭筠已是頗有聲名的詩人,但他還是被詩中的才情驚艷了!此後二人便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溫庭筠每日指點魚幼薇詩作,並且親自照顧她的衣食起居。這段時間大概是魚幼薇短短一生最溫暖寧靜的時光,可惜好景不長,溫庭筠的生命中不只有詩詞歌賦,他還有自己的仕途和抱負。不久之後,溫庭筠離開長安,遠去襄陽做了一個小官。

魚幼薇早年喪父,直到分別後才發現自己對亦師亦友亦父的溫庭筠產生了別樣的感情,她思索再三,還是作詩一首《冬夜寄溫飛卿》,表露自己的心跡。溫庭筠,字飛卿,魚幼薇直呼其字難掩心中愛慕之情。如若二人能成,倒也是才子佳人般配的緊,但溫庭筠沒有接受。

溫庭筠天生狂傲,偏仕途不順、命運多舛,才情頗高卻相貌醜陋,有「溫鍾馗」之稱,更重要的是他年長魚幼薇32歲,自慚形穢,可嘆造化弄人,一段還在萌芽的愛情就此隨風消散了。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雖然沒有接受魚幼薇,但溫庭筠心裡對她孤身一人始終放心不下,遂將自己的好友李億介紹給她認識。

李億是如假包換的青年才俊,新科進士,官至左補闕,可謂是前途無量,而且人又生得端正健壯,性情溫和。李億曾在遊覽崇貞觀時讀到魚幼薇留下的題詩,心中大為仰慕,後來做客溫家時又看到一幅字跡娟秀的詩箋,得知作者原為一人後只想一睹其風采。

魚幼薇自知與溫庭筠已再無可能,母親去世後更覺孤苦無依,此刻她對愛情的渴望更勝從前。溫庭筠見郎有情妾有意,自然樂意從中撮合,二人一見如故,自此情根深種。

魚幼薇以為自此可以與李億長相廝守,可是李億原配夫人裴氏的到來打破了她一切的幻想。裴氏出身名門,家世顯赫,對於魚幼薇這樣既有美貌又解風情的小妾,她豈能容下!裴氏逼李億休妾,李億無奈,將魚幼薇送至京郊咸宜觀為道士,道號玄機。

公元866年,長安城再無才女魚幼薇,而咸宜觀則多了一位叫魚玄機的女道士,也是這年,世間少了才高八斗的溫庭筠。溫庭筠逝世後,道觀清修的魚玄機更覺孤苦伶仃。但此時魚玄機心中還抱有一絲期望,等啊等,一日又一日,一年復一年,李億卻不曾出現過一次。三年後,魚玄機等來了李億攜妻外放為官的消息。

一千多個日夜,青燈孤影為伴,魚玄機只覺自己一片深情如同江水般付諸東流!傷心絕望之際,魚玄機寫下那首傳世名詩,「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

癡情總被無情誤,看透人間風月之後,魚玄機開始肆意放縱。咸宜觀,老少咸宜,觀外張貼一紙「魚玄機詩文候教」,不幾日工夫就傳遍了長安。唐朝風氣開放,長安城內無數自持有幾分才情的文人雅士和風流公子慕名而來,當時魚玄機正值二十齣頭,兼具少女嫵媚與成熟風韻為一體,加之她的才華和風情,眾多風流才子皆為入幕之賓。

面對形形色色的訪客,魚玄機一概收下,放下所有清白徹底淪落,作風放蕩,以最沉淪的方式和以往的自己訣別!

在這種墮落放蕩的生活中,魚玄機迎來了她生命中最後一絲曙光,識遍人間聲色後,一個清秀又帶著幾分靦腆的樂師闖入了她的生命。樂師叫陳韙,從此成為咸宜觀中的常客。

浮世滄桑,而今的魚玄機早已不是往昔的模樣。一日魚玄機出門會友,交代婢女綠翹如果陳韙來訪,速去告她。誰知綠翹不僅沒有聽命,反而與陳韙有私。魚玄機得知後大怒,嚴刑拷打綠翹,不曾想失手殺死了她……

唐朝律例規定,奴婢有罪不告知官府私自處死者,杖責一百,奴婢無罪私自處死者,徒刑一年。但魚玄機艷名在外,咸宜觀不像道觀卻像妓院,儼然成為長安城的一大「公害」,京兆府尹判其斬立決,年僅26歲的魚玄機永遠地消失在大唐的春秋裏。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魚玄機始終是孤獨的,她迎來送往一人又一人,卻始終無人為她駐足回首。少女情懷中,因敬生愛,萬千情意在心卻無疾而終;情竇初開時,一味遷就,繾綣退去反而遍體鱗傷;雲淡風輕後,卻遭遇情郎和侍女雙重背叛,最後誤了卿卿性命。紅塵煙火,月上柳梢,言盡茶涼,曲終人散,這短暫的一生正如名字一樣,充滿玄機。


魚玄機的一生成也男人,敗也男人,最後因為爭風喫醋把自己送上了刑場。

魚玄機是唐代有名的女詩人,更是「預言家」。她的「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成為了千古名句,也是至理名言,更預示單身的女子要小心「渣男」。

紅顏薄命一詞用在魚玄機身上再合適不過不過,魚玄機又名魚幼薇,是唐朝有名的女詩。

魚玄機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26年,卻也綻放了最美的時光。


魚玄機生在落魄的文人家庭,幼年喪父——青年遇貴人溫庭筠——妙齡時候遇渣男李億——自甘墮落——一命償命


魚玄機生於晚唐時期的長安城,是落魄的官家後代,魚玄機的父親也是父親是秀才,在她幼年的時候父親常常教其讀書習字,魚玄機之所以能成為才女,父親的功勞很多,但在魚玄機六七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就過世了,全靠母親一人拉扯長大。


天生聰明的魚玄機沒有因為父親的去世而放棄學習,相傳她反而更努力在其十來歲時候便因為出口成詩,被人譽為「才女」。


也是因為其的聰明引起了溫庭筠的注意,當時的溫庭筠已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但他還是被眼前的小詩童的才華所震驚。

經過瞭解魚玄機的家庭變故後,溫庭筠決定幫助魚玄機,並在生活上給予照顧,還定時指點魚幼薇詩作,溫庭筠無微不至的照顧讓魚玄機感動不已,體會到了久違的父愛,也對這種愛心動不已。


兩人亦師亦友的關於直到溫庭筠離開長安纔不得不說再見,對於溫庭筠的照顧,情竇初開的魚玄機把它當做了自己的愛情,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中,魚玄機大膽的向溫庭筠表白了自己的心意,甚至還寫了一首《冬夜寄溫飛卿》表白溫庭筠的愛,但胸懷大志的溫庭筠卻拒絕了,在臨走前介紹了自己的好友李億代為照顧魚玄機。

李億雖不及溫庭筠有才華,但也是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的美男子一位,且在仕途也小有作為,前途不可限量。


由於此時的魚玄機沉浸在失去母親的痛苦中,李億的出現填補了魚玄機心裡的痛苦,生活也變得陽光起來,兩人的結合絕對是郎有情妾有意的才子佳人。


好景不長,李億老婆的出現徹底讓魚玄機如夢初醒,原來自己深愛的男人是有婦之夫,而且李億非常在乎自己的媳婦,為了避嫌,李億把魚玄機安排到了道觀隱身。


但深愛李億的魚玄機並沒有在意,直到李億的消失,魚玄機才明白過來自己遇到渣男,傷心難過之餘,魚玄機寫下那首後人熟知的,「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後來隨著溫庭筠死亡的消息傳來,魚玄機心裡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失去生活的希望,為了麻痹自己,魚玄機開始放縱自己,竟然公開宣傳自己,張貼「以詩會友」告示,沒多少時間魚玄機的大名就傳遍了長安。引來很多的文人雅士和風流公子慕名而來,都來一睹才女魚玄機的真容。


面對各色各樣的人,魚玄機來者不拒,放蕩縱容自己的心智,整天和來者淪陷其中。直到遇到樂師叫陳韙,,魚玄機面對溫文爾雅的樂師又心動了,奈何樂師的面相卻騙過了魚玄機的眼,竟私下和其身邊的侍女混在一起,後來魚玄機知道後醋意大發,私下嚴打侍女,沒想到竟失手將其打死了。


俗話說殺人償命,在那個時代都一樣。由於魚玄機的放蕩之名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了避免百姓議論,當時的官員立刻對魚玄機實行了斬立決,一代才女到死也沒有遇到自己的愛情。





魚玄機,原名魚幼薇,是一個成名很早的倡家女,十二歲已在詩文上才情艷艷,名動京城。

魚玄機所處時代,正是女皇武則天執政時期,文學藝術空前繁榮,達到歷史未有的新高度,女子以才貌學識出名的人物很多,官居高位的上官婉兒就是最有名氣的代表。

魚玄機的詩文深得一些名人雅士的追捧。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的名句就出自魚玄機。

說到魚玄機不得提當時的著名詩人溫庭筠,他聽到魚玄機的故事,讀了魚玄機的詩文後,大加讚賞,並有意結交,見面之時請魚玄機和詩一首,魚玄機見江邊垂柳依依,葉茂色翠,隨吟出一首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

蕭簫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溫庭筠大加讚賞,成了魚玄機的忘年交,亦師亦友,也給魚玄機坎坷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溫庭筠的熟人李憶,是當朝狀元,風流俊逸,經溫庭筠介紹認識了魚玄機,李憶被魚玄機的才情折服,又迷戀她的美貌,於是才子佳人,郎情妾意,演繹了一段佳話,最後,魚玄機被李憶納為小妾。

魚玄機得一知心人,心滿意足,可是,命運卻因此變故,她沒能過上安適的生活。

李憶的正室裴氏是一位大戶人家的小姐,她善妒、專橫霸道,不容李憶身邊有這麼一位吟詩頌賦的紅顏知己,在裴氏的幹預下,薄情郎李憶將魚玄機哄騙至京郊咸宜觀作道姑,於是就有了道姑魚玄機。

魚玄機起初不知李憶已將她拋棄,在道觀吟詩作賦,賞春悲秋,靜靜等待,等待情郎的到來。

可是,心願未能達成,當得知李憶已攜妻揚州赴任,跟斷線的風箏一樣,消失的無影無蹤,魚玄機崩潰了,從此這個世界上清純的魚玄機機不見了,一個遊戲人間的道姑魚玄機誕生了。

魚玄機被無情拋棄後作詩一首: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魚玄機揮手告別了過去的歲月,她在道觀貼出告示:魚玄機詩文候教。

至此,不斷有文人騷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見到順眼喜愛魚玄機會留之夜宿,一個風流淫蕩的魚玄機,成了各色獵奇男子的目標。

魚玄機收養的幾個侍女逐漸長大,其中一個叫綠翹的侍女,背著魚玄機,與她的恩客有了魚水之歡,讓魚玄機大怒,兩人言語不和發生口角,魚玄機喪失理智時,誤殺綠翹被處以極刑,死時僅26歲。


說魚玄機要從另一個人開始說起。這個人是溫庭筠(812—866年),唐末大詩人,年輕時才名遠揚,而且他還是個考試天才。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人送外號「溫八叉」或「溫八韻」。據說,多次當槍手替別人考試。可惜,溫庭筠天性狂傲,在宮廷鬥爭中站錯了隊伍,得罪了權貴,一生仕途不順。

溫庭筠相貌醜陋,別人送給他一個「溫鍾馗」的外號,他也欣然接受。在「以貌取士」的唐朝,相貌醜其實是很悲催的事情。然而,溫庭筠雖然貌醜,卻心地善良。

才女魚玄機因父去世,母女只能住在平康里,平康里大家知道,是唐代娼妓雲集的紅燈區。

魚玄機與她的母親實為生活所迫,靠給青樓裏的娼家做些針線、洗衣服來維持生活。

溫庭筠在平康里打聽到魚玄機的住所,於是登門拜訪她。這一年,女詩童魚玄機才13歲,當時她叫魚幼微,肌膚白嫩,活脫脫的一副美人坯子。溫老師不由得對魚幼微生了憐愛之情。

魚幼微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詩文,5歲時便能背誦數百首著名詩章,7歲開始學習作詩,12歲起,她的詩作就已在長安文人中傳誦開來,被人譽為「詩童」,又稱「魚才女」。

溫庭筠請魚幼微即興賦詩一首,想試探一下她的才情。

魚幼微思索後便在花箋上寫下:「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江邊柳》)

從此,溫庭筠經常出入魚家,他與魚幼微的關係,既像師生,又像父女與朋友。

3年後,年近六旬的溫庭筠要去襄陽任刺史幕僚而離開長安。魚幼微發現她根本離不開他了。難道,這就是師生戀?

魚幼微先後寫了《遙寄飛卿》與《冬夜寄溫飛卿》。飛卿是溫老師的字,收到書信,溫老師仰天長嘆。他思前想後,仍堅守以前的原則,只要不跨出那一步,溫庭筠就還是溫老師。

860年,溫庭筠回到了長安。兩年多不見,魚幼微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明艷照人了,他們依舊以師生關係來往。當然,平康里的坊間也有傳說,說魚幼微把她的初夜給溫老師了。

後來,溫庭筠把魚幼微介紹給了已高中狀元的李億。魚幼微本來就對溫庭筠老師言聽計從的「大叔控」,她欣然接受了溫庭筠為她牽來的紅線。李億接過了溫老師轉過來的盤,與魚幼微度過了一段短暫的男歡女愛的幸福時光。

時間不長,李億的原配裴氏聞訊趕到長安,一進門就把魚玄機暴打了一頓,沒過幾天,就逼李億寫下了休魚玄機的書。

魚玄機被轟出了李億的小別墅。李億又私下在曲江找到一處避靜的道觀――咸宜觀,捐了一筆數目應該不小的油錢,把魚幼微安頓在那裡,「玄機」的法號就是咸宜觀觀主給起的。從此,魚幼微被稱為「魚玄機」。

3年後,李億攜妻赴揚州任官。魚玄機覺得自己被人拋棄,空將一腔情意付之東流。

李億不辭而別,咸宜觀觀主去世,魚玄機從此開始了她豪放的生活。她在觀中收了幾個徒弟,充當侍女。她在咸宜觀門口張貼出「魚玄機詩文候教」,還拍了一張照片發在朋友圈。詩人們想跟她談詩,哪個能抵住誘惑,聊嗨了魚玄機就將來人留宿繼續對「候教」。

不幾天的工夫,「魚玄機詩文候教」消息就傳遍了長安大大小小的詩歌俱樂部,魚玄機的名字一時在朋友圈刷了屏。

某天,觀中來了三位有錢的富二代,帶著身材魁梧、舉止清雅的一位樂師(陳韙),魚玄機大動芳心,頻頻以眉目傳情,樂師陳韙哪有不明白的道理,第二天夜裡就悄悄前來「候教」。

後來,魚玄機因陳韙與弟子綠翹的事情,誤殺了綠翹,喫了官司,被處以斬刑。有人評價魚玄機的一生——她是詩人、道姑、妓女,也是殺人犯。

魚玄機死的這一年,她26歲。溫老師認識她時13歲,她認識溫老師也有了13年。

如果,當初魚玄機跟了溫庭筠老師,她的人生還會是這樣嗎。


魚玄機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幼年時別名魚幼薇。她家境貧寒,父親是位落魄書生,在屢試不第的情況下,轉而將一身的才學傾囊相授與愛女。幼薇自小經過嚴格的詩書培養,再加上天資慧穎,很快就成為小有名氣的才女。

「嚴霜偏打無根草,禍來只奔福輕人」。在她還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得病過世了,留下母女倆生活沒有著落,就只能到長安的妓院裏以洗衣為生。好在她的生命並不全是灰色,也曾透出過絲絲亮光。這光亮的來源是當時的詩壇泰斗--溫庭筠。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這穠艷精緻的詩句就出自溫大才子之筆。他乃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本是簪纓詩禮世家,可到了他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又兼之雖懷絕世才華,卻恃才傲物不懂逢迎,在科場上也是屢屢失意。在前途無望的情況下,他索性混跡秦樓楚館,偎紅倚翠、淺吟低唱,試圖以這樣放浪的生活彌補心中的痛苦。好在當時的名妓們重才華,都願意交往周濟他,而他那些穠麗的名句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得到靈感寫出的。

他聽說魚幼薇之事,很好奇小姑娘到底能有多高的才華,因此上門拜訪,並以江柳為題命其賦詩。

魚幼薇不慌不忙地思索了一下,很快提筆作詩一首:

《賦得江邊柳》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

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

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幼薇敏捷的才思折服了溫庭筠,自此他收她為徒,經常上門來指點她的詩文,並在能力範圍內提供物質上的周濟。

自古佳人愛才子,心氣高傲的幼薇在朝夕相處中早就種下了初戀的情愫,她投向溫庭筠的剪水雙眸不知何時盛滿濃濃的愛意。久經風月場所的溫庭筠退卻了,他深受儒家思想薰陶,自知師生間有倫理上不可逾越的鴻溝,更兼年長幼薇幾十歲且相貌醜陋,為此他很快外調離開長安,做了感情上的逃兵。

在他離開期間幼薇寫過很多詩作寄託思念,但都杳無音訊。待幾年後他回來時,身邊帶來了一位青年才俊--新科狀元李億。

原來他心下一直為幼薇謀劃未來,最後覺得將幼薇嫁給這樣的才俊為妾纔不辱沒了她的才華。李億本已聽說幼薇的才名,待相見時更驚艷於她如花的美貌,很快就迎娶幼薇過門為妾。

可惜李億之妻裴氏非常嫉恨幼薇,經常對她橫加責打,最後又逼李億將其休出家門。

懼內的李億隻好花錢將幼薇安置在長安的一所道觀內,更名玄機,並許諾在三年內做通大婦的思想工作再接她回去團圓。

天真的幼薇相信了他的許諾,在這幾年裡日夜思念盼望,「過盡千帆皆不是,腸斷白萍洲」,癡情的等待終成空,負心郎李億早已將她拋棄,再也不回來了。

受此打擊的玄機性情大變,再也不為誰守身如玉了,她不相信這世上還有純真的愛情,她寫詩抒發了自己心中的憤慨:

《贈鄰女》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此後她以詩文討教之名艷幟高張,引得長安風流浪子競相湧入道觀。

隨著韶華流逝她逐漸有了危機感,是這樣一直迎張送李下去嗎?她似乎又喜歡上了一位樂師,想過平常人的生活。

一次她出門前囑咐侍女綠翹,如果樂師來了務必叫他等待她回來。可當她到家時發現樂師已離開,而綠翹神色可疑,發橫釵亂,當時妒焰如火,竟失手將侍女打死了。

她將綠翹掩埋在土裡,可飛舞的綠蠅和屍臭還是被好事者發現報了官。主審的官員為當初追求她未果的舊識,乘此機會從嚴發落,將她問成斬刑。

她被處決的那天,老淚縱橫的恩師溫庭筠聲聲喚著她的名字,可一切都晚了,一代才女就這樣香消玉殞,留下對愛情無限心死的缺憾。


魚玄機是晚唐時期有名的才女,與薛濤,李冶,劉採春合稱為唐代四大才女。提到魚玄機也不得不提晚唐時期一位著名詩人,那就是溫庭筠。

魚玄機原名為魚幼薇,因父親早逝,自己和母親相依為命,得到父母優良的基因的緣故吧,從小就聰慧過人,善屬文,好寫詩,小小年紀就能寫出詩文。十幾歲的時候就認識了著名花間派詞人溫庭筠,因二人詩文交流,隧成為忘年之交,二人於是經常有詩文相互唱和。

她和溫庭筠之間以文會友,友情非常深厚,可能是因為溫庭筠想要給她找一個好的歸宿,魚幼薇14歲的時候,恰好狀元及第,一個是才子一個是佳人,在所有人眼中可能都認為是絕配,二人之間畢竟都是文人,也很有共同語言,所以很快就相愛並在一起了。

但是李憶在這之前卻是有妻室,並且她的妻子很是強勢,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這個母老虎怎麼可能容得下才貌雙全的魚玄機呢?李憶也是軟弱,不敢違背妻子的意思,所以最後將魚幼薇送往一道觀,並許下三年期限,魚幼薇改名為魚玄機。但是這個渣男並沒有實現他的諾言,最終還是辜負了魚玄機。

經歷過被渣男拋棄的魚玄機,可能是不相信愛情了,最後完全變了一個人,在道觀中招納了一批文人雅士,整天在一起飲酒賦詩,交流感情,活生生將這個道觀變成了風流雅士的聚集之地,並且還養了很多的侍女。

在這羣文人雅士當中,魚玄機喜歡上了一位樂師,但是這個樂師卻喜歡上了她的一位侍女,魚玄機在氣急敗壞之下將這個侍女杖斃,而後這個才女最終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被處死,當時僅僅二十七歲,一代才女就這麼香消玉殞。

這個只記載於野史,於正史中並無記載,雖然這個故事這個劇情略顯狗血,但是魚玄機的才華,她的作品卻名留於現在。


很多女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用男人的錯來懲罰自己,即便是大唐才女魚玄機也沒有例外,因為得不到自己愛的溫庭筠,又被愛自己的李億欺騙和拋棄,魚玄機最終徹底放飛自己,借著以詩會友的名義在道觀裏縱情聲色,而因為妒忌殺死婢女綠翹而獲罪入獄,最終被處斬。27歲,在生命的最好年華香消玉殞,留給後世無限的扼腕,但關於魚玄機獲罪的緣由卻成了千古謎案,畢竟,妒殺婢女的記載實在疑點重重,不得不讓人懷疑另有隱情。但另一方面,關於魚玄機的記載在正史中並沒有多少,所以註定的,她將永遠都是一個謎。

魚玄機最開始的名字是魚幼薇,觀其名字就知道她的父親必然是飽讀詩書的,但於官場卻是無緣的,所以魚幼薇自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讀書,寫詩,並頗有靈氣,但她的父親去世的早,留下孤兒寡母為生活所迫。魚幼薇十歲之後認識了當時已經四十多歲的著名詩人溫庭筠。彼時,溫庭筠經常出入煙花之地。而魚幼薇隨母親在那些地方給人家洗衣服,於是,溫庭筠就認識了詩文小有名氣的魚幼薇,並時常指點一二。溫庭筠的才華深深地吸引著魚幼薇,而他在官場的不如意也時常牽動著魚幼薇的心,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溫庭筠已經是魚幼薇生命中不能割捨的一個人。兩人之間常常有詩文唱和,但溫庭筠卻不願意或者不能為這份情負責,畢竟他的年齡快可以做她的祖父了。

不久後,溫庭筠把魚幼薇介紹給了剛剛狀元及第的李億,才華橫溢的李億立即拜倒在魚幼薇的石榴裙下。不久,李億就把魚幼薇擡回家做了小妾,但魚幼薇在李家的日子並不好過,才情與美貌俱佳的魚幼薇不容於當家主母,李妻常常拿魚幼薇的錯處處罰她,而李億對這些向來是不過問的,更不會偏向魚幼薇,魚幼薇自己也有傲氣,不肯向李妻低頭,終於過了這麼幾年,李妻逼著李億將魚幼薇扔到了咸宜觀出家,魚幼薇該名為魚玄機,當時的李億還信誓旦旦說三年之後會接魚玄機回家。而那時,魚玄機對這個男人還是抱有一絲幻想的,即便他之前對她的委屈視而不見。所以這三年裏,通過溫庭筠,兩人還是有詩文往來的,只是約定之期早過了,李億卻沒有了蹤影。

之後魚玄機似乎就放飛了自我,在道觀裏以詩會友,看對了眼就可以到廂房做進一步交流。魚玄機為此還養了幾個聰慧的侍女。有一天,魚玄機應邀外出,交代侍女綠翹若有客人來訪,就告知他自己的去處。等傍晚魚玄機回來的時候,果然有客人來過,還是常客,只是沒有進門聽到魚玄機不在就走了,不曾停留半刻。但魚玄機明顯不信,她認為綠翹一定是和那人發生了什麼,所以那人才沒有去尋找自己或者等自己回來。於是晚上,魚玄機把綠翹叫到了廂房,開始審問她,綠翹不承認,魚玄機就把綠翹的衣服脫了狠狠地抽打,最終綠翹一命嗚呼了。魚玄機害怕,就把綠翹埋在了後院裏,對鄰人說綠翹跑了,但沒過多久,還是有人發現了花園的蹊蹺,於是報了官。

當時很多官員都為魚玄機說情,但京兆府府尹溫璋(溫庭筠的遠親)是出了名的殘酷,他可不聽別人擺弄,於是上報給了唐懿宗。不知為何,等待魚玄機的命運竟然是秋後問斬。在今天來說,殺人償命乃是天經地義,但在唐朝,一個女人殺死自己的侍女,會被判死刑實在不可思議,這件事記錄在唐末皇甫枚的《三水小牘》中,真實性實在不怎麼高,但魚玄機卻真真切切被殺了。


首先申明一點,無論正史還是野志,對魚玄機的記載其實都很少,隻言片語而已,但她的詩名的確是傳世的,現存的詩就有50首之多,《全唐詩》亦有收錄。縱然才貌兩全,但「唐朝最美道姑」這個說法,安得其實不是那麼恰當。

溫庭筠的忘年之交

可以說,魚玄機因花間詞派掌門人溫庭筠的賞識而享有盛名,也可以說,她因遇見知心知意的溫庭筠,人生軌道冥冥之中發生了轉變。

網傳的雞湯文實在太多,穿著附會,增加了很多如臨其境的細節,拼湊出各種文藝氣息、言情氣息撲面而來的橋段,答主不想再轉述。

簡單說來,幼名魚幼微的魚玄機,雖家境凋敝,但深得父傳,聰慧過人,能詩擅文,小小年紀已然詩名在外。奈何父親仕途落魄,英年早逝,所以和母親相依為命,過得甚是湊合。

溫庭筠慕名前去一探究竟,蓋章認證了她的才華。沒有蘿莉與大叔的故事,沒有驚世駭俗的忘年之戀,溫庭筠固然賞識她,兩人之間也有亦師亦父的情感,但終歸只是,多年知心知意,時時以詩唱和。

比如魚幼微11歲那年,溫庭筠出任方山尉,魚幼微作《早秋》,溫庭筠以《早秋山居》相和;魚幼微14歲那年,溫庭筠遠去襄陽任刺史幕僚,溫庭筠寫《晚坐寄友人》,魚幼微和《冬夜寄溫飛卿》。當然,一句「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還是道出了少女寒窗深閨的寂寞心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溫庭筠憐惜魚幼微的方式,是為他找到一個好的歸宿。

858年,李億狀元及第,可謂少年春風,鮮衣怒馬。和兩人正好都相識的溫庭筠,有心撮合了兩個人。魚幼微和李億倒是很投眼緣,也在一個精神層面,很快墜入愛河。

奈何李億是早娶了正室的,還偏偏是個妻管炎。裴氏容不得這個才貌雙全的妾室,種種發難。逼得李億兩頭保全,左支右拙,最後,把魚幼微送往長安附近的咸宜觀暫住,並以三年為期,許她未來。在咸宜觀,魚幼微改名為魚玄機。——牽強附會地說,「唐朝最美道姑」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

李億終究沒有如溫庭筠所願,還是辜負了魚玄機。他此後顧及仕途,帶著原配遠赴揚州,放棄了這個曾經情意相投的妾室。失望之餘,魚玄機寫下了《贈鄰女》,其中「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一句,成了她流傳千古的經典絕句。這首詩的另一個名字,叫做《寄李億員外》。

詩文候教,最終香消玉殞

魚玄機在李億之後走上了一條放飛自我的人生道路。根據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初孫光憲《北夢瑣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拼湊出的記載,後來的故事其實比較狗血——

她在道觀裏貼出「魚玄機詩文候教」的告示,招來了許多文人雅士、風流公子,談詩論情、通宵達旦,過得極為叛逆、豪放,又收養了一些貧家幼女作為侍女。然後,她愛上了一個叫陳韙的樂師,而陳韙偏偏和她的一位女婢綠翹有染。被發現後,她氣急敗壞,把綠翹杖斃,鋃鐺入獄。

被捕後,她曾寫《獄中作》表明心跡:「明月照幽隙,清風開短襟」。眾多名仕為她求情,獲救出獄後,她改名虞有賢(一說魚又玄)。然而三年後,她還是被追案處死,時年僅二十七歲。

這些狗血細節經得起推敲嗎?未必。從邏輯上,光是人設的崩塌,就難以自洽。敲黑板,最先傳出整個故事完整版本的《三水小牘》,畢竟是一部記載晚唐奇聞異事的傳奇小說集,而不是正史。

懷疑這段故事真實性的人不在少數,比如溫州大學的教授張乘健就認為,魚玄機「妒殺」案是亙古之謎,也是千古奇冤。

然而千年就這麼過去了,無論魚玄機經歷了怎樣的是是非非,她的感情經歷,雨打風吹去,但她的灼灼才華,終究名垂青史。

她當然是可悲的,在那樣的社會,她的一生,終究如雨打浮萍;但她又是可敬的,她力圖活出的自我,使她在女性沒有話語權的年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魚玄機,原名魚幼薇。後入道觀,道號玄機。因此得名。

一、拜溫庭筠為師。魚玄機是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才華自不必說,相貌更是俏麗,是真正的才情與美貌並存的女子。就連溫庭筠也是聽說她的才氣,特地收她為學生,據說當時溫庭筠讓魚玄機以「江邊柳」為題做一首詩,魚玄機稍作思忖,便作出: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春水面,花落釣人頭。 根老藏魚窟,枝底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

二、嫁李億為妾。當時李億中了狀元後走入仕途,被魚幼薇的才情所傾倒,作為朋友的溫庭筠介紹李億和魚幼薇相識,不久兩人就墜入愛河,李億納魚幼薇為妾。但當時李億有原配,裴氏,生性妒忌潑辣,心機頗深,是個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主,逼的魚幼薇出家到長安的咸宜觀。這時,魚幼薇有了道號「玄機」。魚玄機內心對李億還是頗有情意,多次寫詩寄託愛戀,但李億懼內不敢再與魚玄機交往,魚玄機心灰意冷。

三、破罐破摔,一改自身形象。在觀中幾年,魚玄機也深知李億不會再回來,乾脆在道觀放縱起來。她在觀中弄了一「魚玄機詩文候教」,明則請教詩文,實則看到長相俊美的前來討教就與他留宿與道觀。但她活的恣意瀟灑,想開門就開門,不想開門就休息。有一天,魚玄機發現自己的婢女綠翹與自己的情夫陳韙有染,質詢於她,不料被綠翹搶了白,玄機一怒之下,將其殺死,埋在道觀中。但不久就被人發現,審判後,將其處死,結束了她可悲可嘆的一生。


第一件事,道姑是不尊敬的稱呼,和尼姑一樣都屬於輕蔑的稱呼,屬於三姑六婆的一種,等於罵人的說。

正確的稱呼是直接叫某道長、某爺、某道士、某坤道,因為入道不分男女,對尼姑的正確稱呼是某比丘尼。

然後再科普一下中國古代的著名坤道。

在儒釋道三教中道教是唯一一個出現女性領袖的宗教,也是唯一個在歷史上有著名女性教職人員的宗教,這裡為大家介紹五個歷史最著名的女道士,但女道士非道家稱呼,道家對女性道士稱之為坤道,大家見到女道士後如稱呼男道長一般就好,道教男女平等古代只許男性戴冠,故坤道又可稱之為女冠。

一 魏華存

魏華存是晉朝坤道,字賢安,為今山東濟寧市人,上清派第一代太師,民間稱之為「二仙奶奶」。

她本是晉武帝左僕射魏舒之女。魏華存天性好道,年二十四時父母強逼嫁南陽劉又諱彥,出嫁之後魏華存不改學道之心,為父生二字,後中原展覽隨晉室南遷。南遷之後魏華存二子皆為晉關,以此為基魏華存和晉朝士族關係密切,引大批士族入道,為上清派一帶宗師。

二 李商隱愛人

李商隱有幾首無題詩,據學者考證,此詩皆是在寫給一個坤道的,因李商隱寫的愛情詩影響巨大,這個坤道也隨之聞名,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等詩中,李商隱提到了「宋華陽」的名字,故此坤道因名宋華陽。

大家熟知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就是描寫李商隱對此坤道的相思之情。

三 楊貴妃

楊貴妃本是壽王李瑁的妃子,是李隆基的兒媳婦,為了順利迎娶楊貴妃,李隆基採取了迂迴策略,先讓楊貴妃出家為道,再讓楊貴妃還俗,所以對於楊貴妃到底算不算坤道歷來是有爭議的。

四 魚玄機

魚玄機是唐代著名才女,她在正史上沒有記載,《三水小牘》中說魚玄機是倡優之女,《唐才子傳》之後又說魚玄機曾嫁中書舍人李億為妾,因妻子嫉妒被逐出家門,此後資料大多說魚玄機生性放蕩不自製,文采卻讓道德君子汗顏,又因殺害婢女入獄處死,在二十多歲結束了她坎坷一生。

五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聲名赫赫,太平一名本是她的道號,她曾想效法武則天,事敗後被殺。她出家非她本意,為八歲時為替去世的外婆榮國夫人楊氏祈福出家入道,在出家之後她一直住在宮中,直到吐蕃派使者來求娶太平公主後才住入道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