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是由小小的欺負累積而成。促使這小小欺負動作的起因很多,可能是雙方有過節,可能是被害者形象或社會地位較弱勢,也有“我就是看他不順眼”這種毫無道理的藉口,但最多的是“尋找溫和,不太反抗的人當目標,聯合他人共同針對並採取行動,藉此凝聚團隊友誼,也壯大自己的聲勢。”簡單的說,就是利用欺負人這點,來替自己交朋友,或是獲取禮物及金錢。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導致霸凌事件出現,不管是言語羞辱、肢體毆打、金錢勒索、排擠冷暴力,天下沒有任何一個人,該受到這樣的對待,只有被害者本身可以關起門來檢討,外人不該以自己的價值觀與過往經驗,去臆測受害者“是不是做了什麼才被大家討厭”。

  前幾天,我們到商場的玩具樓層,買賣嘛,店家總是提供一些試玩品吸引孩子駐足,來到這個一體成形的玩具桌,桌邊延伸出4個位子,提供積木給孩子玩耍。

  一開始,DA很專心在搭自己的花車,還問鄰座的小朋友:“姐姐要不要一起玩?”雖然馬上被回絕了,不過回絕很正常,大人該放孩子挑選自己的玩伴,他們有權利接受,也有權利拒絕,這是我給DA的教育。

  隨着另一位小女孩離開,剩下兩個孩子,姑且用A、B代稱之,她們似乎是一起來的朋友,沒多久就開始捉弄小DA,她們竊竊私語說:“你看她弄得好醜!”便站起來把剩下的共用積木清光,再約好由A女孩將積木丟回中間凹陷的歸位處,B女孩要馬上從另一頭把積木撈走,不讓DA拿到。

  我蹲在桌邊跟DA一起玩,她們的行爲我看在眼裏,但我不作聲,陪着DA一起玩,試圖轉移她的注意力,不讓DA落入她們的陷阱。A女孩看DA沒注意到,就叫夥伴大力一點,一個積木被直接丟到DA這角落,我馬上大聲提醒DA:“謝謝姐姐跟你分享!”,DA傻傻地道謝。

  大人的介入並沒有讓她倆停手,她們的動作越來越大,越來越刻意排擠DA,我就笑笑直說了:“小朋友,這是店家提供給大家的玩具,大家都可以玩。我們很謝謝你剛剛分享,但你現在這樣就不太好!”

  此時,坐在離我們3步遠、臨時座位區的大人終於出聲(不說我還不知道她們的媽媽都在旁邊呢!)把孩子召回,要她們到別地方玩,一句話、一個點頭致意都沒有,毫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捉弄了別人的孩子。

  看似事情結束,但真的“是換個地方玩”就解決了嗎?

  身爲媽媽,孩子做出這樣欺負人的動作,竟然只有一句毫無教育意義“換個地方玩”難怪現在霸凌這麼嚴重,大人眼睜睜看孩子做出錯誤的行爲,卻沒有好好指正跟向對方道歉,難怪孩子一臉嘻嘻哈哈,不當一回事!不教好自己的小孩,難道要留給社會跟法律來教嗎?

  除了期待他們管好自己的小孩以外,爲人父母,當然也擔心孩子會不會碰到這種小小的霸凌狀況,要如何提醒孩子分辨“自己被欺負了”,怎樣引導他們“擺脫這種惡人”,萬一真的碰到了,又該“如何調適心情”以下我來分享幾點心法。

  1、平常碰到類似事件,立刻與孩子分享、討論,並溝通處理方式。

  不管是電視新聞,還是在外面公園、親子館遇見類似狀況,我都會把DA叫過來,告訴她發生什麼事,提醒她遠離小霸王或霸凌事件,此時,不管DA是不是當事人,如果小霸王再對被害者有連續兩次的相似舉動,我就會高聲阻止,替受害小孩解圍。

  爲了避免小霸王父母不滿,我會特別注意用詞跟語氣,並且以最簡短的話,把我看到的情況敘述出來,也提醒其他家庭注意“這邊有鬧事的孩子”!

  2、不喜歡就離開,不用隱忍給面子。

  很多大人自己不夠敏感,明明孩子被惡整,他還要用一種懷疑的態度,問小孩:“你是不是想太多?”

  我很反對大人用自己固有的思維來看事情,不去尊重孩子本身的感受,我們必須引導孩子,當他們覺得自己不開心,有一種“我是不是被欺負了”的疑惑,就應該要選擇相信自己,在衝突還沒有擴大之前,離開當下的互動跟環境。

  3、學會拒絕、學會說不!

  孩子對於惡作劇是沒有分寸的,有時候他們甚至會故意挑戰你的尺度,所以,我常跟孩子說:“當我說不、說不要,就請你尊重我,停下動作!”這個方法,不但可以阻止他們惡整互動對象,也能培養孩子保護自己的意識。

  4、明確告訴孩子,在外面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回家講。

  在教養照顧的路上,我們很難與孩子完全無話不談,尤其是在他們開始上學以後,明明沒什麼的事情,孩子也不見得願意跟父母分享,我認爲這是人性,不用玻璃心,認爲孩子刻意對我們隱瞞,但,必須讓他們知道“家裏若有什麼衝突,是我們之間的事,如果在外面碰到困難,一定要告訴家人,不要擔心爸媽知道後的反應。”

  5、被欺負,不是你的錯!

  很多時候,霸凌是沒有來由的,當孩子受到欺負,他們已經產生很大的傷口,此時,我們只要安靜陪伴,告訴他們,碰到這種事情,有時候就是對方單方面沒教養、幼稚不懂事而已,別把事發原因歸咎在孩子身上,讓他們知道:“被欺負,不是自己的錯。”

  當他們有了親情陪伴,在修復自己情緒的路上,會更懂得如何應對這種事情,也才能避免重蹈覆轍,或引起更多悲劇的產生。

  最後,提醒父母與孩子們,不管有什麼理由,任何人都不應該,對他人做出不友善的行爲,也沒有人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小小的嘲笑、小小的惡作劇,都可能擴大成迫害一個人的終生陰影。

  在這個以“惡搞”、“好笑”掛帥的電子時代,期待大家多有點警覺跟同理心,當任何一方對行爲產生不願意或不愉快的感覺,就應該停止動作,父母必須時刻提醒,才能避免孩子成爲霸凌事件的當事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