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與社羣”,在儒家思想中,通常不是對抗關係,因爲我們近代的文明是一種、展現“權利本位”的倫理學。傳統社會是一個“責任倫理學”。在儒家看來,每一個個體,只要實踐了你這個個體的“身分”、所相應的“職責”,那社會就已經安了。

  《論語·爲政篇》

  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在孔孟的家庭倫理裏面的“自我”,就很像那個同心圓的最核心的“圓心”,而這一個圓心,最重要的德行就是“孝”這個字。

  比如說,孔子跟子游的對話,所謂“孝”啊,並不是說你能夠給父母喫的,就完成了孝,因爲最重要的,要有“敬”!你如果沒有“敬”,那你“養”父母,跟養一隻狗有什麼差別呢?“不敬何以別乎”。

  那同心圓裏面的這個圓心,特別注重他的“責任倫理學”。這一種家庭倫理優先,尤其特別重視“角色倫理”。在過去兩千年來的傳統社會裏面,也有一些負面的問題;這負面的問題就是,使每一個個體的“個體性”,服從“社會性”。

  你要“實踐”你的職責而來的、相應的“責任”嘛,於是你的個體,這個“個體性”就被“羣體性”、相對於個人來講的“家庭”,或者相對於家庭而來的“社會”,掩蓋過去了。所以有學者說,傳統中國社會的個體,其實上都是“沒有臉孔的個體”。

  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在幾千年來的華人文化裏面,這一種在社會脈絡中的“關係的自我”之外啊,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面向,那就是“超越的自我”。這一個超越的自我與關係的自我,就是“人際關係”中的“自我”,是既有點相互緊張、但是又很難完全切割。

  我們可以用當代的學者的話來講,儒家他們的“責任倫理學”是“後習俗”的,就是你每天食衣住行這一個生活世界的“習俗”,儒家要求我們“服從”這些“習俗的倫理”,這就是儒家的“禮學”。

  可是在禮之外,儒家也同樣重視“仁學”,這一個“仁與禮”之間,它既不可分,而又互爲緊張。可是“仁在先,禮在後”,這一點也是我們考慮儒家的這個“自我觀”的時候,應該加以注意的。

  剛纔我們講到,浸潤在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裏面,“儒家的自我”所可能導致在一些個案裏面,可能導致個人“主體性”、“個體性”是受到“壓抑”的。

  比如說,宋朝的一些社會倫理,特別強調“失節事大,餓死事小”,這一種“壓抑“個人的主體性”,確實有這個問題;但是呢,我們如果從傳統儒家社會來看,個人的主體性之所以彰顯,實際上正是在社會的網絡裏面。

  “個人與社羣”,在儒家思想中,通常不是對抗關係,如我們近代文明所看到的那樣,因爲我們近代的文明是一種展現“權利本位”的倫理學。就是每一個個體,要彰顯他的“權利(right)”,那麼可是傳統的社會,它不是一個“權利倫理學”彰顯的社會,它是一個“責任倫理學”彰顯的社會。

  在儒家看來,每一個個體,只要實踐了你這個個體的“身分”所相應的“職責”,那社會就已經安了,這是可以說,是不同的這個思考典範。

  這個就好像說,一根木材如果只是被棄置在路邊,它只是一棵沒有用的木材。可是這一個木材,一旦被重新整修過,置放於一個大廟堂的正中間,作爲棟樑,這一根木材從此以後不再是一個無用之木,而是撐起了殿堂的、廟宇的一個尊嚴與光輝。

  所以古代的人,在他們的生死觀,常常是把他們個人“生理生命”的結束之日,當作是他的“文化生命”的重生之始,爲什麼呢?

  上有億萬代的“祖先”,下有億萬代的“子孫”,這一個社會文化巨流裏面,一個人、一個個體,正因爲進入這一個羣體文化的巨流,他的意義才能獲得彰顯。那我所講的,在儒家文化裏面,“個人與羣體”的關係,是一方面具有互相“競爭”的關係,可是另外一方面,它又有互相“支持”的一種關係。

  自從公元前221年,“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的阿房宮賦,當這個大一統帝國,從中國歷史的地平線升起來了以後,改變了中華文化與社會的面貌。那就是,從孔孟的時代的“多元論”昂揚的一種社會文化特質,逐漸變成了“一元論”爲主導的社會文化特質。

  與其說是,儒家思想是帝王專制的幫兇,反而我們更應該注意到,自從大一統帝國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以後,對於原始儒家精神的傷害,其實更大!

  我們今天在21世紀,就是要撥開雲霧見青天。我們知道鮭魚產卵的時候,是在山澗,山上的溪澗,然後魚卵隨着那個河流,山澗的河流,流到了太平洋,流到了大西洋。那成長了以後,他的原鄉已經植入在他的DNA裏面,不斷的給他召喚。

  所以這是鮭魚晚年的時候,他要拚搏、用生命最後的力量,然後逆流而上,從太平洋,然後要進入這個港口、進入西雅圖港,然後一路要游到他原生的那一個山上,這是非常動人的生命拚搏,回到精神原鄉的返鄉之旅。今天21世紀的人,也許也需要來進行這樣一個、回到原始儒家“精神故鄉“的返鄉之旅。

  主講人簡介

  黃俊傑,現任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學術諮詢委員、臺灣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曾任臺大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研究領域爲東亞思想史,近年着有《東亞儒家仁學史論》、《大學之理念》、《東亞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Texts in Contexts等書,多種著作被譯爲英、日、韓、越、德、法、西、斯洛維尼雅文出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