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相片

近年來數位選戰大行其道,英國科技公司「劍橋分析」今年更爆發疑似竊取臉書8700萬用戶個資,用於操控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的醜聞。英國選舉委員會26日發表「數位選戰」報告,直指英國民主可能遭遇威脅,並敦促英國國會應盡快修正選舉法,以打擊選戰中的不實消息、濫用資料以及外國勢力幹預選舉的現象。

英國網路政治廣告爆增 法令跟不上腳步

英國選舉委員會(Electoral Commission)26日發布「數位選戰:為選民提升透明度」(Digital campaigning: increasing transparency for voters)報告,指出社羣網站、數位平臺的廣告更加便宜,觸及更多選民,方便政治團體投放廣告。使得這些廣告佔政治團體整體的廣告支出,從2011年的0.3%暴增到2017年英國國會選舉的42.8%,然而英國選舉法並未與時俱進。

Even the Electoral Commission has noticed. UK democracy under threat and need for reform is urgent, says regulator. https://t.co/CzNscHRPLl pic.twitter.com/bjKZZ2FXVl

— Devra #rEUnion (@DevraWiz) 2018年6月26日

英國選舉法目前規定,英國的紙本選舉文宣,必須刊載候選人代理人的地址與姓名,也需刊載誰是文宣的金主,但是現行法令卻未規定網路廣告有揭露金主的義務。

選舉委員會:社羣網站應協助揭露政治廣告金主

英國選舉委員會主席霍姆斯(John Holmes)指出,選民「必須要知道誰(的廣告)在鎖定他們,又是如何鎖定。」霍姆斯表示:「英國政府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確保規範網路政治廣告的工具,在數位時代仍適用。」選舉委員會建議,英國政府應立即修法,要求政黨、候選人採用的網路廣告,必須比照紙本廣告辦理,揭露廣告的製作人、金主等資訊。

We want to see social media companies label each UK election and referendum advert on their platforms to make the source clear.
And deliver on their proposals for online databases of political adverts in time for elections in 2019 and 2020.https://t.co/swxLZBKXiF pic.twitter.com/MrvbRd6gWz

— Electoral Commission (@ElectoralCommUK) 2018年6月26日

今年3月,英國科技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才被爆出,利用心理測驗竊取社羣網站臉書(Facebook)的使用者資料,還以這些資料精準投放廣告,影響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臉書難辭其咎,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數度道歉。英國選舉委員會呼籲,社羣網站應為此負起責任,公開政治廣告資料庫,使得大眾瞭解競選者推出哪些廣告,以及競選者為此付出的金錢。目前臉書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英國政治廣告資料庫,政治廣告將在資料庫內保存7年,民眾還能查到廣告的金主、點閱率以及投放廣告的花費。

檢視相片
2018年5月22日,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場外出現揮著歐盟旗幟,頭戴「怒」表情面具的抗議民眾。(AP)

2018年5月22日,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場外出現揮著歐盟旗幟,頭戴「怒」表情面具的抗議民眾。(AP)

政治廣告禁令 防堵外國勢力幹預大選 

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的疑雲猶在,如何防堵外國勢力介入國內選舉,是各國面對的課題。英國選舉委員會指出,目前英國法律對於外國組織購買投放給英國人民的廣告,並沒有明確的禁令。委員會建議,應修正英國選舉法,規範外國組織與個人不得投放與英國選舉、公投相關的政治廣告,更指出社羣網站應該祭出新措施,檢查投放政治廣告的民眾與組織是否違法。霍姆斯表示:「若社羣媒體公司的自願行動並不足夠,英國政府應該考慮直接監管。」

Our package of recommendations in today’s digital campaigning report includes how electoral law might be modernised to reflect changes in digital campaigning techniques.

Read our full report here: https://t.co/swxLZBKXiF pic.twitter.com/M77jH887TC

— Electoral Commission (@ElectoralCommUK) 2018年6月26日

委員會盼增加罰金 讓違法陣營不再罰不怕

英國選舉委員會5月對於鼓吹英國脫歐的「Leave.EU」陣營,觸犯包括活動經費超過政府規定上限等多項法令,罰款7萬英鎊(新臺幣289萬元)。然而考慮到現在各陣營在選舉期間投注的經費動輒數百萬英鎊,使得觸犯選舉法所面臨的罰款,僅被競選團隊視為競選成本之一。選舉委員會認為,應該增加候選人違反選舉法的最高罰金,超越目前違法一項,最高處罰2萬英鎊(新臺幣82萬元)的規定。
 

I saw this on the BBC and thought you should see it:

Political ads on social media must be transparent - Electoral Commission - https://t.co/V00kHxCg8g

— hangen claude (@hangen_claude) 2018年6月26日

選舉委員會希望提高罰金,卻遭致Leave.EU陣營共同創辦人、英國商人班克斯(Arron Banks)批評,稱若是留歐派在公投中獲勝,委員會就不會提出這項建議。班克斯還反控:「對我而言,現在更深層的議題是選舉委員會更加政治化。若委員會是獨立機構,委員會裡就只會有中立的公務員,而不是前國會議員。」

對於選舉委員會的提議,英國內閣辦公室發言人則回應:「我們將在適當的時候,討論這項針對電子競選活動的新版提議。」

多數英國民眾不瞭解數位選戰影響自己的程度

英國民眾又是如何看待數位選戰的影響力?英國選舉委員會以「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探詢民意,發現大多數的民眾不太瞭解自己被數位選戰影響到何種程度。更有民眾表示「難以想像監管與制裁會奏效」。(推薦閱讀:網路與民主》愛爾蘭墮胎公投登場,臉書、Google管制議題廣告,為美國期中選舉暖身

不過也有民眾指出,只要廣告與自己相關,對於自己被政黨鎖定投放廣告樂觀其成。一位來自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的受訪者指出:「如果這些政黨要告訴我,他們針對我設計了哪些政策,對我來說,這就與我相關,我可以接受。」
 

相關報導
牛津大學《2018數位新聞報告》: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倚賴臉書 臺灣媒體助長中國製造的「假新聞」
臉書個資風暴》臉書董事長祖克柏歐洲議會來去匆匆、道歉無用 議員直批:迴避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