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開實體店賣服裝的話,毛利潤雖然高,但是很多的賣家都直言不賺錢,要說原因還是因爲賣服裝經常會遇到尾貨,這些衣服都比較難賣,有時候只能爛在手裏,就算是大降價都不一定能處理掉的。

  實體店幾十塊的上衣一直賣不掉,漲到300多卻賣了,這是爲何?

  服裝店處理尾貨是很難的,就算虧本賣也不一定能夠賣掉的。不過一位網友就表示他的親戚開服裝店,有一件男生上衣幾十元,一直賣不掉,然後漲到了一百多沒人賣,最後漲到了300多卻賣出去了。

  可以說這種降價賣不掉,但是漲價卻賣掉的情況還真的會出現的,並不是網絡上的段子而已。至於爲何明明幾十塊錢的時候賣不掉,但是賣幾百塊就能夠賣掉了,這原因也是挺多的。

  就好像現在的人都是買漲不買跌一樣,總覺得價格越低的東西越不好,因爲感覺便宜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一旦某些東西價格上漲了就會引起重視了,都會去看看商品到底怎麼樣。

  現在的消費者心理就是如此,對於大促銷的東西總感覺沒有好貨的,都不願意多看一眼的,而且去買的話總覺得拉低了自己的身份。但是如果將同樣的衣服漲價到幾百塊的話,消費者就會認真是觀看這衣服的品質跟外觀了,覺得合適的話就會買回來了。

  可以說衣服會隨着價格的改變就成功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不管以前是賣幾塊錢的衣服,只要將衣服單獨拿出來陳列還標一個高價,都會得到大家的關注,因爲在消費者看來價格那麼貴自然有貴的道理,就算看不到亮點也只會覺得自己不喜歡而已。

  當然成功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還是需要一個能說會道的銷售的,配合着銷售的引導,最後將本來幾十塊錢的衣服,漲價到幾百塊賣掉,也就是顯得正常了。

  當然這種方法也並非就是一直適用了,更多還是屬於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情況的,有時候能夠賣掉更是看運氣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種情況呢,都說說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