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开国将军中,即是黄埔军校毕业又有苏联留学经历的很少,许光达就是一个,他也是开国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个,当时年仅47岁。第一次逃脱追捕:1927年许光达从黄埔军校毕业,紧接著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与国民党钱大钧部交战时腰部中弹,昏迷倒地,经战地医院医治后转移到附近村庄修养,从此跟起义部队失去了联系。就在此时,国民党军来到村庄挨家挨户搜查被打散的起义军,许光达被村里人员转移到附近深山的竹寮,才逃脱敌特的追捕。第二次逃脱追捕:1928年,许光达奉父之名,与邹靖华结为夫妻。就在小两口度蜜月的时候,长沙警备司令何健命令缉拿许光达,好在邹靖华的姐夫事先得知消息,赶紧让许光达撤离。后来邹靖华遭到了国民党的羞辱。

第三次逃脱追捕:这次是许光达到河北清河县看望在那里当县长的岳父,岳父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当警察局局长,但被许光达拒绝。这次行动同样被长沙警备司令何健得知,命人缉拿,但还是被邹靖华的姐夫通风报信,许光达再次免遭一劫,但他的岳父邹希鲁被撤职。后来许光达主任在贺龙将军手下任团长,参加洪湖反围剿战斗,身负重伤,后来到苏联学习,回国后回到了延安,在此期间他一直惦记著的就是自己10年未曾谋面的妻子邹靖华。


许光达大将是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从黄埔一路走来,浴血奋战,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成为了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领导人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许光达大将在他革命的一生,曾有过许多传奇经历,尤其是三次差点儿遭到敌人的抓捕,但每次都化险为夷,得以逃脱,才终于有了后来的辉煌战绩。1927年,许光达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交战过程中,他中弹了,经过医院抢救后,躲在一个小村庄养伤,因此同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国民党来搜查,幸亏事先得知消息,在老乡的帮助下及时转移到山里,才没被国民党抓捕,这是第一次。

1928年,许光达改名许泛舟,到岳父邹希鲁工作的地方避难,在岳父的运作下,他当了河北清河县警察局长,他利用工作之便,释放了一些政治犯。后来,他的情况被长沙警备司令部得知,长沙方面立刻派人前来缉拿,搭帮妻子邹靖华的姐夫提前报信,才免遭抓捕,这是第二次。

1932年,时任红军25团团长的许光达,在参加瓦庙集战斗中被子弹打中,身负重伤,被送往上海治疗,在住院过程中,由于叛徒告密,许光达险遭国民党逮捕,但因为觉察及时,马上转移,才躲开了特务的抓捕,但不幸的是,同在医院治疗的另一位红军干部却没有这么幸运,因没能及时转移,被国民党特务开枪杀害。

由于三次遇险,三次幸运脱险,许光达得以在后来的解放事业中建立功勋。1942年,许光达调到抗日前线,任晋西北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后转战各地,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放战争期间,许光达率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先后参加了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宜川战役、荔北战役等,率部转战山西、陕西、甘肃等省,歼灭大量国民党军队,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不朽战功。

解放后,许光达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司令员,后成立装甲兵学院,他兼任院长,对装甲兵种的创立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感谢邀请!

许光达3次逃脱敌特追捕2016-10-28 84人 4页3.1分用APP查看

在新中国开国将军中,同时具有黄埔军校和留苏经历的并不多,许光达大将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还是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大将,当时年仅47岁。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多次遇险,却从未被这些危险吓倒。相反,他时刻想到的都是为人民、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逃脱了敌特第一次追捕,秘密回故乡遵父命完婚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生于1908年,湖南省长沙县萝卜冲人,自幼家贫而兄弟姊妹多,又过早丧母。但是懂事的许光达,竟能利用放牛的间歇时间,去一里远的邻村东乡棣塘私塾的窗外,站著「偷听」塾师授课。日子长了,他的行为感动了塾师邹希鲁,破例免费收9岁的许光达入私塾读书。1921年,许光达考入长沙师范学校。时过不久,邹希鲁也来到长沙师范学校任教,恩师与爱徒再相聚,许光达聆听指教,与邹希鲁情同父子。

就在这时,邹希鲁家乡遭遇大旱,大片良田绝收,粮价猛涨,邹希鲁最小的女儿连病带饿死去。邹希鲁的妻子也随后死去。邹希鲁只好先将三女儿送到家在长沙的大女婿谢立仁家里寄养,女婿在长沙警察局当差,生活比较充裕。随后,邹希鲁托媒人向许家求亲,愿将二女儿邹靖华许配给许光达做童养媳。许光达的父亲许子贵因为感谢邹希鲁免费教子读书的恩德,同时也看中了邹靖华是个懂事又勤劳的好姑娘,遂自主包办定下了这门亲事。时为1922年,许光达15岁,邹靖华10岁。

1925年5月,许光达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许光达被中共湖南省委选送去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炮科第五期,步入军旅生涯。

1927年夏,许光达从黄埔军校学成毕业,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炮兵营当排长,后再升任第二方面军25师75团11连连长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当起义军退出南昌,东征至三河坝地区,9月28日在同国民党的钱大钧部队交战时,许光达腰部中弹受重伤,昏倒在阵地上。后经军医战地手术,取出了榆树叶大的弹片后,许光达被当地赤卫队抬送到大埔北约20里的茂前村,安置到村民孙大爷家里养伤。从此以后,许光达便同原起义部队失去了联系


许光达大将后来死的惨,死在厕所马桶上,哎(跟陶勇中将有一拼,陶死在井里)。当时评大将,许光达虽然在几次危险任务中差点掉了脑袋,而且资历也可以(黄埔五期),但他自己说没有和大家一样过草地吃树皮,给上级写信说自己没资格受大将,要求受上将, 但是我军最后授予他大将军衔。

我军装甲兵的先驱,装甲兵司令,国内黄埔军校,国外也留过学,被称为中国装甲兵之父。走到这一步,并不是一路坦途,都是在血雨腥风中,在对人民的忠诚中,一步步走上来的,许光大经历的危机情况,记载就至少4次。

第一次是在许当连长时,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腰部中弹重伤,安置在老乡家休息养伤,与部队失去联系;辗转逃到上海,才算是重新与我军建立起联系,归队。第二次是与未婚妻结婚度蜜月时,被叛徒出卖告发,幸好许的妻子邹靖华的姐夫得到风吹草动赶紧来通知,许光达才得以脱身。但是事后,他的妻子邹遭了不少罪,然患难才见真情。

第三次,许光达去投奔岳父,去河北的清河县做了警察局长,可是仍然没做长,被敌人得到风声,要追到河北拿人。许光达只能再次远走上海,却是连累了岳父,岳父被免了职,回到湖南长沙,这里就看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要付出自身生命危险,甚至全家人安危的代价的。

第四次,应该是许在出任红军第25团团长时,再次负伤,送到上海医治,正要手术的时候,又是被告密(我为什么要用又这个字),特务马上就扑过来,只能赶紧转移。可是另一位红军干部没来得及转移就被枪杀在病床上。革命,充满了流血和牺牲。

后来,许光达只能去苏联做的手术,这才转危为安,回到延安成为抗日军长大学教育长,才30多岁,成为众多延安进步女性心中眼中的优良股。可他惦记的却是发妻邹,后来的见面相拥而泣,我想这泪水中有甜蜜,更有苦涩后的甘甜和信任。不光是想,还终于达成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