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近現代中國繪畫流派,自然繞不過海派,而海派繪畫的集大成者,莫過於吳昌碩。他出身書香人家,自幼就嗜好刻印,並在父親指導下跨入藝途。十二歲便開始流亡,五年後回到家鄉與父親躬耕度日,二十二歲考中秀才,三十歲尋師訪友並定居上海。其生活經歷與任伯年頗為相似,貧苦的出身與自小就經歷生死的背井離鄉,使他更加註重現實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傳統規範。吳昌碩曾說:我生平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吳昌碩年輕時在金石書法方面的功底就頗為深厚,然而起初他卻局限於傳統的山水、花鳥之中,後因任伯年的提示以金石經驗入手繪畫,才產生他獨有的個人風格,這重要的提醒徹底完善了傳統繪畫的疆域,但也使得延綿數千年的傳統繪畫最終走到了盡頭。

吳昌碩

吳昌碩擅長大寫意,梅蘭竹菊、瓜果梨桃、藤本花卉等取材廣泛,在他的繪畫中文人傳統的詩書畫印與民間美術的題材相得益彰,雅俗共賞。其用墨濃淡乾濕各得其宜,表現出物體內在的氣質和生命力,並傳達出超乎形似的神韻,且不失出神入化的藝術趣味。在色彩方面,吳昌碩受趙之謙影響,善於大膽使用強烈鮮艷的重色,使得畫面強烈對比中生機盎然、渾厚古拙,發展了石濤、揚州八怪以來的大寫意繪畫傳統。吳昌碩深厚的制印功底發展了金石書法,也最終成就了其在繪畫方面的造詣。

吳昌碩《苔石桃花》 成交價:1495萬元

也正因如此,這位「一月安東令」辭官之後就任了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會長和浙江杭州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長,而後者作為中國知名的四大百年印社仍然活躍於當今社會。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終結者,吳昌碩對傳統的堅守影響了眾多當時迷戀傳統的年輕人,而這些年輕人中僅他的部分學生就令人咂舌,他們是京派中著名的陳師曾、江浙畫派的潘天壽,以及深受陳師曾影響從未謀面的齊白石等等。然而曾風靡上海並影響一代繪畫名家的藝術大師,卻並沒有在當今藝術市場得到應有的地位。近兩年吳昌碩的市場價格走低,每平尺均價下滑至二十萬元。2013年春拍中國嘉德推出的吳昌碩《苔石桃花》以1495萬元的價格成交。

吳昌碩《虞山古藤》 成交價:920萬元

吳昌碩《三千年結實之桃》 成交價:598萬元

2016春拍中國嘉德著力推出的吳昌碩《虞山古藤》才拍得920萬元,另一件代表作品《三千年結實之桃》更是以598萬元成交,行情有所下滑。

吳昌碩《蘭石花果》 成交價:1897.5萬元

而今年秋拍吳昌碩的作品量價齊增,西泠拍賣推出的《蘭石花果》以1897.5萬元成交,中國嘉德推出的另一幅佳作《致三多花卉冊》更是拍得6325萬元的高價。究其根源,隨著海派藝術市場的崛起,作為承前啟後關鍵人物的吳昌碩受到市場的追捧。特別是行情的下滑,使得多數收藏投資人士認為秋拍是入手的好時機,再加上中國嘉德不惜餘力打造的「食金石力——與古為徒吳昌碩」專題,更吸引了一些頗具實力的知名藏家。

吳昌碩《致三多花卉冊》 成交價:6325萬元


余應尊稱昌碩先生為太師,茲因中國美術學院朱恆教授為筆者授應恩師。憑心而論,吳老造詣強於白石老人的大寫意,無粗疏之氣多書卷之韻,很少胡亂平塗,寫花點葉當中有質感,當代拍賣市場價屬於慢牛股,價格低估。蓋因海派名家太多,資本輪番介入也需時日。不似白石老人在京城,便於炒作,賓虹老先生作品不也漸盤漸上,最終價值發現實現颶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