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能熱泵採暖按照120天供暖期計算的話是差不多25元/平米,還是比較省電的,具體每天多少度電你可以用25乘以平米數就是你120天的電費,然後再除以120就是你一天的電費,然後再除以每度電多少錢就是一天消耗多少度電了,不過相對於空氣能熱泵我給你推薦另一款供熱神器,電磁採暖鍋爐,也是比較省電的,下面提供具體費用計算:

電磁採暖運行費用計算

整個採暖期一平方米的電採暖運行費用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單位面積熱負荷×熱負荷係數×每天工作時間×採暖期天數×電費單價=整個採暖期單位面積的採暖費用

電磁採暖運行狀態可分為以下幾種:

(1)用戶長時間在家,電採暖爐24小時不間斷運行,為節省運行費用將夜晚的取暖溫度適當調低。

電磁採暖費用為:0.05kw/m2×0.6×10小時×120天×0.52元/ 度=18.72元/m2

(2)上班族,用戶只有中午、夜晚在家,電採暖爐分3時段間歇運行。

電磁採暖費用為:0.05kw/m2×0.6×6小時×120天×0.52元/度=11.23元/m2

(3)辦公室,5日工作制,只在週一至週五取暖,電採暖爐白天運行,其餘時間運行在防凍狀態。

電磁採暖費用為:0.06kw/m2×0.6×6小時×(120天×5/7)×0.52元/度=9.62元/m2

(4)學校,除了每週5日工作制外還有35天的假期,採暖時間比較短。

電磁採暖費用為:0.06kw/m2×0.6×6小時×[(120天-35天)×5/7×0.52元/度=6.81元/m2

用以上計算值×房間的實際採暖面積(實用面積)就可以大約算出整個採暖期的運行費用,若用戶合理調整或關閉不需採暖房間(如閑置的客房、洗手間或廚房)的採暖器,實際採暖面積就相應減小,採暖費用就會相應降低。

註:0.07kw/m2是標準節能建築要求冬季採暖電熱負荷為55-70w/m2 ,電磁加熱比普通電加熱節能35%以上,0.52元/度是目前北京的居民用電單價,若實行峯谷電價可按平均0.35元/度計算,用戶長時間在家的採暖費用為12.6元 ,熱負荷係數0.6是指在取暖期的初期和末期室內需求的熱負荷較小,在取暖期最冷的時期室內需求的熱負荷較大,平均取0.6 。實際採暖面積:建築面積乘以0.78,再減去不需採暖房間的實用面積 。

電磁採暖爐是間歇工作與電熱水器、空調相似,工作時間與房間的熱負荷需求量成比例 ,每個地區的電費單價、採暖週期、電採暖爐每天的工作時間是不同的,比如東北地區雖然天氣寒冷,但是他的房屋保溫措施比較好(牆壁厚0.5米、外敷保溫材料、窗戶採用雙扇真空玻璃),電費也比較便宜,所以其採暖費用也比山東、北京地區少的多。


空氣能採暖耗電多與少跟許多因素有關,如開機時間,室內外溫差,房子保溫,安裝質量,設備選型等有關,現只對設備選型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了解空氣能釆暖,是用電搬移空氣中的熱量來加熱室內溫度,搬運多與少跟室內外溫差有關,溫差越大,搬的熱量越少,溫差越小,搬的熱量越多。就拿空氣能熱水器在工況條件下實驗室測得結果:50-55度,能效2.0,40-45度,能效4.0,30-35度,能效6.0,溫差10度,能效翻倍。空氣能採暖的熱量是變化的,而傳統燃氣和電的熱量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空氣能採暖相對較複雜,要做好設備選型真的不容易。

空氣能採暖通常分為無水地暖和水地暖兩種。

無水地暖就是銅管直接輔設到室內,靠較小的銅管均勻輔設在房間,銅管內氟循環制熱劑直接加熱地板,地板加熱室溫。

水地暖傳承了傳統供暖方式,設備銅管的氟循環加熱熱水經循環水泵儲存在熱水箱裏,熱水經加壓泵加壓送到室內加熱地暖管,地暖管再加熱地板,地板再加熱室內。而每轉換一次最少需5度溫差,多次轉換,溫差超過十多度。因此無水地暖耗電比水地暖少一半。

空氣能採暖的耗電量是變化的,特別是設備的選型很關鍵,應引起大家的關注。


不管是鍋爐還是空氣能 的

能源消耗 = 氣候溫度,房間保溫性,房間高度,需求溫度,燃料熱量,使用時間,等等各種因素決定能耗,

只有節能的鍋爐的爐體或者空氣能的壓縮機充分利用燃料電力火力熱量纔是真真切切。

鍋爐熱效率就是鍋爐內膽設計很重要,不管您用什麼燃料或者空氣能,一定要選擇一個高效節能鍋爐或者空氣能纔可實現經濟又實惠。


空氣源熱泵本身很節能,但是配不同的採暖末端,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採暖效果,會消耗完全不同的採暖電費,這是很多人沒有仔細研究過的問題!

回到題目,空氣源熱泵採暖每天消耗多少度電,這是個沒有標準的題目!既沒有面積說明.也沒有溫度要求,更沒有電價政策,任何人回答都是概念性的。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相對靠譜的空氣源熱泵採暖費用數據!

以145平方建面實際採暖100平為例,用5匹主機,達到16℃以上房間溫度,按南方峯電0.55元.谷電0.35元,北方峯電0.45元谷電0.15元,用暖氣片.濕式地暖和鋁板乾式地暖不同末端的相關電費:

一.北方電價5匹空氣源採暖費:

1.暖氣片和濕式地暖末端0.735*5*12*0.6*0.9=23.81元/天左右;

2.鋁板乾式地暖末端23.81*0.6=14.28元/天左右。

二.南方電價5匹空氣源採暖費:

1.濕式地暖末端0.735*5*12*0.9*0.8=31.75元/天左右;

2.鋁板乾式地暖末端31.75*0.4=12.7元/天左右。

所以,空氣源配鋁板乾式地暖末端在北方相對暖氣片節能40%左右,在南方相對濕式地暖節能60%!


一,主要看冬季採暖城市的平均環境溫度和濕度,環境溫度如零下12℃和零下25℃空氣能制熱能效比(節能)不一樣,國家標準規定零下12℃,出水溫度41℃,COP不低於2.1,零下25℃能正常啟動。霧霾天氣濕度會決定結霜頻繁度,結霜化霜會降低空氣能的能效比。

二,末端類型決定製熱水溫度,出水溫度同時也決定熱泵的能效比,如地暖輻射,熱水溫度35_40℃,風機盤管採暖一般在40到45℃,暖氣片在55℃以上甚至更高。熱泵配地暖輻射採暖是最節能的。

三,採暖建築的保溫狀況,如新節能建築一般熱負荷在40_50w/平米就夠了。

綜上所述,熱泵的耗電會跟地域氣候和房屋保溫狀況,末端匹配類型(出水溫度)有關,所有沒有固定的耗電標準。

例如,【例】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的自建別墅,地上二層,總建築面積470㎡。其中二層245㎡,一層230㎡。擬採用空氣源熱泵做熱源,室外採暖設計溫度下計劃運行14小時。熱泵水溫參數45/40℃,戶內採用地暖採暖,已知採用370粘土磚外牆,中空玻璃。由採暖熱指標推薦表,二層熱指標取70 W/㎡,一層取50 W/㎡。連續供暖下的採暖熱負荷:70×245+50×230=28650W,供熱平均能效係數取3,28650/3*24=229kw,即熱泵每天的耗電是229kw,,按105天的採暖天數,0.55元/度電,229*105*0.55/470=28元平米,即一個470平米的別墅採暖費用是28元/平米。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出臺,可以說,燃煤的時代即將過去,新的採暖模式競爭激烈,我家裡目前也在自用燃煤鍋爐。一直在考察其它供熱模式,空氣能熱泵採暖就是其中一種。

空氣能的工作原理大概是通過電帶動壓縮機工作,收集熱量。進而達到採暖目的。

要說空氣能熱泵每天消耗多少度電?

首先應該給出一個具體面積,比如100平米。

其次採用的是哪種供熱末端?比較普遍的就是暖氣片和地暖了。但是末端的材料選擇,佈置數量等有差異。

還有,房屋的建築材料選擇,比如是混凝土結構還是砌體結構,是空心磚還是標磚(農村目前好多地方還在用),外牆保溫材料及施工的質量,窗戶的使用材料及質量,這些都是影響採暖效果的。

因此根本無法通過計算給出準確的數據,根據我的考察,達到20℃,大概每平米一天需要0.25度電,100平米每天就是25度電。至於電價,不是問題的範疇,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根據以上數據換算面積,根據時段平均電價。


5匹熱泵12月電費1010元(晚8點__早8點電費0.1元)。


在添加一份一月份的記錄,以正視聽(每天耗電量包含了辦公用電腦等所有的用電都在內)

我,南京的,公司用空氣源熱泵供暖,最近一直在開著使用,室內溫度一直在22℃以上,132平方,每天全部耗電量(含5臺臺式電腦,和其它用電器)每天讀表是35-40千瓦時用電量,有階梯電價,測算供暖用電在20-25千瓦時用電量,差不多10元左右一天電費


賣啥的說啥好,根本不是實事求是。空氣能是用電的,不是太陽能風能用太陽和風的,他的原理和冰箱空調相似,在環境溫度比較溫暖時(如10度以上)他的效率能達300%.也就是說耗電1200瓦能產出耗電3600瓦電爐子的熱量,但在零下8度以下幾乎是1:1 再還有如果把他放在向陽處制熱就好,室內保溫處理的好,臨居也用暖氣,房間小而低,窗子小,溫度設定的低,人員出進少等也使用電省些,反之費電,這是一個動太的,確實不是固定的,三九天在廣州(不敢說三亞)就省電,在哈爾賓幾乎不制熱,全靠電熱絲加熱,很是費電。產品的質量更重要。原先回答過,也是為消費者服務來著。


這個當然要結合自己的使用習慣及房屋的保溫情況以及末端的配置了。從專業計算的角度與實際使用還是有差別的,從去年及今年北方煤改電的用戶跟蹤調查發現用空氣源熱泵採暖的費用一個採暖季在2800--3600塊左右,這個數據是實際監測的。採暖季120天,一天最多30塊錢。當然各家各戶的採暖面積不同,使用習慣不同都會影響數據。這個就要具體對待了,如果有需要歡迎題主關注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