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科創板已經受理的72家企業名單中,有多達16家生物醫療行業企業,佔比接近四分之一。

  在醫療健康領域,已有科前生物、微芯生物、特寶生物、申聯生物、苑東生物、熱景生物、博瑞生物、華熙生物8家生物醫藥企業登上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此外,還有安翰科技、貝斯達、賽諾醫療、海爾生物醫療、微創醫學以及心脈醫療6家專業設備製造企業,以及美迪西與諾康達醫藥2家研究和試驗發展企業。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A股資本市場主管合夥人吳曉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生物醫藥行業是非常專業的行業,科創板允許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對國內的醫藥領域投資者是很大的挑戰,考驗他們是否能像海外投資者那麼專業地給出企業相對合理的估值。”

  大幅縮短新藥研發上市時間

  總部位於張江的醫療影像公司美時醫療董事長兼CEO馬啓元日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醫療器械來說,目前中國整個產業是4000億人民幣,全球是5000億美金,這個市場是十分火熱的。”美時醫療研發的生物磁共振等設備很大一部分需求也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仍主要集聚在低附加值的中低端領域,企業規模呈小而散的形態,研發投入能力較弱。2017年我國主營業收入前20名上市醫療器械企業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爲5%,而發達國家醫療器械產業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在8%至10%之間。業內人士認爲,科創板的開設將爲中國醫療器械行業不斷創新,追趕國際企業帶來可能。

  馬啓元說道,未來生物醫藥行業有望將佔到科創板數量的三分之一。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科創板重點是支持硬科技,從生物醫藥產業角度看就是救命的藥,這個市場肯定巨大。隨着科創板的設立,在公開市場募資,可以將生物醫藥企業新藥研發上市的時間縮短一半。”

  他還表示,生物醫藥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長”,研發週期長、投資週期長、上市時間長。“這樣的格局就造成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要做很長時間。”馬啓元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伴隨着科技的進步和資本的涌入,越來越多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開始大規模研發投入,誕生了一批以信達生物爲標杆的掌握從前期研發到後期臨牀全產業鏈的初創生物醫藥公司。

  以前不久申請受理科創板的生物醫藥公司微芯生物爲例,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微芯生物的招股說明書發現,公司到2018年末仍然虧損達3581.55萬元,主要原因是鉅額的研發投入。2002年至2018年間,公司累計研發投入金額超過3.8億元,其中資本化研發投入接近1.6億元,費用話研發投入超過2.2億元。

  “新藥的研發到上市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經過靶點確認,合成提取,化合物篩選,藥理等臨牀前一系列的試驗過程,還要經歷臨牀一期到三期試驗、註冊申請和上市後持續監測等諸多複雜環節。”微芯生物在提及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時表示。

  一級市場泡沫被擠壓回歸價值投資

  從資本市場方面來看,儘管中國生物醫藥初創公司的規模與全球製藥巨頭相比仍然很小,不過這個行業正在成爲吸引投資最多的領域。去年下半年在港交所IPO的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包括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基石藥業、康希諾等公司在上市後都股價都出現大幅上漲。君實生物和康希諾股價在上市幾個月後甚至已經實現翻番。

  華興資本數據顯示,中國對生物醫藥行業的融資總額去年創下了50億美元的新高,2016和2017的融資額度分別爲35億和40億美元,每年都在以雙位數的速度大幅增長。

  科創板的推出無疑將爲這些資本提供了一種更爲有效便捷的退出途徑。不過,市場人士警告稱,即便有了科創板的退出渠道,但如果估值的不到市場認可,投資人也還是會虧錢。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A股資本市場主管合夥人吳曉輝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的投資界一級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估值偏高、存在泡沫,所以很多輕資產企業、高估值的企業到美國上市大部分都會破發,現在科創板爲這些企業多一個退出的渠道,這是積極的,但是同時科創板公募基金也會擠壓一級市場的泡沫,這其實是對投資者的要求更高了,需要投資者變得更加專業。”

  吳曉輝指出,科創板是完全市場化定價,定價上公募基金和機構投資者的話語權更大,市場也將回歸到價值投資,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另一方面,在科創板的洗禮中最終脫穎而出的企業也更能適應國際化的趨勢。創勝集團共同創始人、執行董事長趙奕寧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的生物醫藥行業經歷了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是引進全球研發的藥物;第二階段是研發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藥物;第三階段是將中國研發藥物輸出到國外。”

  趙奕寧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着越來越多的國際製藥巨頭選擇與國內本土初創企業合作,也加速了本土初創公司的國際化進程。創勝集團是一傢俱備生物藥物研發和生產全流程整合能力的企業,旗下的創新生物藥企奕安濟世從2016年創立至今,累計融資已超過1.2億美元,近期奕安濟世與禮來製藥達成合作,獲得禮來製藥全部骨科創新生物藥產品線的大中華區獨家授權,禮來製藥也通過此次合作參股創勝集團,這種既有股權又有合作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趙奕寧表示,與禮來製藥的合作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其一是推動中國創新藥的研發,其二是同時加快在中國推動臨牀,其三在中國生產,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