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獨

「慎獨」兩個字,大家到處都在用,但實際上很多人往往只是從字面理解,並不完全瞭解其內在的真正含義,可以說大都是隨大流。

慎獨,究竟是什麼意思?一般認為:慎,謹慎、慎密;獨:獨立,單獨。是勸告人慎密地獨立思考,不要盲從,隨波逐流。也有人說慎獨是古代強調自身修養的方法和境界。請教網上「老師」才逐步弄明白了一些。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見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禮記 ·中庸》

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細微之事,跡雖未行而己則已動,人雖不知而己獨知之,則是天下事無有著見明顯而過於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懼,而於此尤加謹焉,所以遏人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以至離道之遠也。——朱熹《四書章句集註·中庸章句》

《大學》、《中庸》俱以慎獨為訓,是為賢第一要節。後人廣其說曰:「暗室不欺」。所謂暗室不欺,有二義焉:一在私居獨處之時,一在心曲隱微則人不及知。惟君子此時指視必嚴也。——康熙 《家訓格言》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一無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曾國藩 《遺囑》

讀了這幾段文字,方知道,慎獨是一種情操;慎獨是一種修養;慎獨是一種自律;慎獨是一種坦蕩。所謂「慎獨」,是指人們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動,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這是進行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也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

其實,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修養》中,對慎獨作過更通俗的解釋。他說,一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壞事,能否做到「慎獨」,以及堅持「慎獨」所能達到的程度,是衡量人們是否堅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 成績大小的重要標尺。

「慎獨」作為自我修身方法,不僅在古代的道德實踐中發揮過重要作用,而且對今天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