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形容,那就是「蒙眼狂奔,终碰南墙」!这几年乐视步子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了,策马狂奔,终于脱缰而出,如不调整战略,缩短阵线,他的前景是不看好的。一是败在不专注,搞视频搞体育你就好好搞专心搞,精耕细作,做大做强,哪怕搞硬体搞生态也没问题,问题是得围绕体育来做啊,去进军什么智能汽车,拉长了战线,资金链跟不上,这不是找死吗?二是败在垄断,搞什么独播,让其他包括央视没活路,孤立无援,孤家寡人,都在看你笑话,焉能成功?三是败在超越了国情,收费没错,但得一步一步来,先培养观众群,形成依赖,太急于收回成本收获利益,吃相太难看,所以乐视有难八方点赞一点也不奇怪。


乐视体育与亚足联的合作终止发生在2017年2月27日,据路透社消息,亚足联已终止了与乐视体育为期四年的赛事转播合同。原因是乐视体育未能按时支付最近到期的一笔分期付款。路透社表示,多个信息源向其确认了这一消息。

2015年10月,乐视体育宣布以1.1亿美元买下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转播权和信号制作权,这其中就包括亚冠、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等。

乐视体育与亚足联在国家队层面的赛事版权协议已于2016年12强赛生效。针对12强赛,乐视体育采取的策略是将中国队比赛的电视转播权分销给央视一家,在自家平台上进行新媒体独家转播,非国足比赛则只针对乐视体育会员开放直播。而涉及亚冠方面的协议,则从2016年12月的亚足联颁奖及亚冠抽签仪式起生效。

在终止乐视体育的合同之后,亚足联将把全媒体版权全部转手给体奥动力,体奥动力又将新媒体版权分销给了PPTV。2017年2月28日中午,亚足联官方宣布体奥动力获得2017-2020年周期余下时间内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全媒体版权。亚足联在官宣新闻稿中写到,体奥动力承诺将与CCTV等平台合作,确保亚足联俱乐部和国家队赛事在中国大陆获得尽可能最大的转播覆盖。

同样在2017年2月28日中午,乐视体育也发表了一份关于亚足联赛事版权事宜的声明,写道:「我们对乐视体育的所有用户表达最诚恳的道歉:对不起,我们让大家失望了。」


乐视体育是近些年强势崛起的体育平台,看足球直播经常习惯性的打开乐视体育。乐视体育大手笔直播投入带来了更多精彩赛事。

欧冠、德甲、意甲固定在乐视体育看;西甲在乐视体育和PPTV都看过,总体更喜欢乐视体育的观看体验;英超则习惯去新英体育看, 因为有高清超清可以选择; 看十二强和亚冠的比赛不太多,虽然中超引援巨大, 各种世界级球星加盟, 中超亚冠现在仍然不算是球迷眼中的主流联赛, 大部分还是更喜欢看欧冠和欧洲五大联赛。

体育产业越来越??,各大体育平台的比拼其实也就是资本的比拼, 比如英超一家独大的新英体育的崛起就是有资本注入和扶持,现在亚足联跟乐视体育解约,不出意料应该是有别的资本在扶持其他的体育平台或者有新的体育平台要崛起,然后独揽亚冠和十二强赛直播权。 现在乐视集团的产业链主要是「平台+内容+ 终端+应用」的乐视模式为人称道, 整体发展健康,自己用的会员和乐视电视都挺好的。

现在亚足联和乐视解约, 乐视体育也不会受多大影响,亚冠和十二强赛 未来的直播权归属或者发展也不一定最终会花落谁家, 希望能在乐视看到更多的精彩比赛。


头条问答的网友大家好。我是一名财经记者,在与乐视体育深入沟通后,其实觉得我们可以从财经的角度,去追问一下资本之下的媒体版权之争,最后谁会是真正的赢家?

我个人认为,全世界的资本都在激烈争夺稀缺的体育赛事资源,这场战争的代价可能是钱烧光了,也未必能分出胜负。

体育版权的收入本来就已经占到了全球整个体育市场收入的50%至60%,并且还在随著体育市场的扩大不断增长。加上著名的IP赛事资源本来就稀缺,版权费用上涨就更加水涨船高。

乐视体育的资金越来越少,从来没有盈利,没有造血能力,不断在花钱,一直在亏损,越来越难生存。

以体奥动力80亿元人民币拿下中超赛事转播权为例,背后的商业逻辑就是公司凭借资本方的实力,有把握向乐视这样的新媒体分销,所以不顾一切叫了天价,把部分风险转嫁给了新媒体。

所以虽然乐视体育的产品和服务业内有目共睹,用户体验胜出竞争对手,但是花钱买未来,需要持续不断的现金流供给。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新媒体的钱也已经快烧尽了,乐视就是第一个预示危机的代表。国内付费收看模式尚未建立完善,广告收入规模较小,难以支撑高涨的版权成本。

乐视体育的前景也因为与亚足联分手蒙上阴影。这意味著一场新的版权之争即将打破现有的转播市场格局。最明显的变化是,2月28日晚上海上港与西悉尼流浪者的比赛就由PPTV平台转播。

失去亚冠版权对乐视的打击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在各家媒体公司都在激烈争夺从英超到中超的稀缺赛事资源版权的时代。去年11月,PPTV与英超签订一份价值50亿元的三年转播协议,这比新英体育在2012年10亿元人民币买下的2013年至2019年的六年协议折算后高出十多倍。2015年8月,PPTV还与西甲联盟签署18亿元人民币协议,拿下2015-2020年西甲中国区独家全媒体版权。

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Teku特酷#


这是个新概念问题。找作者。体育前景是一片美好的!跟风景一样其实没什么区别。效果都差不多。也当然体育对于中国来说。一直都是主要的。风景对于人民来说都差不多。重要的时候还是要看态度。取决于心态。高度。还有重要的技能操守。这个比赛跟心态角度观念一样。非常的棒的是体育事业。从事的是心态平衡对抗。不依不挠的精神。态度很重要。这是心声。


谢邀。。去年下半年乐视就已经颓势突显了。。。。个人认为是手机把自己弄死的。。走量不走质。。家里两台乐视电视。。都还不错。当初是冲著会员去的。如果到19年到期了肯定不会续费了。电视带光纤。我自己也加盟了电影会员群。在百度云什么放到电视就好了。没必要花490一年了。。。说回正题。乐视体育到底卖出去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觉得大部分看球的都在小区下面的便利店呢。哈哈哈哈哈哈。


乐视体育当初大手笔垄断转播权的时候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很土豪!但是后来想想为了打品牌或者为了垄断赚钱根本不值得,与其那么多的钱还不如赞助一支豪门球队更能搏人眼球!靠转播来赚回那些投入更有点难度!唯一的解释就是为了上市圈钱或者融资!


乐视体育的前景很不乐观,目前,掌门人贾跃亭先生还在美国「度假」,指派了妻子回国处理相关业务。

其实,亚足联解约只是乐视体育帝国崩塌的冰山一角,中超版权、英超、高尔夫……乐视体育在14年开始挥金如土打造的项目几乎全部崩盘。当初贾先生豪情万丈打造的体育王国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成为昙花一梦。不管是亚冠版权还是中超版权,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钱字,贾先生如果还有钱,乐视依旧保留,可如今,贾先生自身难保,乐视体育也就成为墙倒众人推的笑柄。

这很现实,古今中外都不能免俗,血淋淋的惨痛例子也不仅仅是贾先生自己一个人。希望贾先生能振作起来,摆脱自身的债务危机,尽快的站起来。毕竟,曾经风光无限的乐视体育无论从观看的视觉效果还是方便程度,都不是现如今这些平台所能比拟的。

贾先生,球迷欢迎你回来,加油!


花钱搞垄断,拉会员收费其实都没问题,但足球解说质量不高就要命了,愿不愿意掏钱是观众说了算的,市场不会买账的,投资的钱白花了,除非高层也想趟浑水。关键是解说,花大价钱买的版权。但平台质量却一塌糊涂,谁爱看,没有维护好。盲目扩张却不懂维护。这是目前的通病,扩张很容易。但难点还是维护。不和花钱买球星一样嘛


十年前是体育赛事和体育资讯双重匮乏,但这几年,资讯过盛,赛事依然匮乏,所以要想在体育领域取胜,只有抢夺体育赛事版权一条路,乐视体育在走。

体育迷只会跟著赛事流动,哪里有赛事哪里就有球迷就有流量,所以乐视有足够的资金支撑版权,让球迷形成「看球-讨论-资讯-购买」一套流程,就能逼死其他体育媒体。

这需要很强的资金投入,此为问题一;问题二在于,没有 NBA 而谈版权优势是句空话,但 NBA 在腾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