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標本的採取直接影響結果的準確性,通常採用自然排出的糞便,標本採集時注意事項如下:

  1.糞便檢驗應取新鮮的標本,盛器在潔凈,不得混有尿液,不可有消毒劑及污水,以免破壞有形成分,使病原菌死亡和污染腐生性原蟲。

  2.採集標本時應用乾淨的竹籤選取含有粘液、膿血等病變成分的糞便;外觀無異常的糞便須從表面、深處及糞端多處以材,其量至少為指頭大小。

  3.標本採集後應於1小時內檢查完畢,否則可因PH膠消化酶等影響導致有形成分破壞分解。

  4.查痢疾阿米巴滋養體時應於排便後立即檢查。從膿血和稀軟部分取材,寒冷季節標本傳送及檢查時均需保溫。

  5.檢查目本血吸蟲卵時應取粘液、膿血部分、孵化毛呦時至少留取30克糞便,且須儘快處理。

  6.檢查蟯蟲卵須用透明薄膜拭子收集 整理於晚12時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門周圍皺裂處拭取並立即鏡檢。

  7.找寄生蟲蟲體及作蟲卵計數時應採集網收集 整理24小時糞便,前者應從全部糞便中仔細搜查或過篩,然後鑒別其種屬;後者應混勻後檢查。

  8.做化學法隱血試驗時,應於前三日禁食肉類及含動物血食物並禁服鐵劑及維生素C。

  9.做糞膽原定量時,應連續收集3天的糞便,每天將糞便渴勻秤重後取出允20克送檢。

  10.做細菌學檢查的糞便標本應採集於滅菌有蓋的容器內立即送檢。

  11.無糞便排出而又必須檢查時,可經肛門指診或采便管拭取標本,灌腸或服油類瀉劑的糞便常因過稀且渴有

  油滴等而不適於做檢查標本。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