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人際關係」也是生命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阿德勒曾說:「所有人類生命的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有時也會因此苦惱:朋友間的恩斷義絕,家庭成員的積怨已深,組織團隊的冷言冷語⋯⋯
 
有什麼法子可以ㄧ掉這些心結呢?
 
試試下面的策略吧!
 

策略一、攘外必優先:

 
或許你也聽過這樣的研究:
當團體受到外來敵對勢力的威脅時,其內部成員間的歧見就不見了。
 
出現外部事件,往往會激發了同一組織參與抵抗的內在需求,我們會尋求支持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感受。
如:國家內戰、社會動亂、組織內紛爭⋯⋯會在共同的敵人出現時平息。
相反,不受外力威脅的情況下,個體會把其註意力以及敵意,轉移到團體的另外一個人身上。
 
所以,讓團隊成員間精誠合作的最快方法很簡單:
一、製造一個外來的威脅;
二、在你的團隊與另一個團隊之間展開競賽。
 
一個共同的敵人,能立刻讓團隊內部的敵對雙方站到同一邊。
這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領域和精神領域。
 
如果心裡感覺不踏實,沒什麼精神寄託,那麼你便會自己跟自己找碴,本來應該平靜的心,也成了滋生煩惱和憂鬱的溫牀。
 
這也就是所謂的「杞人憂天」。
 
然而,
如果你有了一個具體明確的外在目標,
當你放開全心投入,內心的混亂與躁動,似乎也跟著不見了。
 
你是否注意過:
當你擁有明確的生活目標時,你的心情就會很好,並且你腦子很清楚,注意力也很集中。
忽然之間,那些曾經困擾你的「困擾」 也顯得不重要了,因為你已經把注意力放在對你而言真正重要」的地方。
 
人的內在與情緒其實很像一支團隊。
 
如果成天無所事事,那麼你的內在也會沒事找事做,搞些小內訌讓你忙一下;
如果沒什麼讓你注意的焦點,那麼我們的心靈就會躁動不安,產生一些恐慌。
 
可是,
一旦我們的注意被什麼有趣的事物吸引過去,我們獲得平靜就顯得容易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興趣嗜好」有放鬆心情的功能。
 
關注外在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思全放在事情上了,甚至達到一種渾然忘我的境界。
生活缺乏重心、無所事事的人,常常比較相對神經質一些。
 
對一個團隊來說,
只要給他們出個難題,就能讓他們將內鬥的力氣,轉移到新任務上面。
 
 

策略二、好名好表現:

無論古今中外,對於「命名」這件事情,都有覺得很重要的人存在。
事實上,「名字」的意義,個人或團隊的命名,任務本身的命名,與個人或團隊的行事風格與效率,也會有所影響喔!
 
過去曾有個小實驗:
內容一樣的桌面遊戲,分兩組學生去玩。
一組學生被告知遊戲叫做「地產大亨」;另一組學生則被告知該遊戲叫做「我家社區」。結果發現,前一組被試學生顯現了更強的競爭力。
 
這代表了什麼?
「遊戲名稱」比玩家個別的個性因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啊!
 
所以,當你為整個團隊命名時,是不是應該慎重一點呢?
 
具外部一致認同目標性的名字是好的,像是「勝利」、「克敵」⋯⋯
太聚焦在內部特質的名字則要考慮一下,像是「靈活」、「一致」⋯⋯
 
 

策略三、親和不能欠:

如果都做了,但團隊成員就還是有一兩個個性與其他人不合的怎麼辦?
或許試試下面增加團隊親和感的作法:
  1. 讓彼此對立的成員肩並肩坐,而不是面對面坐:
    面對面坐,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彼此對抗的感覺。
    肩並肩坐,最適合營造統一合作的氛圍。
  2. 多接近:讓成員間走得近一些,經常保持聯繫:
    因為,走得近了便會生出親和感,但是得注意到,別在兩個人中出現一個人凌駕於另一個人之上的情況。不過,一定程度的接近確實可以增強成員間的彼此合作。
  3. 身體接觸:
    絕對不要低估身體接觸的力量。可能的話,試著創造一個成員們可以握手、有身體接觸的機會。身體接觸能讓親和感倍增。我們會在心理上覺得,那些與自己有過身體接觸的人,與我們的關係更近。
祝福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好的團隊運作,讓生命更美好!
 
#【 重生起點三天工作坊 】就在十二月三十日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