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回想一下:9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以我自己爲例,9歲時的我,是寫個作業就能逼瘋爸媽,看書更要爸媽在屁股後面追着纔看的熊孩子。爸媽總是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孩子想看書學習都沒有條件。

  最近有這樣一條新聞突然在朋友圈和微博走紅——河南周口12歲的吳楠楠和10歲的吳適可靠撿來的廢舊圖書建成了一座“圖書館“,成爲村裏孩子夢想棲息的地方。網友們熱議: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世界上總是有許多令人歎服的孩子,一來到這個世界就像開了掛一樣。

  (圖爲河南姐妹和她們的圖書館)

  而在大洋彼岸的阿根廷,也有這樣一個開了掛的男孩,9歲那年,他成立了一所私立學校,自己客串老師並擔任校長,幫助同齡人甚至成年人學習,把學校辦得欣欣向榮,贏得周邊鄰居無數好評……

  他叫Nicanor Quinteros,住在阿根廷的聖胡安。平日裏,Nicanor的生活超級規律,上午去學校上課,下午要麼在家幫大人做家務,要麼約上幾個好朋友到處瘋玩,日子過得充實而快樂。

  (圖爲Nicanor Quinteros)

  然而,細心的Nicanor發現,跟自己一同去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少了。在詢問了幾個不去上學的孩子後,他發現,因爲學校距離他們所在的社區比較遠,大家必須坐車才能準時到達學校。可生活的拮据讓很多孩子家裏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付車費,所以就不上學了。

  有的孩子超級愛讀書,即便沒錢坐車,每天一大早走也要走着去學校。可貧困的他們,鞋子都買不起,縫縫補補的穿,腳經常磨破,慢慢地也就放棄了……

  還有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每天靠別人的施捨過日子,經常連飯都吃不飽,讀書,只能是夢想。這一切,都深深地刺痛了Nicanor年幼而敏感的心。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反應,我認爲除了Nicanor的社會責任感,更多的是他的一種共情能力。共情(EMPATHY)又被稱爲“同理心”,指的是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具體一點來說,一個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夠識別他人的情緒情感狀態,進而能夠根據這些信號來調整自己的行爲。他們會更關心人、不會太過自我中心,並且能夠準確的識別出社交信號,這也是Nicanor能夠敏感的發現孩子們不上學的原因。

  家人的支持是孩子逐夢的勇氣

  Nicanor想爲孩子們做點什麼,冥思苦想後,他小心翼翼地跟奶奶提出自己的心願,“我可以在家附近建一座學校嗎?這樣,大家就都可以來上學了……”9歲的孩子想要建學校,如果不是在玩過家家遊戲,絕大部分人都會把它當成一個笑話,但疼愛孫兒的奶奶卻把Nicanor的話當了真。奶奶說:“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去行動、去捍衛它,別讓別人告訴你,你無法成才!

  (圖爲Nicanor Quinteros和奶奶)

  奶奶開始幫助Nicanor收集建學校的材料,很快,一座由撿來的木板和縫合在一起的破爛帆布構成的學校便在奶奶家後院拔地而起。裏面的桌椅是別人丟棄的水果箱,作業本是奶奶和Nicanor用收集的廢紙裝訂而成的。

  奶奶情感和行動上的支持讓Nicanor感受到愛和關懷,因爲有了這份愛意和深情,讓他在完成這件事的路上不懼風雨,勇敢前行。

  (整個學校看上去着實很簡陋)

  與其說這是一所學校,不如說它是一個堆滿了雜物的家庭後院。但就算如此,對Nicanor來說學校能夠落成足以讓他歡欣雀躍了。他給這所學校取名叫Patria y Unidad(意爲“家園與團結”),希望這所學校能夠成爲孩子們的精神家園。

  聽聞Nicanor辦了一所免費的學校,平日裏跟他關係較好的孩子都跑來報名,周圍的鄰居看見孩子終於能讀書,也力所能及地捐了些東西,終於這所9歲孩子建立的學校,慢慢地像模像樣起來。

  學習,永不停止!

  Nicanor不僅是學校的創立者、校長,還得客串各個班級的老師,忙得不可開交。每天上午,他先要以學生的身份去學校上課,仔仔細細地聽課、做筆記,確保所有的知識點自己都已掌握。

  (圖爲講課的Nicanor)

  下午,Nicanor騎着自行車滿頭大汗地來到Patria y Unidad學校,以老師的身份給幾十個孩子上課,把自己在學校裏學到的東西,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他們。無論天晴還是颳風下雨,他沒有一天耽誤。

  只要是他會的,都傾囊相授。

  (圖爲Nicanor和他的學生)

  貼心的Nicanor還給年紀小的孩子,準備了玩具,雖然有的是比較舊的,有的是撿來的,但仍然深受孩子的喜歡。

  (圖爲年紀小的學生玩玩具)

  爲了讓那些白天要打工賺錢補貼家用的孩子也能學習,Nicanor還特地爲他們開設了“晚課”,讓他們也有機會讀書識字,將來或許能夠憑此改變命運。

  時間一晃而過,Nicanor的學校已經成立了4年。這個在奶奶後院裏的學校,名氣越來越響,規模也越來越大。

  現在,學校裏已經有36名學生,除了和Nicanor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還有幾個成年人——他們都因爲年幼時家裏貧困而沒辦法上學讀書,如今家門口就有學校,還是免費的,所以就都趕來了。

  在課程設置上,除了一門針對幼兒園孩子的課程,還有六門小學程度的課程,比如語法、數學等。部分由校長Nicanor親自授課,另外一部分由Nicanor的同學來給大家講解。

  圖爲Nicanor和學生們分享下午茶)

  看到這裏或許有人會疑惑,這麼一所由孩子創立的學校,真的不是遊戲嗎?真的有效果嗎?Nicanor的學生——來這兒上課的成年人表示:“這裏的學習對生活的幫助真的很大。另一位孩子也說道:“我已經通過考試,成功進入3年級了……”

  每天上課前,學生們爲了讓校長Nicanor放心,都會跑來跟他報道,“Nicanor校長,我們已經到了喲~”

  而Nicanor對學生們的關心也是無微不至。奶奶給他的零用錢他都攢着不花,攢到一定數目後就買來茶水和餅乾,跟全校“師生”一起分享。

  這所簡陋的學校,就是這些孩子的生活中,最閃閃發光的地方。媒體報道了這個“9歲孩子建學校當校長”的故事後,聖胡安市的市長接見了Nicanor,對他的偉大行爲讚不絕口,“難以置信我們這兒竟然有這樣的英雄……”

  (圖爲電視報道截圖)

  很多人都被這個孩子愛心感動,Nicanor也爲自己給別人帶來了很大的改變而感到自豪。他的故事感動了阿根廷,他的利他主義和熱情也激勵了更多人。這使我真的相信,有的人就是帶着使命出生的。

  Nicanor辦校的人生經歷幾乎是不可複製的,但我真的很敬佩他的勇氣和堅持下來的決心,他的經歷讓我明白,支持孩子的決定,讓去做他們自己認爲的“有意義的事情”,讓他們勇敢去飛翔,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END-

  策劃:有養

  撰文:Lynn

  編輯:Lynn

  資料來源:You Tube、ins、網絡

  視覺:秋秋

  圖片來源:You Tube、in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