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1

▲前一晚住蒙特内哥罗首都波德戈里察,饭店在河边,环境很好,不过设施略显老旧,有许多房间不是电视故障就是冷气故障,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搞定。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2

▲继续南行,碰上了上学的学生。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3

▲我不太确定这几张相片是在蒙特内哥罗境内拍的,还是进入了阿尔巴尼亚?不过这趟旅程从斯洛维尼亚开始,一路经过克罗埃西亚、蒙特内哥罗再到阿尔巴尼亚,是一个从富裕逐渐走向贫穷的旅程,从窗边的景色就看得出来。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4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5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6

▲进入阿尔巴尼亚后,第一站是山城克鲁亚(Krujë),准备来认识一下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Skanderbeg)。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7

▲沿路雕像可看到许多斯坎德培骑马的英姿。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8

▲克鲁亚山城从这个角度看,就可以发现城堡位于山上。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09

▲在旧城废墟上,盖了一座新的城堡,并作为斯坎德培纪念馆。

通往纪念馆的路上,两旁都是一些充满异国风情的杂货铺。我在这个市集上匆匆花了0.4欧元买了面值40列克的邮票,将前一天于蒙特内哥罗写好的明信片寄出。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0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1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2

▲只有我觉得那把敲敲打打过的Tuba很幽默吗?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3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4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5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6

▲各式手工蕾丝桌布也是这里的特色。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7

▲好多适合拿来做装饰的乐器……。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8

▲缓步上山,最上方等著我们的是斯坎德培纪念馆,也是今日重新建立的克鲁亚山城。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19

▲从纪念馆往下望,还能看到古城遗迹。

天气很热,山丘上大概有摄氏35度,整趟旅程就从9度的斯洛维尼亚洞穴,一直向著赤道方向前进,最后一天了,这么热也是可以理解的XD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0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1

▲阿尔巴尼亚的国旗为一只黑色的双头雄鹰,这个记号沿袭自15世纪抵抗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入侵的领袖斯坎德培的标志。

作为民族英雄,阿尔巴尼亚各地都有斯坎德培头戴山羌盔、手拿长刀、脚骑战马的雕像。

斯坎德培1403年出生于一个贵族领主家庭,因为无力抵抗鄂图曼土耳其,小时候就送至帝国作为交换人质,他在那里被迫皈依伊斯兰教,接受军事训练透过几次战功成为鄂图曼的将领,其战功甚至拿来与亚历山大相提并论,被尊称为「阿尔巴尼亚的亚历山大」,也就是日后他常用的「斯坎德培」名称的由来。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2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3

▲然而斯坎德培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纵使他贵为鄂图曼帝国将军,仍然与匈牙利、威尼斯、拉古萨(今克罗埃西亚南部)等基督教国家暗中联系,1443年结合匈牙利的进攻发动叛变,公开放弃伊斯兰教信仰,皈依天主教,藏身阿尔巴尼亚山区以克鲁亚城为根据地,与鄂图曼帝国周旋25年。

根据记载,在对抗鄂图曼的25场游击战中,斯坎德培成功击败对手24次,直到死后,鄂图曼才攻克克鲁亚,重新占领阿尔巴尼亚。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4

▲斯坎德培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以8000士兵破鄂图曼10万大军的战事,成功阻止鄂图曼土耳其向中欧扩张的野心。

即便无情的历史告诉我们,反抗的光芒最终熄灭了,但斯坎德培抵御鄂图曼土耳其的事迹,这段不屈服外侮的过去,仍然成为今日阿尔巴尼亚人的光荣。

因此现在的克鲁亚在古城的遗迹上建了一座新的城堡作为斯坎德培纪念馆,不断向民众与游客诉说自己的骄傲。

纪念馆不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成为阿尔巴尼亚人一生必定一游的圣地。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5

▲斯坎德培的办公桌。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6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7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8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在克鲁亚南方不远处,有一种从深山中回到都市的感觉;图为「台湾喷泉」,看下去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29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0

▲这不是肯德基。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1

▲阿尔巴尼亚在20世纪经过许多战乱,公园一角设立了一个装置艺术「Postbllok」(Checkpoint),这是为了让后世了解阿尔巴尼亚在共产专政下所受的痛苦。

「检查站」由三个元素组成,前方的掩体、后方象征监狱的混凝土支架,以及旁边象征隔离,由柏林送给地拉那的柏林围墙。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2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3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4

▲资源回收桶。

我一定要借机讲一下,设置各种资源回收桶的立意良好,但是全世界各国在设置相关设施时,为什么都假设每一种回收物品的体积大小、累积速度会是差不多的呢?以致于各种回收桶的大小都一样,虽然开口略有不同,但是还是很容易看到某个桶子塞满了,其他的空荡荡。

这就是做事情作一半,途中的塑胶回收桶很明显要加大;厨余、纸类的回收桶看起来可以缩小一点,这样才能善用整个设施。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5

▲阿尔巴尼亚总统府。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6

▲地拉那理工大学。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7

▲国家考古博物馆。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8

▲理工大学正门与考古博物馆围绕在一个广场的南边与东边,北边是大道,西边则有一所艺术大学。

这个广场称为德蕾莎修女广场,也立了一座雕像。德蕾莎是出生于外国的阿尔巴尼亚人,81岁时第一次回到阿尔巴尼亚,在地拉那重新恢复一间共产专政时期被改为戏院的主教座堂,并开设三间会院。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39

▲广场旁自然少不了德蕾莎修女像。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0

▲一座特殊的金字塔形建筑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共产时期的独裁者霍查(Enver Hoxha)的女儿与女婿所设计,原先作为霍查纪念馆的特殊建筑,也因此是当地共产主义的象征。

后来霍查垮台,这栋建筑物一度改为会议中心、展览场,2000年象征性的在金字塔前设立了一座和平钟,但是不论是金字塔或和平钟,都没能因此获得重生,反而逐渐荒废,布满涂鸦。如今,这座表征著过去共产政权的金字塔正面临了保留或拆除的争议。(这个命运是不是跟台北的某个地方很像!)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1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2

▲路上也可以看到类似艺术街区的地方,每个棚子里有不同的文创小舖以及户外表演。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5

▲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Tirana)也有一个斯坎德培广场,除了有座斯坎德培的雕像外,围绕广场的历史博物馆、清真寺、歌剧院与市政厅,也说明了斯坎德培对整个国家的意义不凡。

而这里,也才能窥视阿尔巴尼亚历史变迁的面貌。国家历史博物馆上方有幅巨大的马赛克壁画,浓烈的共产主义风格,诉说著阿尔巴尼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抵抗入侵的英勇,也揭示了这个东欧最后一个放弃共产专制的国家,迄今仍在贫穷中挣扎。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3

▲恩森梅清真寺(Et'them Bey Mosque)建于1789年,历时34年才完成,是地拉那挺过二次大战的摧残,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首都仅存的鄂图曼帝国建筑。

共产政权在1991年垮台后,阿尔巴尼亚才重拾宗教自由,国内穆斯林高达6成,是欧洲唯一一个穆斯林占绝对多数的国家;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正教会大约占了25%左右,首都里也有一座巴尔干半岛第三大的正教会教堂。尽管如此,在这里仍然很少感受到宗教气息。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4

▲国家历史博物馆。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6

▲巴尔干半岛第三大的正教会教堂「Resurrection of Christ Orthodox Cathedral of Tirana」。

教堂圆顶32.2公尺、钟楼则有46公尺高,人站在下方显得非常渺小。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7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8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49

▲我们需要一个吃饭休息的地方,对台湾人来说,只有一个选择:Taiwan Restaurant。

地拉那的中央公园里,有一座「台湾广场」,旁边还有「台湾喷泉」,这是所有台湾游客必访的景点,远在巴尔干能看到「TAIWAN」一词,不免让人觉得开心。台湾广场是公园内一栋复合式建筑,以商店、饮食、娱乐吸引游客,品质不差。但是它和台湾究竟有什么关连,就众说纷纭了。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50

▲吃完饭后,在台湾广场对面的咖啡店喝凉。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51

▲多数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台湾曾捐款兴建了公园内的「台湾喷泉」、也有旅游书中提到喷泉形状貌似台湾(虽然我看不出来)。

另一种猎奇的传言则是指,阿尔巴尼亚过去接受中国资助,然而年轻人对同属共产政权的中国反感,因此特别将这个约会、见面地点取名为台湾,象征相约在民主之地见面。

2014巴尔干-阿尔巴尼亚-52

▲这是巴尔干半岛12日的第11天,我们即将从地拉那国际机场离开。

最后一天在飞机上,我就省略了。感谢小五爸的赞助,我们回程在土耳其航空的「舒适舱」中,舒适的回味著这趟旅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