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B2C電商平臺運營轉戰健康食品運營,本來以為只是產品形式改變了,對於自己豐富的營銷經驗應該能勝任。從入職到現在剛好4個月零8天,已經覺得有點力不從心。以前平臺運營管理的是幾十個人,感覺每天很充實,工作很愉快,效率也很高,整個團隊的氛圍也很好。目前在創業公司領導的是幾個人,但是覺得很累,居然出現時間很難熬的現狀。

首選介紹下公司,公司是一家日本某品牌的中國唯一經銷商。經銷的品牌是一個新的品牌,是中科院教授研發的,在日本生產。日本作為廠家,但是能提供的資料很少。老闆說日本的工廠其實他也有股份的,相當於是自己公司。

目前問題是產品的定價、包裝、規格是沒有經過市場調研再規劃的。是有產品再找市場的狀況。導致產品的單價整體偏高。目前銷售量非常尷尬。從2016年到現在基本沒有增加新的用戶。購買的還是原來的那些老顧客、而且原來越少,客戶在流失在不斷流失,沒有開源也沒有節流。現一直處於虧本經營階段。

由於戰略一直沒定還是其他原因,原來的一支運營團隊已經全部離職。按照他們說法是因為產品一直沒能報關成功。所以合同滿2年,員工們就走了。現在產品報關成功了,可以以一般貿易進口國內銷售。現在重新組建團隊。目前成功報關4款產品。

我來的目的就是組建團隊重新把產品運營起來。由於公司規模與盈利情況,初期我只是組建了設計、策劃、推廣、數據、店長。首先把互聯網渠道打通,電子商務平臺、自媒體平臺、官網等。但是由於資質問題,電商平臺目前只能進入淘寶,有贊等要求不高的。而且功效宣傳詞語受限,嚴重影響到產品準確的宣傳。

公司的戰略方向不明確,產品市場定位不確定,產品主線不確定。使我一度限於困境。我面試的時候要求我是做電商營銷推廣的。現在幾個月過去了,我一直在跟老闆周旋著定位問題。而且老闆採取的是冷暴力。我的方案有去無回,我多次諮詢,扔未有答覆。

今天一個朋友跟我說,老闆的不回復。一般是你的方案不夠好。所以就不回復你啦,老闆花錢請你來就是讓你為他解決困難的。幹嘛要什麼都回復你,什麼都說。讓我懂得猜測老闆的心思。我有點迷茫了,是否我真的錯了。難道之前那麼多建設性方案,沒有一個是可行的?難道真要懂得猜測老闆的心思?

原來這實物產品真的跟平臺不同,平臺運營,如果你有好的方案,可以馬上執行,而且能短期看到反饋。實物就不行,產品規格、價格、包裝等的改變,往往需要更長時間的打磨。更加不靠譜的是現在對於產品這塊,沒有專門的專業人員管理,而是老闆在跟進。但是老闆的時間都不用於這裡,對於產品規劃是不專業的。所以想進行小規模的測試都成問題。

當我把公司問題產品問題羅列出來,把建議也羅列出來。完整的一份《基於4P理論某公司營銷策劃分析》發給他們的時候。居然換不回半個字的回復。我以為他們覺得大方向規劃實操比較困難,我又做了一份《針對特定產品進行的精準營銷方案》還是沒得到任何回復。這個冷暴力真的很強勁。

然後我多次問到對於方案有什麼建議或者優化的時候。給我的回復是,先確定模式。商業模式?銷售模式?營銷模式?開始是商業模式後來是營銷模式,最後是銷售模式。我就圍繞著幾個模式轉。策劃了公司盈利選擇,渠道的選擇,廣告的投放規劃、產品定位。還是無動於衷。最後跟我說覺得電子商務是一種模式。

B2C B2B O2O等確實是一種模式,但是不是我們的模式。這是阿里巴巴、京東等的商業模式。但是不是我們公司的模式,我們公司選擇他們這個模式的平臺,他們的平臺是我們的渠道。

開始我建議我們品牌知名度不高,可以選擇一個適合的引流品,先以電商渠道獲取第一批種子用戶先。我得到的回復是,開幾個網店不是模式,如果開幾個網店的話,那我不需要組建團隊了。找一個人發貨即可。我聽完這話,想爆粗。開了店不運營,哪裡來的流量,服務誰來做。難道開個店就等著收錢了?我真是笑哭不得。

下個月就到模式定型的時候了。目前因為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如果公司定義為經銷商,建議能代銷多種品牌,先解決虧損問題。至少代銷一些能快速促成交易的產品,先讓公司活下去。再想辦法拓展經營。不要堅守一個小品牌,而且銷售資質門檻高。但是得到的還是冷暴力,還沒回復。

估計得再去磨,再不行,得揪著他們問,究竟想怎麼樣纔行?再不行,估計得捲包走人。

對於老闆的冷暴力,想辭職。怎麼辦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