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瓏娟 李拜天

報道 I投資界PEdaily


第72屆戛納電影節如期而至,熱搜更替變得頻繁。

 

對流量明星來說,走進戛納就等於獲得了某種認可。於是電影之外,60米長的戛納開幕紅毯,再度上演18線網紅蹭流量蹭熱度的戲碼,甚至有選美賽事的負責人稱:將帶一個50人的團去戛納走紅毯……明碼標價。

 

每年,全球各地會有數十萬人聚集於戛納,爲期15天的電影節,帶來的收入直接佔了戛納一年旅遊收入的四分之一。所以,隱藏在曼妙身影背後的龐大商業帝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纔是撐起戛納電影節的支柱。


華語影片徵戰戛納:

全單元覆蓋,再次爭奪“金棕櫚”獎


在這個電影投資方扛着麻袋數錢的商業電影時代,屢破記錄的票房數字和各種影視基金的成立及快速變現下,是各方爭搶大IP、搶奪各路資源赤紅的雙眸。在很多人的觀念裏,電影也是資本的遊戲,而藝術獎項的存在恰好能讓人心和電影迴歸“淨土”。

 

各國影片競逐,不同於2017年“零入圍”的尷尬,超越2018年徵戰戛納的數量,華語電影在今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又有了新的升級——完成了全單元覆蓋,再度向最高獎金棕櫚獎發起衝擊。

 

此次,代表華語電影市場奔赴戛納的影片分別是:

 

《南方車站的聚會》,導演刁亦男,入圍主競賽單元,爭奪“金棕櫚”獎,5年前他指導的《白日焰火》曾成功拿下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六慾天》,導演祖峯,入圍一種關注單元,導演處女作品就徵戰戛納,上一個有這樣成績的導演是賈樟柯;


《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入圍影評人週單元,在此之前,這部影片獲得了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大賽“電影市場項目創投特別大大獎;


《灼人祕密》,導演趙德胤,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活着唱着》,導演馬楠,入圍導演雙週單元,馬楠是加拿大華裔;


《南方少女》,導演邱陽,入圍影評人週單元,該導演是2017年戛納短片金棕櫚獎得主;


《盜馬賊》修復版,導演田壯壯,進入戛納電影節經典單元首映


此外,導演郭帆的《流浪地球》、鬆太加的《阿拉姜色》,和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進入市場展映。

 

顧曉剛的《春江水暖》也是作爲影評人週單元的閉幕片,這也是該單元創立以來第一次選擇華語電影作爲閉幕。至此,華語電影在2019年的戛納電影節上實現了全單元覆蓋。

 

青年導演的身影,在國際電影節上開始愈發活躍。實際上,戛納電影節的平行單元“影評人週”創立於 1962 年,原則上只接受一名導演的前兩部作品,目的就是要挖掘年輕導演。優秀的作品卻不那麼好挖掘,近幾年,資本切切實實改變了青年電影人,對於票房和市場效果的追逐,讓很多青年導演限制了想象的心態和自我的表達,導演趙德胤曾評價一個電影項目:市場企圖心太強,丟掉了“膽大妄爲”這個年輕人最大的本錢。

 

華語電影人也隨着電影節開幕儀式“發光”。53歲的鞏俐的第18次踏上戛納之旅,戛納組委會早前已經宣佈,電影節官方活動正式環節之一的“躍動她影”獎由鞏俐獲得,這一獎項主要表彰爲電影行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卓越人物。

 

同爲謀女郎的章子怡,則將作爲首位獲邀的亞洲電影人蔘加戛納大師班活動,她是大師班創辦以來的最年輕的女性電影人。

 

此外,還有更多演員、導演、製片人抵達戛納。但盯上戛納的,卻不只是純粹的電影人。


當戛納紅毯已成一門“生意”


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遭遇過因財政困難停辦的窘境,如今的戛納電影節,你可以說它是因爲羣星薈萃而熠熠生輝,也不得不承認它自身的魅力已經無懼任何光環的加持,“去戛納,走紅毯”對於明星而言早已成爲一種莫大的榮耀。

  

一方面,戛納的魅力來自於它所頒獎項的規則設置,從電影市場的角度出發,引入平行單元、改革選片制度、並且通過影響業內人士和媒體來影響大衆。這使得作爲頒獎單位,戛納的先瞻性一度引領風潮併爲後來者仿效,並且,這種設置極大地降低了其選片失敗的風險,進一步在大衆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另一方面,“沒有金錢的堆砌,藝術真的很難閃光”。作爲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戛納的熱度和受關注度遠超威尼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

 

而爲期15天的戛納電影節帶來的收入直接佔了戛納一年旅遊收入的四分之一,整個城市也都靠着酒店和餐館賺錢,而品牌贊助商更看重了電影節和明星網紅等雙贏的宣傳。男男女女在鏡頭面前笑靨如花、身姿搖曳。

 

有藝術本身的影響,也逃不開金錢的干涉。戛納又有哪些生意經呢?

 

首先,電影交易。要知道,除了頒獎,電影節還是一個超級吸金的社交場所,製片方與發行商在觥籌交錯間就可以談成一筆大生意,有報道稱“戛納電影節已經可以打造出一個交易額高達10億美元的市場,全世界70%的電影交易都是在戛納進行的。

 

第二,門票收入,其實這部分佔比並不大。“用錢就能買個戛納紅毯資格”這件事早已是公開的祕密。

 

第三,酒店收入。據瞭解,在戛納電影節期間,周邊多數高檔酒店都可以在一週之內完成全年15%的營業額。那麼具體房費是多少呢,以明星常住酒店 “卡爾頓洲際酒店”爲例,蘇菲瑪索、莎朗斯通、小李子……都曾住過這裏,裏面還專門設計了劉燁套房和范冰冰套房,這家的總統套房,一夜的費用大約爲4萬歐元。

  

此外,電影節的舉辦還帶動了戛納的旅遊收入,影展組織者還會因此爲本地居民提供很多就業機會。有媒體統計,在舉辦電影節的11天內,戛納國際電影節可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爲2億歐元,間接經濟價值高達7億歐元;其間還會製造3000個就業機會,回報遠超成本。

 

總而言之,雖然有場地費、裝潢費、營銷費等鉅額支出,但是不論怎麼算,戛納電影節都是一門穩賺不賠的好生意。


10萬一趟,網紅組團走


電影是戛納的主角,卻不是唯一主角,18線小網紅們依然在很努力地蹭着紅毯。

 

每一年戛納電影紅毯都是萬衆矚目。這條世界上最著名的60米紅毯上,除了國際明星、影人外,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紅素人。

 

走在紅毯上,伴隨而來的是“此時此刻我也是明星的錯覺,但是現在紅毯的象徵意被大光圈拍攝、各種擺拍、媒體報道等功利性新聞佔據頭條。戛納對明星們的吸引逐漸由電影變成了紅毯,從范冰冰的龍袍、張馨予的花棉襖到今年的“中國製造”,每年千奇百怪的着裝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拗出怪異造型爆眼球、大膽衣着博出位、故意摔倒製造話題……不太知名的明星或是網紅等企圖藉助“戛納紅毯”博流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三年前,網絡上盛傳過一張截圖,標題爲“第69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紅毯價格”,開閉幕式都有三等席位,末等席位盛惠16000歐元,品牌渠道紅毯價格,席位不定,9000歐元(這個價格是需要另外購買品牌服飾15000歐元),蕭邦之夜的單張邀請函則要15000歐元。

 

但戛納官方稱,邀請函不會售賣,一般只有三種情況會收到邀請函,一是電影節評委、有競賽作品入圍,是頭等貴客;二是,贊助商代言人或戛納電影節常客,受邀來捧場;三是,官方邀請或片方申請邀請函。

 

不過戛納紅毯邀請函在網上可以售賣,有些收到不願意前往戛納的藝人,自然就會出現多餘的邀請函通過中介賣給他人。而戛納電影節的邀請函已經初具產業的雛形。

 

如今的戛納紅毯邀請函,早已在中介市場明碼標價,成爲一門生意。在閒魚上搜索“戛納紅毯邀請函”,可搜索到定金1萬,含開幕式、走紅毯、特約攝影師、酒會邀請函一條龍服務。據錢江晚報報道,邀請函早已成爲一些選美公司、旅行社的一門生意。有自稱在法留學生提供了戛納開幕式紅毯的最新價目表:包廂位9000歐元+攝影師、貴賓位13000歐+禮賓車到紅毯+攝影師+化妝師。

 

廣州一家選美賽事負責人開出的開幕式或閉幕式邀請函價格,分爲8萬元、5萬元和4萬元三個檔次,非開閉幕式3萬元。這個負責人表示,5月18日將帶一個近50人的團到戛納走紅毯。

 

除了網紅們,今年還有不少微商股東,更有帶隊組團“紅毯遊”。不需要作品,沒有天價,只要10萬,戛納紅毯照帶回家。但出名沒有捷徑,“毯星”不會晉級成國際明星,關心的只會有紅毯保安。


結語


戛納最夢幻的一點,莫過於可以讓你感受到世界多維度存在着的人物,在這一瞬間被拉成同一平面。比如你可能會與布拉德皮特同乘一部電梯,亦或是晚餐時隔壁桌是大名鼎鼎的某商界巨鱷。沒有人再只是存在於你收看的Netflix劇裏、電影院的爆米花大片中,戛納將他們紛紛拽回現實世界。

 

戛納電影節也曾經給中國觀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霸王別姬》對劇組圖每年都會被拿出來回顧。連接中國和戛納的應該是藝術和電影,而不該是略顯尷尬的明星、網紅和微商們。

  

60米紅毯,象徵着對電影藝術的最高敬畏,是對優勝者的接受電影藝術洗禮的最後一條路。穿戴整齊,在熱烈掌聲中迎接與歡送一場電影,這纔是電影的最高價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