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融民信被查封禍起綫下理財 前員工爆綫上平颱發假標)

中融民信爆雷其實並不突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早在其總部被經偵查封之前,就有投資人爆料中融民信迴款不正常,到期資金也齣現瞭逾期。有投資人錶示,中融民信不良資産的實際資金數額不止此前流傳的1.5億元,綫上綫下加起來可能有6億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融民信綫上平颱民信貸還曾被質疑發假標、半存管。

綫下門店:兩年前流入資金近70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中融民信投資人QQ群瞭解到,有投資人獲悉,中融民信資金鏈齣現問題的導火索是被其他公司拖欠瞭1.5億元的藉款。但也有投資人指齣,中融民信不良資産的實際資金數額不止1.5億元,綫上綫下加起來可能在6億多元。

事實上,之前就有人爆料稱中融民信迴款不正常。對此,中融民信在4月下發瞭迴款方案通知,並稱由於部分藉款人未及時還款,導緻近期部分到期資金齣現逾期情況,針對未能及時迴款的客戶,從2018年5月起,每月25日進行迴款操作,分六次結清。

據中融民信綫上平颱民信貸網站信息披露,平颱纍計交易金額為68.26億元,纍計交易筆數108.62萬筆,待償金額2.28億元。不過,除瞭綫上平颱,中融民信在天津、福州、瀋陽、烏魯木齊、上海、溫州等地均有綫下門店,也有部分投資人錶示自己是通過綫下門店的業務員購買的理財産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兩年前,當時的中融民信高管曾公開錶示,“綫上綫下纍計成交規模102億元,其中綫上平颱資金規模為30億元,財富中心資金流入為70億元左右”。他還錶示,民信旗下資金端財富管理門店共計39傢,未來將以財富管理業務為主,主要集中在一二綫城市。

據此前媒體報道,中融民信分公司與客戶簽訂的《個人齣藉與谘詢服務協議》是三方協議,甲方為齣藉人,乙方為中融民信,丙方為民信阿裏信息谘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信阿裏”),並通過POS機刷卡來吸收投資人資金。在濟南,這兩傢公司實為一傢,前者負責籌措資金,後者負責對外放款。

有綫下門店業務員錶示,不僅自己投瞭自傢公司,傢人、朋友也投瞭不少,還有投五六百萬元的客戶;另外一名投資人告訴記者,他朋友也在這傢公司投瞭一百多萬元。以此看來,中融民信綫下資産規模並不少,但具體數額目前還不得而知。

綫上平颱:被質疑發假標、半存管

值得一提的是,中融民信綫上平颱還曾被質疑發假標。5月9日,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想要登錄民信貸賬號查看項目詳情時,網站頁麵一直顯示密碼錯誤,即使重置密碼,仍然齣現相同的提示。

但根據此前爆料,有投資標披露的信息竟然顯示該藉款人月收入僅為100元。還有披露信息為:藉款人年齡為51歲,但工作時間為480個月(40年)。

有已離職的民信貸員工錶示,平颱發假標、半存管,齣事是早晚的事。對於半存管的問題,民信貸之前曾迴應媒體稱,在舊賬戶、銀行存管這兩個充值通道中,“舊賬戶”是為瞭在備案前完成所有存量的消化。

關於中融民信背景,國傢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顯示,中融民信法定代錶人為李榕,注冊資本1億元。股東分彆是付東海、天津金企聯科技有限公司、中富民信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據天眼查,上述股東齣資比例分彆是32%、10.1%、57.9%。公開信息顯示,付東海在中融民信擔任董事長、常務副總裁等職務。

相关文章